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瓦尔登湖》的读书心得范文示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779606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瓦尔登湖》的读书心得范文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关《瓦尔登湖》的读书心得范文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关《瓦尔登湖》的读书心得范文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有关《瓦尔登湖》的读书心得范文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有关《瓦尔登湖》的读书心得范文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瓦尔登湖》的读书心得范文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瓦尔登湖》的读书心得范文示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瓦尔登湖的读书心得范文例如瓦尔登湖读书心得1 梭罗的瓦尔登湖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线,串联起他在瓦尔登湖畔进展经济实验的始末,留给我无尽的想象与羡慕。关于梭罗,我是很矛盾的。我在认定他有着老者的平和睿智的同时,脑中又时时会浮现出这样的一个身影:一个孤独的孩子,单独漫步湖边或徜徉林中,没有惊慌,也不显无助;看着那蓬勃华美的生长着一切,内心充满着喜悦,似乎他也参与了创造,他也可以随之生长起来。那份自在自得让他俨然成了山林之王;然而他又断不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他只想做自然永远的孩子。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可以活得很简单,很沉着,不必为了那物质财富而丧失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的道理。作者

2、在瓦尔登湖中以瓦尔登湖为中心,辐射到周围众多地方,描写了他“以禽兽为邻”,在“豆田”耕作,与“村子”中的人交往等诸多生活细节。最后作者又以“春天”结尾,给我们奏响了新的生活乐章,并且他在“完毕语”一篇中,这样说:“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声誉,给我真理吧。”看!这是一位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自然者,多么令人羡慕。梭罗生活的地方是瓦尔登湖及其周围地区,但他细腻精致的笔调,却把我们带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他谈“瓦尔登湖周围的鸟、树、草、虫子”,更谈“更高的规律”。他认为,从一种特殊的意义上说,渔夫、猎人,及其别人都是自然的一局部。他从个人的劳作中提升到更高的人类法那么,令我们视野开阔、高屋建瓴

3、。在瓦尔登湖中,许多段落值得一品再品,让人陶醉。他在描写“倍克田庄”时,这样写到:便是德罗依德也要放弃他的橡树林而跑到它们下面来顶礼膜拜了。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多么的令人神往。在整部瓦尔登湖中,自然一直是主要背景,以大地为席,以苍穹为盖。梭罗在广阔的天地中像农夫一样耕种、收获,他很快乐,他说:古老的诗歌和神话至少说明,农事是一门神圣的艺术。在从事农耕的过程中,他也不忘“阅读”。即使在19世纪梭罗也感慨道:他们坚信一本圣经的智慧就足够了,余生便在简易读物里荒废天赋单调地生活。在商品大潮的汹涌翻滚下,现代人的心灵像扁舟入海,漂浮不定。物质的丰裕,精神的贫穷。我们的身体一再扩大,而精神的

4、领地却时时荒芜着。听听梭罗的忠告: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到多余的东西。灵魂的必需品,金钱一样也买不到。这样的忠告如梵音,对于我们无异于醍醐灌顶。徐迟说:“这是一本清新、安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让我们追随着梭罗的足迹,抛弃那物质所带来的烦闷苦恼,感受那恬静美,聆听大师的哲音。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 在咖啡馆随意选了一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瓦尔登湖。读书先读序是多年的习惯,记得当年连牛津高阶买回来也是先读了余光中的序才开场查字。虽然经过短短半小时的阅读,就决定这本瓦尔登湖必将会出如今我的书架上,还是急不可耐的抄下了一小段何怀宏为它写的代序:梭罗和他的湖想为一本寂寞的书打

5、破一点寂寞,此愿已久,这本书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书在一八五四年出世时是寂寞的,它不仅没有引起群众的注意,甚至连一些本来应该亲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对之冷落甚或讥评。它永远不会引起轰动和喧嚣,在它成为一部世界名著之后它也仍然是寂寞的,它的读者虽然比拟固定,但始终不会很多,而这些读者大概也是心底深处寂寞的人,而就连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读它才悟出深味,就象译者徐迟先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那么,为何要扰它?扰这寂寞?难道我也是心底寂寞

6、之人?瓦尔登湖读书心得3一位十六岁即进入哈佛大学就学的高材生在他二十八岁那年做出了惊世骇俗的举动;撇开金钱的羁绊,在瓦尔登湖自建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这种人是梭罗,他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即是后人竭力推崇的瓦尔登湖。细细读完瓦尔登湖,我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一个在月光下闪着粼粼波光的湖,那湖水渐渐涌上岸来,漫过我的脚尖,没过我的膝盖,将我的一整个身心温顺地包裹,我的灵魂被它浸润着变得丰盈;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对于梭罗的隐居生活我是极为向往的。舍弃浮华,放下繁复,渡船去赏一湖春水,信步去看一场花事,虽不富甲天下,却拥有无数个艳阳。任那天鹅绒的坐垫有多么柔软,他也不去寻那

7、拥挤,而只守着一只南瓜简单地快乐。这样的生活不禁让人们由衷慨叹:岁月静好,现实安稳。可是书本之外是现代都市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人们总是在努力把惹眼、闹腾、勉强自己,把外在的华美看作一切成功的标识,把拥有的东西看作一切苦难的出口,于是人们无休止地粉饰自己,让心灵承载了太多的东西。为什么不选择放下呢?泰戈尔有言:尘世之物如昙花一现,对于这类事物迷恋不舍是愚蠢的。浮生梦幻,皆为泡影,如露如电,似雾似烟。昨日风暖菩提绿,今宵霜染枫叶红。生命就是一场鸿雁的远行,待到春潮消退、秋风乍起之时,一世光阴,了无痕记。空空而来,空空而去。真正的勇士和智者,有苏格拉底于集市中;原来这里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的泰然

8、,有季羡林时期于牛棚之中翻译吐火罗文的安然,有林逋于庐山云雾中拥着梅妻鹤子生活的超然。他们都因舍弃浮华而得到了纯粹。何必求取一世浮名?且去浅吟低唱。何必执着一路繁华?且去逍遥山水。作家白落梅曾说:每个人都在寻找那个属于心灵的原乡,有人将闲云装进展囊,有人将故事背负肩上,可匆忙之间,又忘了来路,不知归程。;我想梭罗是幸运的,他出生的地方便是他心灵的原乡,他在瓦尔登湖找到了宁静。他对瓦尔登湖有一种奇特的占有:在他看来,喜欢某处风景,你不必用金钱买下它,而是要经常在心里想着它,经常到那里去兜圈子,你去的次数越多,你就越喜欢它,你就越可以说是它的主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不管瓦尔登湖今天是否变成某一个人的产业,我们总是可以说;瓦尔登湖,梭罗的湖。我想,总有一天,我也会如卢梭一样寻到一处属于我的瓦尔登湖。那时,安然于小小的旧宅,坐在阳光下,接春水煮一壶新茶,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岁月静好,现实安稳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