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电子布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809687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薄电子布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薄电子布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薄电子布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薄电子布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薄电子布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薄电子布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电子布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薄电子布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一、 玻璃纤维行业发展态势(一)玻璃纤维向大型池窑生产线发展,低端小产能生产线将面临逐渐淘汰玻璃纤维主要有池窑拉丝法和坩埚拉丝法两种生产工艺。坩埚拉丝法对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要求低,投资少,生产规模可以灵活调整,因此小型玻纤企业多采用此工艺。但是坩埚拉丝法须两次成型,程序复杂,生产过程能耗和污染较大,产品性能和质量较差,因此已基本被淘汰。池窑拉丝法根据要生产的玻纤产品化学组成,计算出原料配比,然后将原料细粉按照配比投入玻璃池窑,在高温下熔融成玻璃液,再通过高速运转拉丝机的牵引,涂覆浸润剂,将从池窑前炉通路的多孔漏板中流出的玻璃液制成玻璃纤维原丝,再经烘干、退解、络纱

2、、短切、捻线、编织等工艺形成具有各种结构及性能的玻璃纤维及玻璃纤维制品。国家发改委2019年11月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5万吨/年及以上电子纱池窑拉丝技术,超细、低介电等高性能玻璃纤维及玻纤制品技术开发与生产列入鼓励类,同时限制玻璃纤维陶土坩埚拉丝生产工艺与装备,行业生产模式整体将向大型池窑拉丝生产线发展。这不仅考验玻纤生产企业的资金实力,还对玻纤生产企业的大型池窑设计、建造与运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玻璃纤维做好应用研究与产品开发,服务双碳发展战略实施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指出,紧紧围绕各领域碳减排发展需求开展应用研究与产品开发,不断扩大电子玻璃纤维产品应用

3、范围和市场规模,更好的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双碳发展战略实施。近年来,行业内企业在高熔化率大型池窑生产线设计、物流自动化与智能化、余热利用、大漏板开发、浸润剂改性、玻璃原料检测分析及配方开发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集成,推动境内玻纤池窑技术不断完善和提升。以上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优化,使得单台窑产能上限持续提升,单位产品能耗与漏板铂金损耗率显著降低,单台窑生产操作人员数量明显减少,极大提升了玻纤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了玻纤单位成本。(三)玻璃纤维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提升高性能玻璃产品产量占比玻璃纤维工业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持续推进玻璃纤维产品结构优化,不断完善高强、高模、超细(单丝直径6微米)、低

4、介电、高硅氧、耐碱、耐腐蚀等高性能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与装备,扩大玻璃纤维及制品品种系统,拓展玻璃纤维应用领域。截止到十四五末,各类高性能及特种玻璃纤维纱产量占比从目前的不足30%提升至50%以上。二、 全球玻璃纤维产业发展历程玻璃纤维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1938年,OC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玻璃纤维企业,其采用铂金坩埚拉制连续玻璃纤维的生产技术,实现了大规模玻璃纤维生产,为现代玻璃纤维制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二战期间,玻璃纤维主要用于航空工业方面,如飞机雷达罩、副油箱等。二战后,玻璃纤维逐步向火箭发动机外壳、船舶材料等领域延伸,并且逐步在交通、建筑、风电、电子等民用领域被大量使用。19

5、58年,美国率先采用池窑拉丝法进行玻璃纤维生产,大大提高了玻璃纤维的生产规模及效率。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的发展,通过改变玻璃成分研究了高强度、高模量玻璃纤维。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各种增强型浸润剂的应用,使增强型玻璃纤维制品在复合材料中得到了极大发展。三、 进入玻璃纤维行业的主要障碍(一)玻璃纤维行业技术壁垒电子级玻璃纤维为多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产品,是现代材料工业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行业内领先厂商均拥有经验丰富、创新能力突出的研发团队,配备先进的研发仪器和设备,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以保持持续领先的技术水平,这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壁垒。此外,下游终端智能电子产品

6、的不断发展,其更新迭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这使得电子级玻璃纤维作为其重要的基础材料需向更薄、更高端的方向快速发展,而更薄、更高端的产品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要求其生产技术和工艺需不断进步。能否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变化,紧跟甚至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潮流,是决定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本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二)玻璃纤维行业品牌壁垒电子级玻璃纤维是其应用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直接影响到终端产品的性能、品质和稳定性。下游客户通常对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厂商实施严格的资质审查,对产品性能、工艺流程、品质管理、生产环境及供货能力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一般需对供应商进行较长时间的考察、测试、评估后方能确立合

7、作关系。缺乏市场口碑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赢得市场认可,难以参与主流市场竞争。品牌厂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行业中树立了自身优势品牌地位,形成了品牌壁垒。(三)玻璃纤维行业人才壁垒电子级玻璃纤维生产企业需拥有一批融合多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通过自主研发,将先进技术和工艺应用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环节;同时需要拥有大批熟练掌握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将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在产品制造过程逐一实现。从业人员既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目前行业内技术、生产等专业人才仍较为匮乏,新进入的企业必须要有合格的人力资源储备,人才的壁垒也为新进入者设置了障碍。(四)玻璃

8、纤维行业资金壁垒由于电子级玻璃纤维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行业新进入者如果想要进入该行业并在行业中立足,就必须在设备、技术、成本和人才等方面与现有企业直接竞争,并在生产设备、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巨额投入,这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较强的资金壁垒。四、 玻纤产量及进出口情况(一)玻纤产量变动分析2012年至2019年,全球玻纤总产量由530万吨增加至80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606%;2012年至2020年,国内玻纤总产量由288万吨增加至54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820%。玻纤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和下游行业的市场容量提升是玻纤行业增长的直接原因。根据玻纤行业历史发展数据的分析统计,全球玻纤行业的平均增

