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807443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一、引言:翻番”与问题新中国50年,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生 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业主产品供需基本 可以保证总量平衡。大多数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达到或超过 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在人口增长翻番、人均耕地面积相应 减少了一半的情况下,仍实现了粮食产量翻番:分别从1949 年的410亿斤/亿人,增加到近年来的1万亿斤/亿人。另一方面,近年来农业不断大丰收导致了农产品的销售 困难,种植业从过去所说的低效益,演变成“负效益”。乡 镇企业增长幅度和吸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能力连年下滑,农 民收入又出现了连续负增长。不仅造成基层政府税费征收困 难,乡村组织因此大量负债

2、,而且由于占人口 70 %的低收 入农民滞留在自给自足的传统乡村,使“大中国、小市场” 的矛盾突出,拖住了 扩大内需”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后腿。考察中国农村发展,我们注意到,这50年也是其出现 比较显著的制度变迁的特殊历史阶段。当把50年的农村经 济制度的形成与演变,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一个 整体来看待时,也许能够分析其演进过程中某些规律性的东 西。纵观建国50年,我们都会清晰地看到,以农民为主体 的、以按社区人口平均分地为实质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 已经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19491952年的土改,第二次 是19781982年的“大包干”,第三次是19971999年 落实“30年不变”

3、的延包政策。每次间隔不过2030年, 也就是大约一代人。这就难免使人困惑:假如外部条件难以 改变,我们能否走出这样“二、三十年再来一次”的恶性循 环而且,在这50年间,农村人口从4亿增加到9亿,人 均耕地面积相应减少了一半多。结果是:人地关系越紧张, 土地承担的对农民人口的社会保障功能就越大于生产功能, 也就越得体现公平原则一一按人均分。中国农地通过这样几 次按人均分之后,终于全面福利化”了。而当土地这个农 业第一要素成了 9亿农民的福利基础、并被各种长期政策固 定下来之后,人们却发现政府与高度分散的、细碎的、兼业 化的小农经济之间,几乎无法进行交易,也难以有效管理。 而且暴露出下个世纪中国农

4、业的无奈一一我国户均只有 公 顷的规模细小的家庭农场,没有可能在WTO原则约束下与国 际上平均数百公顷的大农场竞争1,更遑论农业的现代化 了!难道我们真要把在本世纪末实现4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减1个吗近年来人们还看到:一方面,过去毁誉参半、但仍然被 政策文件肯定为“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近年来正在金融、 税收和政治环境不断恶化、大面积推行“股份制”改革之中, 逐渐脱离过去替政府承担的“以工补农”和解决农村就业的 职能。农民的非农收入在宏观紧缩和乡镇企业“离土离乡”, 追求资本增密、排斥劳动的改革中不断下降,大量过剩劳动 力在全国范围内涌流以寻找养家糊口机会;城市惊呼出现了 以流动人口犯罪为主的

5、“第5次刑事犯罪高峰”。另一方面, 农村小城镇本来已经静悄悄地搞了十多年,当它现在才终于 被当作“小城镇、大战略”而予以肯定的时候,却已经很难 再像开始不引人注目时那样,起到集中乡镇企业和吸纳农村 人口的战略作用了。最近下乡调查的人常常听到:农户家庭经营的种植业已 经是负收入了;乡镇企业改制后也不能补贴农业了;农民外 出打工越来越困难了;高利贷死灰复燃了;农民承担的税费 征收越来越沉重了;农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了这些 情况应该不是危言耸听。3 我国农村的经济制度取决于“内生性变量”百年近代史上,无论是通过革命,例如解放前的“三次 土地革命战争”;还是通过改良,例如“大包干”或者“股 份合作制

6、”;总之最终形成的基本制度,必然要取决于我们 这个人多地少、农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的某种“内生性变 量”。换言之: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模式,既不 可能是外生变量决定的,也不可能移植外国的,因此,对于 我国农村问题的认识就不能照搬外来的理论去解释。此外,出于现实意义,农村发展战略的研究不仅应该针 对关系农村稳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且应该有 助于人们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解; 尤其是应该对大包干以来兼顾了各种不同意见的四句政策 语言2和现在已经重新修改过的文件提法奠定科学的理 论解释。我们也看到,在农村发展决策领域的研究上,这种 通过文件语言表述的农业基本政策,

7、从来就因其与国家法律 和外部制度环境的差别而不断引起争论。农村改革20多年 了,争论不仅没有结束,而且由于资源禀赋这种宏观环境对 制度变迁的制约日益严峻而不断深入着。其实,早在80年代中期大包干得到中央认可全面推开 之后,当时中央农村政策的主管部门就讨论过这个重大问 题:认为有必要适时提出与农村分户经营相应的能够保证农 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营制度和基层经济组织建设”,作为 第二步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政策内容。那时讨论这个问题的 背景有两个3:其一是由于1984年粮食大丰收形成“卖粮难”压力下 为财政甩包袱而进行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又在1985年 接踵而至的粮食产量下降560亿斤的压力下进退两难

8、。由此 导致有关部门和领导干部不仅对第二步”农村改革内容产 生分歧,而且对家庭承包经营能否继续坚持下去,也重新提 出不同意见。其二,中央农村政策部门自身并不以大包干所创造的农 产品产量增长自诩,并且认为:“包产到户所解决的问题, 远不如它引发出来的问题更多”,因此才有必要进一步深化 改革;随之在1986年开展了在“国民经济成长新阶段”的 农业和农村经济如何进行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讨论,亦即“后包”问题的讨论。在这两个方面的背景影响下,曾经在我国农村改革中起 重大推动作用的、老百姓年年盼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 从19821986年共发布了 5个,此后则由于上述争论而 不宜再发布。1987年发布

