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8377620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爱莲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爱莲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莲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莲说教学设计 商丘市梁园区水池铺三中 刘须清【教学目标】:1、通过积累文言词汇,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2、通过诵读、思考,引导学生了解文中托物言志、衬托等写作手法。3、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莲的高洁品格,感悟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1、通过积累文言词汇,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2、通过诵读、思考,引导学生了解文中托物言志、衬托等写作手法。【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莲的高洁品格,感悟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预设】:一、激趣发问,引入课题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搭配一句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荷

2、花这个关键词导入。 荷又称荷花、芙蓉、芙蕖等,古往今来,它一直是文人墨客吟诵、书画的对象,今天我们就共同跟随北宋哲学家周敦颐走近莲花,进一步了解和体会莲花。共同学习这篇脍炙人口的美文爱莲说。二、明确学习目标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积累文言词汇,增强古诗文阅读能力。2、通过诵读、思考、探究,了解文中托物言志、衬托等写作手法。3、理解体会莲的高洁品格,感悟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让学生朗读、识记,以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三、 初读感知1、师出示学习任务:出声自由朗读,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词,读准、读通课文。2、师个别提问,检测生字词:读准下列字音蕃 予 濯

3、蔓 亵 鲜2、课文听读,师做如下指导:l 节奏l 重音l 语速l 感情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等。3、课文朗读,我来试一试(学生个别读,生做出评价,师及时指导)四、理解认知1、结合注释,自主口译课文,并圈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小组合作,互解疑惑,并记录不能解决的词句。3、我/我们的疑惑4、口译全文,我来试一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增强其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五、 思考探究(生生、师生交流后,师明确归纳)1、 从第一段中划出直接描写“莲”的语句,并分析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莲?明确:l 生长环境l 体态香气l 风度气质2、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那么,它寄托了作

4、者怎样的情怀呢?(理解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的写作手法。)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生生、师生交流合作,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老师也适时参与,扮演好参与者、指导者)六、反馈练习1.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甚蕃 _ .亵玩_.宜乎众矣_ 2. 翻译下面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文章标题是“爱莲说”,但文中却反复提及“菊”和“牡丹”,这是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反馈练习,巩固提高)七、限时背诵,快速记忆指导:自选优美语句/片段,结合注释、理解,准确、快速记忆。(美文背诵,升华学生感情,加强理解认知)八、作业设计l 积累关于“莲”的优美诗句。l 运用 “托物言志”或“衬托”的写作方法,摹写一种事物,完成100字左右的片段练习。-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