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自主作业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811487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自主作业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自主作业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自主作业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自主作业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自主作业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自主作业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自主作业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自主作业 09.10一、积累与运用(26分)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阅读“爱国情怀”这一单元中的课文,我们倾听已届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的心声,体会被bO du 6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品味着名科学家始终ju cn?念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人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然正气2 .根据要求默写。(10分)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 。”表现了在国运衰微的时候,那些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就是着名爱国

2、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毛泽东在七律 ?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名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O姓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 ,像 ,像,像。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当今中国青年肩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祖国。B、同学们都应该树立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完成了制作班级网页的工作。D、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4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平A、文艺作品的艺术性越高,

3、对读者潜移默化的力量也越大。B、出土文物一一“马踏飞燕”,真如鬼斧神工,看了之后,使人惊叹不已。 C、这篇小说,枝蔓横生,喧宾夺主 ,主题被大大削弱了。 D、那年秋天,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了一起危言耸听的恐怖袭击事件。5 .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4分)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语文是语文是g6.中国人对长城有着独特的情结,我们也学过了 “长城”专题。下面哪一个句子 子最能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在横线上写下你的读后所感。(2分)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写于长征途中)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

4、中一样亲。(我的 中国心)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6、班级里要开“理想,点燃心灵的明灯”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在 主题班会上说说:(2分)开场白:二、阅读理解(49分)(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 像刚才对我说话一样. 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 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用心学习。”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了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 圆体字()“法兰

5、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 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 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7 .在文中的()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8 .文中加点的句子中“柔和”和“严肃”这两个词是否矛盾,为什么? (2分)9 .选段第1段中的两个“最后”的含义有何不同? (2分)10 .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写出它的含义。(2分)

6、11 .文中加点的句子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2分)(二)、阅读木笛,完成问题。(12分)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有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 石头城气氛热烈一一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 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 生。”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 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

7、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 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官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那个态势,与其说是艺术检测, 倒不如说是法律裁决。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威名远扬的丹麦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 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一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鹅舞。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 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

8、,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一时,主考席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大师问:“ 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久 久,久久,一片沉寂。大师说:“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朱丹说:“请原谅。”没等朱 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顽强果决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 他流着泪向

9、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小心谨慎地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鬼使神差一般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蓿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 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一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 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纪念碑呈横

10、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班驳陆离,像 是胸膛经历乱枪。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 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也一身白雪,手中也擎着一支燃烧的红烛。朱丹十分意外, 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 虽然没有参加

11、终试, 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一-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精神。”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2001年12月选自新华日报12、用简要的语句概括文章内容。(2分)13、文中主人公出场时写到了 “梅”,又几次写了入夜的“雪”,请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就写“梅”或写“雪”的作用作简要的分析:(2分)14、联系上下文,说说“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这个句子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分)15、文中大师的言行前后判若两人,请概括说说他有怎样的心理和性格。(2分)刖:后:16、“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精神”

12、,“这种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为什么又说它“正在流失”呢? 请联系现实生活作一点阐述。(4分)(三)阅读诺贝尔文学情结,回答问题(13分)身为炸药发明者的诺贝尔生前酷爱文学,写过抒情诗、短篇小说,甚至还涉足喜剧,他在遗嘱中称:“诺贝尔文学奖应授给曾经创作出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人!”a谁也不曾料到:谟个 1909年在北欧国瑞典设立的文学奖项竟会如此长久而剧烈地纠缠着沅在千山万水之外的中国人的心。事与愿违的是,中国就是没有人得诺贝尔文学奖。自 1909年设立到2001年,92年间共 颁发93次,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 98位作家获此殊荣。 但人数最多,文学历史最长的中国无一 人获

13、此殊荣。难道中国文学没有理想主义?没有优秀作品?历史上,中国作家曾多次被提名,但由于种种原因,与该奖失之交臂。1927年,鲁迅曾被瑞典历史学家斯文?赫定看好,并将被提名,但他婉然谢绝。林语堂在1944、1972、1973、1975年四次被提名。1975年被提名落选后,正值他八十大寿,他说:“我 们要讲道理,我们对生命不可要求太多,也不可太少,一定要抱着适可而止的态度。”1968年,老舍先生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且人围到最后的投票,在五名候选人中排名第一,成为有史以来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但令人遗憾的是,当时老舍先生已经不在人世,瑞典文学院只好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4、授予了另外一名东方人:日本的川端康成。 老舍先生的逝世使中国又一次错过了诺贝尔的青睐。据说沈从文、巴金继老舍之后也曾被提名,但都没有下文。2000年2月份,国内媒体大炒台湾文学狂人李敖向诺贝尔奖冲击一事,称其小说北京法源寺被提名,着实给垂头丧气的中国人注入了一些活力,但马上就有人撰文质疑这一消息的可信性。不论消息可靠与否,反正最终李敖榜上无名。2000年高行健(法籍华人)获奖不仅为诺贝尔奖划上了世纪句号,也使中国作家在20世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希望成为泡影。为什么偏偏中国人不能获奖?为什么瑞典偏偏不发奖给中国人?尤其是高行健2000年跨世纪获奖,简直玄妙到近乎调戏了。高的作品在中国还远远算不上

15、一流。他的获奖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在描写的混乱、水准的低下上有目共睹。有人为此揭高行健的老底,说无非是得力于评奖委员会的马悦然和台湾的马森的提携,二马并驾把高行健送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神坛。话到此处,总会激起一股强烈的民族情绪,但诺贝尔文学奖的欧洲中心主义是不可否认的。有许多专家分析认为,语言障碍是中国作家获奖的另一大障碍。在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18位院士中,直至1993年方出现一位汉学家马悦然,他的妻子是四川人。在此之前的历代院士 中,没有一个懂汉语。这就是说,中国作家的作品,委员们只能读译本。且不说作品其他方面的 艺术水准,单汉语语言本身的魁力就不知要打多少折扣。你可以设想,一个不懂中文更谈不上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人, 怎么能够充分欣赏和体会莫言、贾平凹们的艺术魅力?所以, 不少人开始埋怨翻译水平的低下, 并寄希望于它的迅速提高。当然还有一些更冷静者, 认为当下中国作家的轻飘浮躁和急功近利也是导致获奖失败的重要原因。尽管对诺贝尔的操作程序和公正性存在疑问,但它在世界文学中的霸主地位不容置疑。有人说,b获奖者未必伟大,未获奖者未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