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美育的发展教学课件

上传人:路开 文档编号:477833085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育与美育的发展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美育与美育的发展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美育与美育的发展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美育与美育的发展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美育与美育的发展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育与美育的发展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育与美育的发展教学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育与美育的发展美育与美育的发展美学与美育的关联性:美学与美育的关联性:美学的基美学的基本问题是理想的完整人的生成问本问题是理想的完整人的生成问题,实质是人的培养或教育问题。题,实质是人的培养或教育问题。美学与美育关系密切。美学与美育关系密切。“美育美育”的术语是德国美学家席勒最早的术语是德国美学家席勒最早提出的。提出的。19301930年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美学年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美学 家蔡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以美育代宗教”,成为中,成为中国近代美育思想上的一个著名命题。他倡导国近代美育思想上的一个著名命题。他倡导美育,并对美育的推广和实施起到重要的作美育,并对美育的

2、推广和实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人将他称为用。因此,有人将他称为“中国美育之父中国美育之父”。席勒席勒 蔡蔡元培元培 席勒席勒给丹麦亲王写了给丹麦亲王写了2727封讨论美育问题的书信,于封讨论美育问题的书信,于17951795年陆续发表在他主编的年陆续发表在他主编的季节女神季节女神上,后来结集出版上,后来结集出版为为美育书简美育书简。此书不仅在德国古典美学中而且在整。此书不仅在德国古典美学中而且在整个美学史上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由此发展产生了黑格个美学史上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由此发展产生了黑格尔的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美学理论。的美学理论。美育的由来美育的由来第一部美

3、育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的宣言书“美育美育”这个术语是德国这个术语是德国美学家美学家席勒席勒最早使用的,最早使用的,后来结集出版为后来结集出版为美育书美育书简简。中国最早使用中国最早使用“美育美育”术术语的是语的是蔡元培蔡元培先生。先生。19011901年他在年他在哲学总论哲学总论一文一文中提出了中提出了“美育美育”的概念。的概念。19031903年年王国维王国维在在论教育论教育之宗旨之宗旨中,把西方美育中,把西方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引进中国。理论较为全面地引进中国。席勒塑像席勒塑像一、何谓美育一、何谓美育美育的人文内涵美育的人文内涵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或美感(感性)教育(是美育是指审美教育或美感(感

4、性)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一种人文教育)。它是借助自然美、社会美它是借助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特殊教育方式。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特殊教育方式。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

5、人性。人性。审美与美感审美与美感审美审美人感受、体验、判断、评价美和人感受、体验、判断、评价美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和审美活动。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和审美活动。美感美感人从对象中发现、确证自己的本人从对象中发现、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后激起的肯定性评价和正面情感。质力量后激起的肯定性评价和正面情感。详细定义详细定义美育:美育:是运用人类社会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美是运用人类社会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美的成果,对人自身进行美化的教育,又称审的成果,对人自身进行美化的教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审美主体以艺术和各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审美主体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以生动直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

6、以生动直观的形象为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观的形象为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韵,价值意韵,以激发情感,陶冶性灵,培养情以激发情感,陶冶性灵,培养情操,追求理想为特征,操,追求理想为特征,潜移默化地促进潜移默化地促进人的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的一种教育形式。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感受到一个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7、。从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才符合美育的根本性质。,才符合美育的根本性质。也就是说,美育是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也就是说,美育是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鉴赏包括艺术在内的各种审下,通过鉴赏包括艺术在内的各种审美对象,运用各种审美方式来熏染感美对象,运用各种审美方式来熏染感化人,升华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化人,升华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纯净人的灵魂,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纯净人的灵魂,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审美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丰富人的本质,以能力,完善人格,丰富人的本质,以创造

8、人类更加美好的末来。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末来。席勒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审美教育书简:“感性冲动感性冲动”和和“形式冲动形式冲动”(“理性冲理性冲动动”)在近代社会,严密的分工制和等级差别使在近代社会,严密的分工制和等级差别使得人身上的这两个方面分裂开来,得人身上的这两个方面分裂开来,“人性人性的内在联系也就被割裂开来了,一种致命的内在联系也就被割裂开来了,一种致命的冲突就得本来处在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的冲突就得本来处在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互相矛盾了力量互相矛盾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 完满的人性完满的人性“游戏冲动说游戏冲动说”审美游戏说审美游戏说感性冲动感性冲动自然强制;一己私利、物质利自然强制;一己私

9、利、物质利害;偏好、情欲;自然力的可怕王国(相害;偏好、情欲;自然力的可怕王国(相遇以力、以欲)。遇以力、以欲)。形式冲动形式冲动道德强制(理性自由);道德道德强制(理性自由);道德意志、理性规范;尊敬;道德法则的神圣意志、理性规范;尊敬;道德法则的神圣王国(个人意志服从公共意志)。王国(个人意志服从公共意志)。l游戏冲动游戏冲动自由(审美自由);规避二者自由(审美自由);规避二者之短处;通过自由给予人自由;审美王国(第之短处;通过自由给予人自由;审美王国(第三王国)。三王国)。(游戏、审美、旅游、演出)(游戏、审美、旅游、演出)席勒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审美教育书简:用一个普遍的概用一个普遍的概念

