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中医儿科学癫痫课件

上传人:byx****23 文档编号:477821999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中医儿科学癫痫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本科中医儿科学癫痫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本科中医儿科学癫痫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本科中医儿科学癫痫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本科中医儿科学癫痫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中医儿科学癫痫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中医儿科学癫痫课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节癫痫目录CONTENTS【病因病机】【临床诊断】【分证论治】【其他疗法】【预防调护】【案例分析】【古籍选录】癫痫是以突然仆倒,昏不识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惊掣啼叫,喉中异声,片刻即醒,醒后如常人为特征的病证。俗称“羊痫风”“羊吊风”,属西医学癫痫中的强直-阵挛性发作。本病一般具有反复性、发作性、自然缓解性特点。癫痫的患病率为47,儿童发病率约为成人的10倍。70%的患儿经正规抗痫治疗可获得完全控制,约30%患儿对抗痫药无效,为难治性癫痫。癫痫常伴心理、行为、精神、认知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P A R T 0 1【病 因 病 机】癫痫病因包括先天因素、后天因素及诱发

2、因素。病位在心肝脾肾,病机关键为痰气逆乱,蒙蔽心窍,引动肝风。(一)先天因素主要责之于胎禀不足、胎产损伤和胎中受惊。如父母体弱多病或素有痫疾,或孕期调护失宜,或早产难产等胎产损伤,或母惊于外,胎感于内,均可致胎儿受损,肾精不足,若有所犯,则气机逆乱,引发癫痫。(二)后天因素1.痰浊内伏痰与癫痫的关系最为密切。小儿脾常不足,若饮食所伤或他病影响,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水聚为痰;小儿肾常虚,若胎产、他病因素使脑髓受损,肾精亏虚,水泛为痰,痰阻脏腑气机升降之路,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痰浊上逆,蒙蔽清窍,因而作痫。2.惊风频发外感温热疫毒之邪,化热化火,生风生痰,风火相煽,痰火交结,发为惊风。惊风频发,未能

3、根除,风邪与伏痰相搏,上扰神明,闭阻经络,亦可续发痫疾。正如活幼心书痫证言:“所谓惊风三发便为痫,即此义也。”3.暴受惊恐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平素痰浊内伏,若乍见异物,卒闻异声,或不慎跌仆,暴受惊恐,均可致气机逆乱,痰随气逆,蒙蔽清窍,阻滞经络,发为癫痫。4.瘀血阻络产时受伤或颅脑外伤、感染,均可致血络受损,瘀浊停积,阻滞经络,蒙蔽清窍,发为癫痫。发热、疲劳、睡眠不足、过度换气、精神刺激、心理压力大、饮食不当、视听觉刺激、玩电子游戏等诱因可致气机逆乱,触动伏痰,痰随气逆,发为癫痫。图6-8癫痫病因病机示意图P A R T 0 2【临 床 诊 断】(一)诊断要点1.病史患儿可有宫内窘迫、早产

4、难产、产伤、缺氧窒息等脑损伤病史;少数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热性惊厥、脑外伤、脑肿瘤、遗传代谢病、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等病史;亦有热性惊厥、癫痫、偏头痛等家族史。2.临床表现(1)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项背强直;口吐涎沫、牙关紧闭;目睛上视,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2)具有反复性、发作性、自然缓解性特点。若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反复发作达30分钟以上,这期间意识不能恢复者,称为癫痫持续状态。(3)发作前可有头晕、胸闷、惊恐、恶心、腹部不适、心神不宁等先兆症状;部分患儿可有发热、玩电子游戏、疲劳、睡眠不足、情绪刺激、饮食不当及视听觉刺激等诱因。(4)多数患儿经过治疗可控制发作

5、,部分病儿可并发健忘、痴呆等症。3.辅助检查脑电图尤其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或24小时动态脑电图中出现痫性放电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脑电图正常亦不能除外癫痫,必须结合临床是否有癫痫反复发作方可诊断;头颅CT或头颅MRI可协助明确癫痫病因;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有利于癫痫灶的定位。(二)鉴别诊断与热性惊厥、婴儿手足搐搦症、屏气发作相鉴别P A R T 0 3【辨 证 论 治】(一)辨证思路1.分轻重一般发作次数少,抽搐轻微,意识清楚,发作持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脑电图异常程度较轻,颅脑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者多属轻证;若发作频繁,抽搐频剧,意识丧失,发作持续时间长,脑电图异常程度

6、重,或颅脑影像学检查有器质性疾病,抗癫痫药物难以控制者,则属重证。2.辨病因常见的病因有惊、痰、风、瘀、虚。有胎中受惊或后天暴受惊恐病史,发作时伴惊叫、恐惧等精神症状者多因于惊;发作以神识异常为主,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不明显,并伴痰涎壅盛等症者多因于痰;由外感发热诱发或惊风频发所致,抽搐明显,或伴发热等症者多因于风;有明显的产伤史或脑外伤史,抽搐部位或头痛位置较为固定,兼见瘀血脉证者多因于瘀;素体虚弱或痫作日久致脏腑虚损,患儿可见生长发育迟缓,或癫痫频发致智力迟钝、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或年长女孩行经前或经期发痫者,多属肾精亏虚。(二)治疗原则癫痫的治疗,应分标本虚实,频繁发作者治标为主,着重

