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

上传人:byx****23 文档编号:477821857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X 页数:58 大小:56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ursingshiftsystem讲授人:临 床 护 理 知 识 系 列 课 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护理并殖吸虫病(paragonimiasis)是由并殖吸虫主要寄生于肺部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地方性寄生虫病,又称肺吸虫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及幼虫移行症等。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并殖吸虫活囊蚴的溪蟹或蝲蛄而感染。多种肉食动物如猪、犬等,以及野生动物如虎、豹、狐、狼等也能自然感染,故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PART.01【病原学及发病机制】1.病原学人体寄生的并殖吸虫,在国内主要有卫氏肺吸虫和斯氏肺吸虫两种。肺吸虫的虫卵随患者、病畜、病兽的痰液或粪便排出,入水后孵化出毛蚴。毛蚴在水

2、中侵入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发育成尾蚴逸出,尾蚴在水中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溪蟹或蝲蛄体内,形成囊蚴(幼虫像蚕一样作茧把自己包裹在内)。2.发病机制人若进食含有此种囊蚴生的或未煮熟的溪蟹或蝲蛄时,囊蚴随之进入消化道,经消化液作用脱囊成为童虫。童虫的活动能力很强,加上所分泌的酶的作用,可穿过肠壁到腹腔浆膜表面匍匐,其中多数童虫沿肝表面向上移行,直接贯穿膈而达胸腔,进而侵入肺内并发育为成虫。少数童虫停留于腹腔内,继续发育,并穿入肝脏浅层或大网膜成为成虫。PART.02【流行病学】1.传染源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和储蓄宿主。2.传播途径主要是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等中间宿主感染,使用被污染的食具、饮用被囊蚴或尾蚴

3、污染的生水也有被感染的可能。有资料表明,生食或半生食野猪、猪、兔、大鼠、鸡、棘腹蛙、鸟等这些转续宿主的肉,也可能被感染。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者有进食生或半生的溪蟹或蝲蛄等,或饮过生的溪水史。4.流行特征并殖吸虫分布广泛,日本、朝鲜、俄罗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及非洲、南美洲均有报道。在我国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河南等23个地区。PART.03【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询问有无进食生或半生的溪蟹或蝲蛄等,或饮过生的溪水史;有无疫区旅游史;是否患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有无低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反复荨麻疹等。(二)身体状况潜伏期短至数日,长达数年,多为3

4、6个月。本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寄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起病多缓慢,大量感染可表现为急性肺吸虫病。1.急性肺吸虫病起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病初表现为腹痛、腹泻、稀便或黏液脓血便。可有食欲减退,低热,部分为弛张热伴畏寒,可反复出现荨麻疹。稍后出现胸痛、胸闷、气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可达20%40%。2.慢性肺吸虫病多数患者表现不明显,发现时已进入慢性期。(1)呼吸系统症状症状以虫体在胸腔内移行的途径及病变部位不同而异。初期发生胸膜炎出现咳嗽、胸闷及上腹痛,病变接近肺门或的支气管者可见剧咳、痰中带血,后期痰变为铁锈色或褐色,此为本病特征性表现。部分患者出现胸

5、腔积液,胸水呈草绿色或血性。(2)腹部症状腹痛及腹泻是主要症状,腹痛以右下腹多见,有压痛、无肌紧张。虫体在腹腔内移行可引起广泛炎症和粘连并形成囊肿,故有时可扪及包块。如腹腔内囊肿等向肠内破溃,可出现棕褐色黏稠脓血便,并可找到虫卵。四川并殖吸虫的幼虫常侵入肝脏,引起肝大、肝功能受损或变形肝脓肿、囊肿。(3)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严重感染的患者,以小儿多见。由于虫体侵入脑后可继续游走,故早期症状多见,晚期比较固定。可分为以下几型:颅内压升高脑型:组织破坏型:刺激型:癫痫发作,肢体感觉障碍。炎症型:神经精神型:脊髓型:主要表现为脊髓受压无症状(4)皮下结节或肿块卫氏并殖吸虫的皮下结节发生率约为20%,结

6、节于感染后2个月至3年后出现,多位于腹部至大腿之间,直径12cm,小的较硬,大的较软,轻压痛,结节内可发现成虫和虫卵。四川并殖吸虫的皮下肿块发生率高达80%,大小不一,边界不清,轻压痛,游走性强,常反复出现,活检为嗜酸性肉芽肿,可见幼虫,但无虫卵。(5)其他如睾丸炎、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等皆可发生,但均少见。四川肺吸虫病可有眼球突出等眼部症状。(三)心理、社会状况询问患者对并殖吸虫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无因患病引起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患病后是否对学习、工作、家庭造成影响;患者的应对能力等。(四)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2.检查虫卵3.免疫血清学检查4.X线检查5.活体组织检查1.血常规检查

