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申论写作范文:“三创新”引领“新突破”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813934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申论写作范文:“三创新”引领“新突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4申论写作范文:“三创新”引领“新突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申论写作范文:“三创新”引领“新突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申论写作范文:“三创新”引领“新突破”(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语】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201申论热点范文,帮助大家顺利备考!【例】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这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领悟,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实,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00012字。【参考范文】理念、制度、方式“三创新” 实现社会管理“新突破”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改革开放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创新社会管理,不单是维稳行为、管控行为和部门行为,更重要的是执政行为、人本行为和社会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

2、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还面临诸多问题,重管理轻服务、重指令轻倾听、重压制轻疏导等陈旧思维长期存在,管理体制格局与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化的利益结构和人民的多元化需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上还存在简单粗暴等情况,例如一些地区强制进行“打狗”,动辄清理“低端服务行业”。这些问题容易造成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外地人与本地居民之间、企业与工人之间等等的深度隔阂,甚至引发重大的群体性事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格局,实现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要从理念、制度、方式上实现创新,突破社会管理的“瓶颈”。在观念转变上做文章,实现理念创新。社会

3、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管理理念的变化决定着矛盾化解的质量。在一些社会管理领域,还存在着“被动式管理”、“单向约束”等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传统的“整治命令”思维转变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使人民群众经济上有成就感、政治上有优越感、生活上有归属感、精神上有愉悦感、保障上有安全感。在体制机制上出实招,实现制度创新.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国社会管理

4、中政府采取“包打天下”、“单打独斗”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存在“各管一段”互不衔接和“共管一段责任不清等问题,越位、错位与缺位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创新社会管理,要深化对城乡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公共资源投入管理体制的改革,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明确各部门、各主体权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实现方式创新.在社会管理中,有些领导干部还是习惯于运用高压的“硬手段,不习惯用沟通协调、道德约束、自律互律的“软”手段,容易造成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的激化,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出现。创新社会管理,要善于运用群众路线的工

5、作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从习惯于事后“灭火转变到源头“防火”,从青睐硬性行政手段转变到重视运用经济、文化、行政、道德、科技等综合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在观念转变上做文章,在体制机制上出实招,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大胆创新,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127字)【写作思路点拨】本文采取典型的对策中心、策内有策的条块化、层次化结构,重心在于中间的三大段,将创新管理、实现突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分为三个方面,每方面用一个“做法+目的”结构句进行概括和领起,即做法是转变观念、改革体制机制、运用多样化手段方法,目的是实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式创新;每条对策内部,又细分几层,由问题、必要性谈到具体的工作态度、原则和方法措施,内容重点突出,条理极其分明,这样写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