7、豁痰息风、开窍定痫,并酌情配合镇惊、化瘀法;病久致虚者,治本为重,以益肾填精为主。癫痫持续状态须中西药配合抢救。本病治疗时间较长,一般认为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应服药23年,如遇青春期则再延长12年,并结合脑电图等理化检查,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停药,切忌漏服、自行停服或减服抗痫药物,以免癫痫反复或加重。对药物治疗无效且符合外科手术指征者可行手术治疗。(三)分证论治1.惊痫证候:发作时惊叫,急啼,惊惕不安,神志恍惚,面色时红时白,四肢抽搐,神昏,平素胆小易惊,精神恐惧或烦躁易怒,夜寐不安,舌淡红,苔白,脉弦滑,指纹青。证候分析:小儿神气怯弱,若暴受惊恐,神气愦乱,则惊叫、急啼,惊惕不安,面色时红时白

8、;小儿肝常有余,气机逆乱,肝风内动,故四肢抽搐;脉弦滑、指纹青均为惊恐之象。辨证要点:多有胎中受惊或生后暴受惊恐病史,发作时惊叫、急啼、惊惕不安、神昏、抽搐。治法:镇惊安神。主方:镇惊丸(证治准绳)加减。常用药:茯神、酸枣仁、朱砂、石菖蒲、远志、钩藤、天麻、胆南星、半夏、黄连、沉香。加减:抽搐频繁者,加蜈蚣、全蝎;夜惊哭闹者,加磁石、琥珀;头痛者,加菊花、石决明。2.痰痫证候:发作时突然跌仆,神昏,瞪目直视,喉中痰鸣,四肢抽搐,口黏多痰,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证候分析:痰浊壅盛,故可闻喉间痰鸣,口黏多痰;痰浊蒙蔽清窍,故神昏;闭阻经络,引动肝风,故见肢体抽搐;舌苔白腻、脉弦滑均为痰浊内阻之

9、征。辨证要点:发作时意识丧失,瞪目直视,喉间痰鸣,四肢抽搐,舌苔白腻。治法:豁痰开窍。主方:涤痰汤(奇效良方)加减。常用药:石菖蒲、胆南星、陈皮、半夏、枳壳、沉香、川芎、六神曲、朱砂、天麻、青果、青礞石。加减:腹胀明显者,可加木香、莱菔子;纳呆者,加砂仁、鸡内金;苔白腻者,加厚朴、薏苡仁;便溏者,加葛根、广藿香。若属痰火扰神,症见面红目赤,性情急躁者,可改予礞石滚痰丸合龙胆泻肝汤加减;若属脾虚痰阻,症见痫久不愈,神疲纳呆者,予涤痰汤加白术、天麻、白芍,或以六君子汤为主化裁。3.风痫证候:发作时突然仆倒,意识丧失,两目上视或斜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唇及面部色青,颈项强直,频繁抽搐,舌质淡红,

10、苔白,脉弦滑。证候分析:本证多由急惊风反复发作变化而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内动,故颈项强直,频繁抽搐,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心神被蒙,故神昏。辨证要点:神昏,频繁抽搐,颈项强直,牙关紧闭。治法:息风止痉。主方:定痫丸(医学心悟)加减。常用药:天麻、全蝎、蜈蚣、石菖蒲、远志、胆南星、半夏、陈皮、茯苓、川芎、枳壳、钩藤。加减:高热者,加石膏、羚羊角;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芦荟;烦躁不安者,加黄连、栀子、淡竹叶;伴咳嗽流涕,咽红咽痛者,可予银翘散或凉膈散化裁。4.瘀痫证候:发作时头晕眩仆,神识不清,单侧或四肢抽搐,抽搐部位及动态较为固定,头痛,大便干硬如羊屎,舌紫暗或见瘀点,脉涩,指纹沉滞。证候分

11、析:产伤或脑外伤、感染致脉络受损,瘀血阻滞脑窍,故头痛头晕,神志不清;瘀血阻络,筋脉失养,故抽搐,且抽搐部位及动态较为固定;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指纹沉滞均为瘀血阻滞之象。辨证要点:多有产伤史或脑外伤史,反复抽搐,头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治法:活血通窍。主方: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常用药:桃仁、红花、川芎、赤芍、老葱、石菖蒲、天麻、羌活、黄酒。加减:抽搐频繁者,加全蝎、乌梢蛇;头痛剧烈者,加丹参、五灵脂;大便秘结者,加芦荟、火麻仁;频发不止者,加失笑散。5.虚痫证候:发病日久,屡发不止,瘛疭抖动,年长女孩发作常与月经周期有关,行经前或经期易发作;时有头晕乏力,腰膝酸软,四肢不温;可伴智力发

