必修二有机物测试题(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8414467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有机物测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必修二有机物测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必修二有机物测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必修二有机物测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必修二有机物测试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有机物测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有机物测试题(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高二化学练习一考试X围:必修二;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尹清华第I卷(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都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H、0、N等四种元素B. 油脂在一定条件能发生水解反应,属于高分子C. 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0,和HOD. “蜡烛成灰泪始干”中的“泪”主要是有机烯烧2. 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CH2=CH2 + HC1 化剂 A CH3CH2CIA.光B CH4 + Cl2 * CH3C1 + HC1Q + Br2 - FeBn Q-Br + HBrC CH3CH2Br + NaOH CH

2、2=CH2 t + NaBr +H20CHsCHs+2NaCl,现有 CH3CHr 和 CHsCHBrCH3 的混合物与金属钠 反应后,不可能得到的烧是A. 2-甲基丁烷 B. 2-甲基戊烷C. 2, 3-二甲基丁烷D. 丁烷aCOONaOOCCH3转变为aCOONaOH的方法为A.与桥H0,共热后,加入足量Na:C03B.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0;C.与HzSO,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D.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稀硫酸13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A.尼龙B.蛋白质C.橡胶D.纤维素14.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酸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苯中含苯酚杂

3、质:加入漠水,过滤B. 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C. 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D. 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15萤火虫发光原理如下:关于荧光素及氧化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互为同系物00EME泰壬套B.均可发生硝化反应C.均町与碳酸氢钠反应D.均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COOHHO- CH2- CH- COOHC.D.皆1-TH2-CH-CH2-COOH16由下列结构片段组成的蛋白质在胃液中水解,能产生的氨基酸是?8/夕0NH-CfH-C-NH-CH2-CH2-C-brH-(j:H-C-NH-CH-C-NH-CH2-C-CH3CH2S

4、HB. H2NCH2CH2CH2COOH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7. (8分)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1)属于芳香坯的;(2)属于醇类的有;(3)含有醛基的有;(4)属于竣酸的有。0 ch3cch3夕0ch3ch2oh CH5CH2 Btch3c-och2ch3/Br0II(JOH- t ch3chac、oh18. (8分)合成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性能优异,其功能与分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下面是几种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简式:(1)A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易老化,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2)B的单体是苯酚和,这两种单体在碱催化下,可得到网状高分子化合物,俗称

5、电木,是热固性塑料。(3)C与NaOH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的结构简式是(4)D是合成纤维中目前产量第一的聚酯纤维一一涤纶,可由两种单体在一定条件下 合成,该合成反应的两种单体是O19. (6分)某有机物ApC、H、0三种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A、B、C、D、E之间 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己知C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22倍,并可发生银镜反应。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1)B变为高分子;(2) A+0:f C:(3) A+D-E o20. (10分)乙二酸-1, 4-坏己二醇酯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OC12光照-O-ZiOH乙咗A 澳水-a(1)上述

6、反应一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填序号);反应一中,属于加成反应 的有(填序号)。(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B, Co(3)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反应:;反应:。21.(10分)充分燃烧2. 8g某有机物A,生成8.8g CO。和3.6g H:0,这种有机物蒸气的相对密度是相同条件下的2倍。(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2)该有机物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3)若有机物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峰(即只有一种氢原子),则用键线 式表示的结构简式为。22.(10分)实验室制取乙烯并检验乙烯性质的装置如卞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烧瓶中除反应物以外,还应放2-3块碎瓷片,目的是。(2)烧瓶

7、中产生乙烯的反应方程式为。(3)反应开始后,可观察到C和D中共同的现彖是:C中的反应类型为反应、D中的 反应类型为反应。(4)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处理烧瓶中废液发现,反应液变黑、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 味气体,其原因是;10%的NaOH溶液起的作用是。参考答案1. A【解析】试题分析:A.蛋白质都是由氨基酸通过缩聚反应产生的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 都含有C、H、0、N等四种元素,正确;B.油脂在一定条件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是不属于高 分子化合物,错误;C.棉、麻、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0,和H:0,而羊毛属于蛋白 质,还会产生N:等,错误;D. “蜡烛成灰泪始干”中的“泪”主要是有机烷