9、的经过政治局讨论通过的中央5 号文件系统阐述了今后农村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并 且强调了在全国有选择地建立涵盖农村发展主要内容的“改 革试验区”,有目的地进行分类指导、分区突破、弱化改革 风险的政策性试验。4 主要观点近年来我们逐渐认识到:农村社区内部随人口增加不得 不平均分地、使小农经济日益分割细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和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构成根本矛盾。但是,这是农民 现实利益决定的,在长期政策上中央对农民所做的承诺是不 能退回去的。因此,我们对中和农村发展问题的基本脉络所 作的描述,与一般理论界的规范研究有所不同。我们认为, 在国家追求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可逆转的进程中,中国社会 经济

10、在二元结构制约下追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既有如何完 成工业化必须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前现代”问题,又有如何 保护资源、环境,以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现代”问题。 现存的经济理论中,无法找到解决这种交织复合在一起的历 史性矛盾的现成答案。有鉴于此,本文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微观研究置于宏观 制度和资源环境的前提之下。从宏观上看中国的问题,基本 上是“一个资源秉赋较差的发展中的农民国家通过内向型自 我积累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 4。根据这个前提,新提出的思路构成了一个因果相关的发 展过程:中国这个人均资源有限的农业人口大国,在战争环境和 没有外部市场的压力下,不得不追求重工业优先的国家工业 化一一工业要

11、求从农业提取资本的原始积累与土改形成的 小农经济相矛盾,于是国家发动集体化一一重结构的工业必 然产生“资本增密、排斥劳动” 城市工业不能充分吸纳 就业、形成了包括“工农差别”的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 农业人口滞留农村、资本流入城市工业集体化内部人均 农业剩余减少到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以社区人口的生 存保障为先决条件的体现成员权的分配原则形成,劳动投入 的积极性下降,集体化难以为继一一大包干再次按照社区人 口均分土地、农户经营规模细碎化加快城市化改变外部 条件与加强小农村社经济内部化制度建设并重,提高农业经 营规模一一实现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历史性的工业化变迁中我们看到,我国传统小

12、农 村社条件下不规模的农业在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不断提高 的同时,劳动生产率却不能同步提高,由此造成农业的相对 低效益和农产品供给的较大波动,并总会反作用于国家的工 业化。实际上,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的变革,一直试图 对传统组织制度资源进行改造和利用,尽可能相对低成本地 改变农业外部条件,扩大农户经营规模,为农业向市场经济 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制度基础。综上所述,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研究所面对的首要任务恰 恰是个典型的微观问题,就是要尽可能提高农户所从事的家 庭农业的内部规模和外部规模。相对缓解这个小农经济条件 下农业发展的根本矛盾的办法,只能是不断改革,努力进行 制度和组织创新。二、背景:

13、国情矛盾与经济增长1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无论社会性质如何变化,“人地关系高度紧张”都是对 农村基本制度变迁发生长期影响的内生性制约。解放前我国农村尽管土地占有绝对不平等,但地权呈分 散趋向;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演变为:地主占有权与农民租 佃使用权的两权分离”,以及村社公田与农民私田两田 制”。因此,不论今天人们怎样评价,“两权分离”和“两 田制”其实古已有之,而且是内生的长期性制度。解放前主要社会矛盾从现象上看是地主与农民,实质是 工业化发展提高了农业商品率,使剥削率大大高于地租率的 “剪刀差”和高利贷有了破坏稳态结构的小农经济的历史机 会。解放后,50年代的土改、80年代的大包

14、干和当前推行 的“30年不变”,事实上每次都只能以村社为单位实行内 部均分制,于是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小农村社经济”,而不 是与其他东亚国家类似的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 济”。现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的土地制度,在形式上与解 放前是相似的,即:村社所有与农民承包使用“两权分离”、 责任田与口粮田两田制”。随人口增长,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起主要制约作用的基 本国情矛盾越来越突出。而且从中长期看不可能根本改变, 只可能有所缓解。是否真正能够缓解,则要取决于对基本体 制矛盾的改革。2 “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基本国情矛盾压力下,土地分割细碎的分散的小农经济 造成:农业剩余量少且过度分散,客观上

15、与国家工业化、城 市化从农业提取原始积累的必然要求相冲突。政府与分散的 农民之间的交易费用过高,5080年代通过建立与计划经 济配合的高度集体化制度作为统购统销的组织载体,才得以 完成工农两大部类交换。这个问题至今亦然,而且由于农户 成倍增加而使制度成本更大。由于在小农村社经济条件下实 现国家工业化的需要,而派生了“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结构” 这个基本体制矛盾。由此加剧了城乡差别,直到改革开放以 来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城乡差别才有所调 整。上述分析表明,在两个基本矛盾的制约下,中国应加快 城市化以缓解土地超载的人口压力,否则微观农业政策研究 难以在宏观矛盾制约下有所突破。应该予以强

16、调的是,农业 基本经营制度研究所面临的主要是小农村社经济条件下的 农村发展和农民问题。3 缩小两个差别的关键我国城乡之间和东西部的收入差别,只是表面现象。资 本量及其资本收益之差,应是实质性差别。因此现行财政转 移支付政策即使合理,也只能有利于治标。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一是国家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建 立完善适应小农村社经济的合作金融,减少资本从农业流 出;二是继续以优惠税收、信贷政策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的、 以工补农的乡镇企业;三是同时辅之以加快调整农村就业结 构和提高城市化率的综合改革。西部经济起飞的关键,在于利于均衡增长的地方资源的 市场化开发;地方政府应有地方资源开发的自主权,这也有 利于政治安定团结。但地方自主开发必须在国家统一的可持 续发展规划的严格控制之下。4 新的经济增长由于抑制市场需求的主要矛盾是城乡人口结构调整过 分滞后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高度化;又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