12、育迟滞,记忆力差;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指纹淡红。证候分析:多因癫痫经久不愈伤于肾而致。肾精亏虚,水不涵木,故瘛疭抖动,屡发不止;精亏髓空,脑髓失养,则智力迟钝,眩晕,记忆力差;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辨证要点:瘛疭抖动,年长女孩经前或经期易发作,屡发不止,智力迟钝,记忆力差。治法:益肾填精。主方:河车八味丸(幼幼集成)加减。常用药:紫河车、地黄、茯苓、山药、泽泻、五味子、麦冬、牡丹皮、附子、肉桂。加减:抽搐频繁者,加鳖甲、白芍;智力迟钝者,加益智、石菖蒲;大便稀溏者,加白扁豆、炮姜;神萎烦躁,舌红少苔者,加青蒿、地骨皮、白芍。若以脾气虚弱为主,症见神疲乏力,纳呆便溏等症者,

13、可改予六君子汤加减。P A R T 0 4【其 他 疗 法】(一)中成药1.小儿抗痫胶囊用于痰痫。2.医痫丸用于风痫。3.琥珀抱龙丸用于惊痫。4.白金丸用于痰痫。5.羊痫疯癫丸用于痰痫。(二)针灸疗法1.体针发作期取人中、合谷、十宣、内关、涌泉。针刺,用泻法;休止期取大椎、神门、心俞、合谷、丰隆。针刺,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百会、足三里、手三里,灸治,各3壮,隔日1次。2.耳针选穴:胃、皮质下、神门、枕、心。每次选用35穴,留针2030分钟,间歇捻针。或埋针37天。(三)埋线疗法常用穴:大椎、腰奇、鸠尾。备用穴:翳明、神明。每次选用23穴,埋入医用羊肠线,隔20天1次,常用穴和备用穴轮换使用。

14、(四)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生酮饮食、迷走神经刺激术及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应根据患儿的发作情况、辅助检查、药物治疗的反应、个体化差异等合理选择应用。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原则如下:(1)抗惊厥、控制发作地西泮0.250.5mg/k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20分钟后可再用;氯硝西泮每次0.010.06mg/kg;咪达唑仑0.10.2mg/kg缓慢静脉注射;苯巴比妥20mg/kg分次肌肉注射,24小时后改为维持量35mg/(kgd);10%水合氯醛0.5mL/kg稀释后灌肠。仍不能控制者,备好气管插管使用麻醉药物。(2)保持呼吸道通畅。(3)保护脑、心等重要脏器功能,防治并发

15、症。P A R T 0 5【预 防 调 护】1.孕期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及跌仆或腹部撞击。2.慎防产伤及颅脑外伤。3.尽量避免高热、惊吓、紧张、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少看电视,禁止玩电子游戏机等。4.积极治疗急惊风、小儿暑温、疫毒痢等病证,慎防后遗症。5.注意调摄饮食,不宜过食,忌食牛羊肉、无鳞鱼及生冷油腻等。6.嘱患儿不要到水边、火边玩耍,或持刀剪等锐器,以免发生意外。7.抽搐时应使患儿保持侧卧位,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促使痰涎流出,呼吸通畅,以免咬伤舌头或发生窒息。并注意切勿强力制止,以免扭伤筋骨。8.抽搐后患儿常疲乏入睡,应避免噪音,保证患儿休息,使其正气得以恢复

16、。【案例分析】患儿,女,4岁。1994年8月24日初诊。病史简介:痫病史3年余,常规服用苯巴比妥。诊时神疲形瘦,面黄纳呆,夜寐不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心电图(EEG)提示:过度换气诱发暴发性高波幅慢波及尖波节律。西医诊断: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中医诊断:痫证。辨证:脾虚痰阻,风痰上逆。治法:健脾祛痰,镇惊息风。处方:党参10g,茯苓10g,半夏10g,菖蒲10g,胆南星10g,橘红6g,青果10g,羌活6g,川芎6g,天麻10g,神曲10g,铁落花30g(先煎),琥珀0.5g。共7剂,水煎服,日1剂,分次服用。二诊:8月31日。本周发作1次,持续3分钟,症状同前。继以上方,并将苯巴比妥量减半。三诊:9月14日。近半月发作1次,纳增寐安,再予上法。四诊:9月28日。患儿家属自停鲁米那10天。近半月发病1次,仅表现双目上视,瞬间即止。舌质淡,苔薄白。前方去铁落花,7剂。五诊:10月12日。痫疾未发,纳增寐安。改以小儿抗痫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温开水送服。1995年4月20日复诊,患儿服用散剂半年,痫疾一直未犯。复查脑电图未见痫性放电。嘱再服散剂1年,以巩固疗效。按语:癫痫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