7、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均增多。2.检查虫卵痰、胸水、肺泡灌洗液、胃液、粪便中查到肺吸虫卵可确定诊断。对可疑病例要反复检查。3.免疫血清学检查可做皮内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4.X线检查肺部可有浸润、囊肿结节及硬结阴影。5.活体组织检查皮下或肌肉结节活体组织检查,可找到幼虫或虫卵,或嗜酸性肉芽肿(斯氏肺吸虫病找不到虫卵)。PART.04【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虫体侵犯肺部有关。2.腹痛、腹泻与虫体在腹腔内移行可引起广泛炎症和粘连有关。3.体温过高与虫卵感染急性发作有关。4.潜在并发症窒息、瘫痪、失语、偏盲、感觉障碍等。PART.05【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消

8、毒与隔离2.休息与活动3.饮食1.消毒与隔离执行消化道隔离,患者痰液及粪便焚烧或深埋。2.休息与活动急性期有明显发热、腹痛者,需卧床休息。慢性患者适当活动。3.饮食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二)病情观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咳痰、盗汗等变化;观察痰量、颜色、性状;有无窒息表现等。(三)对症护理1.咯血2.癫痫3.腹痛4.腹泻1.咯血咯血时使头偏向一侧,指导患者轻轻咳出,不要强忍,以免窒息,咯血后应替患者擦净口周血渍,并协助用温水清洁口腔。2.癫痫发作时应注意安全护理,取出假牙,使头偏向一侧,便于分泌物流出,防止窒息;将

9、压舌板包裹纱布放在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及颊部黏膜。3.腹痛观察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出现腹痛症状时,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如深呼吸、听音乐等以缓解疼痛;除急腹症外,可采用热敷、按摩、针灸等方法;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肠梗阻所致疼痛应禁食、行胃肠减压。如疼痛突然加重、压痛明显,或出现便血、肠鸣音亢进等,应考虑并发肠梗阻、肠穿孔或肠出血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采取抢救措施。4.腹泻观察患者排便次数、量、颜色、形状,伴随症状及粪便的化验检查结果,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加强肛周皮肤护理,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及周围皮肤并保持干燥,必要时涂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留取大便标本时注意采集大便脓血、红

10、白胶冻状物等有价值部分;遵医嘱用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长期不能进食患者尽早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以保证机体营养物质的摄入。(四)治疗护理1.治疗要点2.用药护理1.治疗要点以病原治疗为主,对症治疗为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1)病原治疗吡喹酮:对卫氏和四川并殖吸虫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疗效高、疗程短,服用方便,是目前治疗并殖吸虫的主要药物,分3次口服,连服2日。硫氯酚:对并殖吸虫囊蚴有明显杀灭作用,可能对虫体有麻痹作用,疗程长,分3次口服,连服1015日,或隔日口服2030日为1个疗程。治疗脑脊髓型为23个疗程。(2)其他治疗脑型:颅内高压时应用脱水剂,癫痫发作者可用镇静剂,由局部性病灶所

11、致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采取手术治疗。伴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应反复穿刺排液,杀虫药与泼尼松同时应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考虑手术。皮下结节和肿块可手术摘除。2.用药护理向患者说明治疗药物的名称、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如吡喹酮的副作用有头晕、头痛、乏力、恶心、腹痛、腹泻等。(五)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多和患者交流沟通,分析了解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心理的原因,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患者,并注意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为患者提供切实的帮助,消除其消极的心理反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PART.06【健康指导】1.预防指导本病采取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区每年对人群进行普查、普治,同时做好动物传染源的管理。(2)切断传播途径避免进食生或半生的溪蟹或蝲蛄等,避免饮过生的溪水。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3)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并殖吸虫病和有关卫生知识的宣传。2.生活指导患者出院后仍应避免过度劳累、受凉;做好个人防护,改变饮食习惯,不食生或半生的溪蟹或蝲蛄,不喝过生溪水。3.用药指导嘱患者按时、按量、按疗程坚持服药,指导患者定期复查。Nursingshiftsystem讲授人:临 床 护 理 知 识 系 列 课 程感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