9、速一般为GDP增速的15-2倍。近十年国内玻纤产量增长率高于全球玻纤产量增长率,国内产量占全球产量占比持续提高,主要原因包括:近十年中国GDP增速平均在6%左右,高于世界GDP增速,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引擎,带动了玻纤下游行业的需求增长;全球玻纤产能向中国转移,国内玻纤巨头通过海外收购及投建新生产线提高了国内玻纤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形成了规模效应;在国家大基建及新基建等战略下,风电、交通运输、电子通信、建筑装饰、工业管罐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大幅提高了对玻璃纤维的需求;我国白泡石、叶蜡石、高岭土、石灰石、石英砂等玻璃纤维所需矿物原料的储量非常丰富,在原材料供应上具有本地化配套的独特优势。(

10、二)玻纤及其制品进出口总量变动分析2012年至2019年,玻纤及其制品出口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由12101万吨增长至1539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349%,玻纤及其制品出口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内企业在玻璃配方、浸润剂制备、纤维成型等技术工艺上实现突破,部分规格高性能玻纤打开了海外市场;相比美国、日本、欧洲的玻纤生产企业,我国玻纤生产企业拥有矿物原料本地化配套、人力成本低、规模经济效应等方面的优势,使得玻纤的单位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度玻纤及其制品出口量降至133万吨。2012年至2020年,玻纤及其制品出口占国内产量比例持续下降,由

11、2012年4202%下降至2020年的2458%,出口比例的下降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国内风电、交通运输、电子通信、建筑装饰、工业管罐等领域的投资需求旺盛,带动了国内玻纤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玻纤企业在生产成本上的优势,使得欧盟、土耳其、印度等国家或地区相继对原产于我国的玻纤及其制品征收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玻纤产品对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五、 玻璃纤维行业营收同比增速2021年我国玻璃纤维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持续走高,一方面与下游风电、电子电器、基建等主要细分市场及出口市场需求保持较强增长势头有关,另一方面也得益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自身产能供给总量控制。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

12、会数据,2021年,玻璃纤维及制品全行业(不含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44亿元,同比增长21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55%,达到2314亿元。六、 玻璃纤维行业经营模式及行业特征(一)玻璃纤维行业经营模式电子纱的生产具有连续性,在池窑设计寿命内,生产需连续进行,同时通过改变拉丝成型工艺及浸润剂类型的方法调整产品结构。电子纱可织造为不同品种的电子布,以适应下游不同的电子产品需求。电子纱和电子布行业的经营模式一般为将产品直接销售给下游客户,向客户收取相应的销售款,实现收入与盈利。(二)玻璃纤维行业特征1、玻璃纤维周期性较为显著电子纱和电子布是生产覆铜板、印刷电路板的基础材料,

13、而覆铜板、印刷电路板是各类电子产品的关键上游产业,因此和覆铜板、印刷电路板等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存在较高关联,并与电子产业周期、宏观经济周期有一定关联,叠加行业新增产能的释放,产品价格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周期性特征。2、玻璃纤维产能区域性集中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电子纱和电子布,但90%以上行业产能位于亚洲地区,接近70%的行业产能集中在中国大陆。中国大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子纱、电子布产业聚集区,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广东、川渝、河南、山东等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仅保留少量高端电子纱、电子布产能。3、玻璃纤维季节性不明显电子布的波动主要受到本行业新增产能的释放节奏以及下游电子产品需求、宏观经

14、济周期的影响,有一定短期波动但并不体现季节性特征。因此,电子纱和电子布行业的季节性并不明显。(三)玻璃纤维行业市场容量电子纱主要用于织造电子布,电子布主要作为覆铜板和印刷电路板的基础材料。因此,行业的市场容量与下游覆铜板的需求直接相关。玻纤布基覆铜板产量占四大类刚性覆铜板产量的比例由2015年的686%上升到2021年的约80%,占全部覆铜板产量的比例接近70%。由于玻纤布基覆铜板是各类覆铜板中增长较快的品种,其占比仍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此外,部分复合基型覆铜板也需要采用电子布作为基材,但在总产量中占比较低。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覆铜板材料分会统计,2021年中国大陆的刚性覆铜板产量达到733

15、亿平方米,自2015年以来的年均复合增速为765%。在覆铜板行业的增长带动下,电子布的总体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覆铜板材料分会的测算,2021年我国覆铜板行业对电子布的需求达39亿米。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20年,玻璃纤维在覆铜板市场领域总用量约80万吨,十四五期间,覆铜板市场需求预计将保持高于当期国家GDP约3个点左右的同比增速。七、 玻璃纤维行业的主要特征玻纤作为基础原材料,因其具有很强的替代作用而广泛运用于多个行业,无明显的周期性。虽然受一定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但因我国人均占有量较小,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我国玻纤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山东、四川、重

16、庆等地,具有较强的集群效应。在销售方面,玻纤因其优异的性能,各地经济发展都会使用玻纤产品,因此不具有区域性。玻纤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但某些玻纤材料因冬季建材行业开工量减少,对应的玻纤产品需求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八、 玻璃纤维行业面临的机遇(一)玻璃纤维国家的产业政策支持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鼓励和支持玻纤产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进行大力扶持,为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2016年3月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发布纤维复合材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推进高性能玻璃纤维发展,重点发展耐碱、低介电、扁平纤维、超细电子纤维及超薄电子布等功能玻璃纤维,加快研发智能、绿色的生产制造技术,推动高强高模玻璃纤维以及热塑性复合材料产业化。2016年11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