8、坯,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组成与性质的知识。2. D【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是加成反应,错误:B.该反应是取代反应,错误;C.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错误;D.反应是卤代坯的消去反应,正确。考点:考查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知识。3. D【解析】试题分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人,分子间作用力就越人,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熔化 或气化消耗的能量就越高,因此熔沸点就越高。由于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最人,所以物质 的熔沸点最高,故选项是D。考点:考查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的因素的知识。4. C【解析】试题分析:A.乙醇、苯、四氯化碳可以用水加以鉴别。与水不分层的是乙醇;与水分层, 油层在上层的是苯,油层在

9、卞层的是四氯化碳,错误;B.苯、苯酚、己烯可以用浓漠水鉴 别,与澳水分层,下层几乎是无色,上层呈橙色的是苯;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分层,上 层、下层都无色的是己烯,错误;C.苯、甲苯、环己烷不能用任何试剂加以鉴别,正确;D.甲 酸、乙醛、乙酸町以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不能够使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的是乙 醛,然后将另外两个能够使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的混合物加热煮沸,能够产生砖红色沉 淀的是甲酸,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乙酸。错误。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的知识。5. B【解析】试题分析:分子式为C5R:的烷烧有三种不同的结构,其中正戊烷有三种H原子,异戊烷有 四种不同的结构;新戊烷有一种H原子

10、,这些不同结构中的H原子被C1原子取代口I以得到广口 C1-种g因此-共仞不同的结构,其中含有三个甲基的有机物仆辺心;Cl CH3CHjC-dH-CHs.CH2C1IC 时一CHmch5 三种,因此选项是B。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知识。6. C【解析】试题分析:有银镜反应则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加入新制Cu(OH):悬浊液,沉淀不溶解, 不含有竣基;排除甲酸的存在;因此选项A、D是错误的;与含有酚猷的N&OH溶液共热时 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说明该物质在加热时能够与NaOH发生反应,则一定有甲 酸乙酯,其它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因此选项B错误。正确的选项是C。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定

11、的知识。7. B【解析】试题分析:有人认为CH:=CH:与Br,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先断裂为BJ和氐一,然后BF 首先与CH2=CH:-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T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根据该观点如果让 CH:=CH:与Br:在盛有NaCl和Nal的水溶液中反应,则由于根据反应时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可 知,溶液中有氯离子,但没有C1+ ,所以不可能生成C1CH:CH:C1,其余选项的阳离子都是可 能的存在,因此不可能得到C1CH:CH:C1,所以答案选B考点:考查有机物反应的特点的知识。8. A【解析】试题分析:A.甲烷中乙烯能够与澳水发生加成反应,产物是液体,从而与甲烷分离,故可以 达到分离的目

12、的,正确:B.蔗糖中葡萄糖有还原性,能够发生银镜反应产生单质银,但还同 时产生了葡萄糖酸,该物质与蔗糖互溶,难以分离,因此该方法错误;C.乙酸乙酯的乙酸能 够以NaOH发生中和反应变为乙酸钠,而乙酸乙酯与NaOH也会发生反应而变质,因此不能用 NaOH作除去杂质的试剂,错误;D.淀粉胶体中氯化钠溶液能够透过半透膜,而胶体不能透 过,因此用蒸馆水透过渗析的方法来除去其中的电解质,错误。考点:考查混合物中杂质的除去的方法和试剂的使用的知识。9. D【解析】试题分析:A.碳链的首段选错,应该叫2, 2-二甲基丁烷,错误;碳链的首段选错,应该叫2-甲基-2-丁烯,错误;C.碳链选错,应该是3-甲基戊烷,错误;D.结构系统命名的方法,名称为1, 4-二甲苯,正确。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方法的知识。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