10、来说明,念来说明,感性冲动感性冲动的对象就是最广义的的对象就是最广义的生活;这个概念指全部物质存在以及凡是生活;这个概念指全部物质存在以及凡是呈现于感官的东西。呈现于感官的东西。形式冲动形式冲动的对象的对象,也也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说明,就是同时用本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说明,就是同时用本义与引申义的形象;这个概念包括事物的义与引申义的形象;这个概念包括事物的一切形式方面的性质以及它对人类各种思一切形式方面的性质以及它对人类各种思考功能的关系。考功能的关系。游戏冲动游戏冲动的对象,还是用的对象,还是用一个普遍的概念来说明,可以叫做一个普遍的概念来说明,可以叫做活的形活的形象象;这个概念指现象的一切审

11、美的性质,;这个概念指现象的一切审美的性质,总之,指最广义的美。总之,指最广义的美。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蔡元培: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将宗教与美育进行对比,认为宗教具蔡元培将宗教与美育进行对比,认为宗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有明显的局限性: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因此,蔡元培提倡的。因此,蔡元

12、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以美育代宗教”,“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若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则莫若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在蔡元在蔡元培看来,以美育代宗教,使国人的感情勿受培看来,以美育代宗教,使国人的感情勿受污染和刺激,使其受艺术熏陶而纯正,满足污染和刺激,使其受艺术熏陶而纯正,满足了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了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美育美育的含义的含义 美育是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过程)美育是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过程)美育是是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效美育是是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效用)用)美育是对人全面发展和塑造的教育(目美育是对人全面发展和塑造

13、的教育(目的的)美育含义: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美育含义: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的内涵美育的内涵1.1.审美教育是人格教育审美教育是人格教育2.2.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3.3.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4.4.审美教育是精神教育审美教育是精神教育教育学教育学美美 育育狭义狭义:美育就是艺术教育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广义广义:美育就是利用一切审美美育就是利用一切审美价值对人进行的教育价值对人进行的教育.1.1.2.2.3.3.4.4

14、.过程性过程性情感性情感性愉悦性愉悦性全面性全面性美育的特点美育的特点情感性情感性情感性是审美教育的首要特性。情感性是审美教育的首要特性。所谓情感性不仅是指审美教育所谓情感性不仅是指审美教育主要是以情感为中介,通过诉诸人主要是以情感为中介,通过诉诸人的情感领域来进行,而且也是指审的情感领域来进行,而且也是指审美教育具有激发情感、以情动人、美教育具有激发情感、以情动人、陶情养性的重要作用。陶情养性的重要作用。愉悦性愉悦性审美教育的愉悦性就是要使受教育审美教育的愉悦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体验者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体验到无比的身心快乐。到无比的身心快乐。过程性过程性 所谓过程

15、性是在审美教育中启发、所谓过程性是在审美教育中启发、促进受教育者对审美对象进行解读、促进受教育者对审美对象进行解读、品味、鉴赏的全过程。品味、鉴赏的全过程。全面性全面性审美教育的全面性,指的是在培养审美教育的全面性,指的是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面,美育可以与德全面发展的人方面,美育可以与德育、智育、体育等之间,互相依存、育、智育、体育等之间,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并在某种意义上占据主互相渗透,并在某种意义上占据主导的地位,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导的地位,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二、美育的发展二、美育的发展(一)美育在中国的发展(一)美育在中国的发展(二)美育在西方的发展(二)美育在西方的发展(一)美

16、育在中国的发展(一)美育在中国的发展华夏美育思想的渊源与发展华夏美育思想的渊源与发展易经易经的的“阴阳相和阴阳相和”衍生出儒道释衍生出儒道释三大哲学美学学派。三大哲学美学学派。儒家儒家儒家思想形成初期:儒家思想形成初期:“乐教乐教”,“诗教诗教”,“礼教礼教”。“仁仁”;“生活美学生活美学”儒家思想确立正统地位以后:工具论美学,儒家思想确立正统地位以后:工具论美学,“文以载道文以载道”宋代朱熹以宋代朱熹以“四书五经四书五经”进行进行“存天理,灭存天理,灭人欲人欲”的伦理纲常教化,压抑了美学的伦理纲常教化,压抑了美学近现代:蔡元培,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近现代:蔡元培,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等美学家等等美学家美育的内涵美育的内涵六艺六艺礼礼 乐乐 射射 御御 书书 数数礼礼遵守规则遵守规则远离鄙俗远离鄙俗乐乐感官享受感官享受情绪快乐情绪快乐射射技艺精湛技艺精湛姿态姿态娴雅娴雅御御技术娴熟姿态庄重技术娴熟姿态庄重书书探赜钩深探赜钩深 幽幽赞神明赞神明 论论语语 .泰泰伯伯 孔孔 子子兴兴于于诗诗,立立于于礼礼,成成于于乐乐。道家道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老子:人法地,地法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