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7819618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向阳路小学 万家兴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常常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加强并改进实验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下面就近几年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谈谈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 一、注重课前准备,培养学生参与过程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观察实验大

2、多是采用小组进行的。这就必须准备比较多的实验材料,所以实验材料的准备就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但是对于教师老说,这会花去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力不从心。像书上要求观察、实验的东西,如植物类的棉花、水稻、油菜花,动物类的蚂蚁、蜗牛等,实验室中没有,市场上也很难买到。诸如此类所需要的材料形形色色,包罗万象,如果要找齐所有的东西,那教师在课前要花的精力太大。而如果没有真实的东西作支撑,科学课的教学就会失去价值。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科学课实验用的材料。这样做,实质上让学生课前准备材料的过程,变成一个体验的过程,而且学生准备的材料往往特别丰富,各式各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在教学动物和环境一课,课文中有

3、两个引导学生认识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里的实验,实验材料主要是蚯蚓。一般来说,学生找蚯蚓是比较容易的事,课前我布置每个实验小组自备5条蚯蚓,学生在挖蚯蚓时就在无意中获得了在什么地方能找到蚯蚓的感性知识。在学这一课时,当教师问到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里的时候,就有许多同学争先恐后地说,我在潮湿的土壤里挖的蚯蚓最多,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接着让学生用蚯蚓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他们从实际中得来的感知是正确的,使学生得出了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的结论。这些观察、实验材料只有让学生亲自准备,他们才观察得仔细,理解得较深。而且实验观察材料由于是学生亲手准备的,他们不仅观察得仔细、思维活

4、跃,而且认识深刻。如果这些材料是老师替他们准备的,有的学生则对实验结果的认同就不置可否,这样,学习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二、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常常是教师把实验目的、内容、步骤详细而周密地安排好,甚至连结论也预先说给学生听。学生只需依葫芦画瓢地被动实验。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失去对实验的“神秘”和探索欲望,思维单一、呆板,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如果教师能选取一些灵活性、变通性大的问题,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观察,思考、探索、想象,从而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收敛思维,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

5、技能,而且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发散思维的三个难度),从而激活创造思维。如果注意强调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就完全不同了。如在学习“摆”一课时,教材中原来安排要先了解伽利略发现摆的秘密,然后再来认识什么是摆及摆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而摆、摆动的现象学生在生活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我提供了支架、细线、钩码、秒表等材料,让学生做一个摆,并达到每10秒摆动20下的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完成了摆的制作,而且在制作过程中摆线长短、摆锤轻重的调节与摆摆动快慢的关系也一清二楚。学生做摆的过程、途径、方法不同,这些独具个性的经历、体验,说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本课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成功的解

6、决问题,这使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获得满足,而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这种满足感、兴奋感的体验又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孩子在课堂上研究的经历远比原教材中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的结论更重要。 叶澜老师说:“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我们教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态度,把握有利时机,运用有效策略,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注重课外活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外活动是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阵地,他有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课外的教学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可以使

7、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阔眼界和思路,培养实践与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许多探究性活动,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开放活动空间,学生探索活动的空间除了教室外,更多的应是大自然。因为学生要认识探索的就是大自然中的秘密,因此,要大力提倡科学课回归大自然,做到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如认识蚂蚁、蟋蟀,认识叶、花、果实,认识石头、到校园里去观察土壤、到学校旁的鲥渔港研究水污染情况等,都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自己去“摘”科学。我在讲水的观察一课后,我又提出 “水除了无色、无味,摸去不粘,装在瓶里用手摇晃会清脆的声音等外,在日常生活的观察中,你还知道水的哪些秘密?”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发言异常积极。接着,我说“看来同学们对水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你们今后还想了解有关水的其他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水的现象和对水提出科学问题,至此,学生情绪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以至下课时还恋恋不舍 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去搞科学,去探索,去创新。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究,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科学知识面,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科学素质得到更广泛意义上的培养和发展。 总之,只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开放探究的空间与时间,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重视学生的实验和探索,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