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名词解释整合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7795638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名词解释整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审计名词解释整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审计名词解释整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审计名词解释整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计名词解释整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名词解释整合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评估控制环境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后续审计:指审计机关在审计结论和决定发生后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控制测试 进一步审计程序 实质性测试程序审计抽样属性抽样 变量抽样 抽样风险 独立性 审计计划审计风险检查风 险审计风险应对是指在确定了决策的主体经营活动中存 在的风险,并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的 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 力而制定的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等相应 防范计划。核算误差指因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了不正确的会 计核算而引起的误差管理层声明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向注册会计师 提供的关于财务报表的各项陈述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 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

2、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 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审计目标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 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 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合法性发表审计意 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 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 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重大错报风险即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 错报的可能性。经济监督:经济监督指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 全部经济活动或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在正常的轨道 上运行。(P18)经济评价职能:经济评价职能指通过审核检查, 评定被审计单位

3、的计划、预算、预测、决策等方案 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目标进 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是否健全、 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使 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P19) 经济责任审计:指审计对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 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 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28)内部审计机构:指各部门、各单位为了加强内部 审计制度,在其内部设立的独立于会计部门和各业 务部门之外的专职机构。(63)的规定期内,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结论和决定的 情况所进行的审计。(116)审计行政复议:审计行政复议亦称为复审,指上 级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因不

4、同意原审计结论和 处理意见而提出的复审申请所进行的审查。(117) 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具备一下基本内 容:1签约双方名称,2审计目的3审计范围4双 方的责任和义务5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6审计 收费7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8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 效期间9违约责任10其他有关事项。(105)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指在审计实践中应当遵循的 行为规范,是对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 面的基本要求。(69)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 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 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108函证法:指是审计人员为查清被审计单位的某项 记录正确与否,通过发函到有关

5、单位或有关人员进 行查对,以取得证明材料的一种调查方法。也是为 了证实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记载的某一事项而 向第三者发函询证。(14+128)分析性复核法: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 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对分析中发现的差异,特别 是异常变动进行调查,必要时要适当追加审计程 序。128符合性测试: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 制进行初评的基础上,为证实该控制是否在实际工 作中得以惯切执行,惯切执行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 设立该控制的初衷而进行的测试活动。朱善彬165 审计丁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对制定的审计计划、 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 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131审计抽样

6、:指审计人员在实施测试时,从被审计 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计,通过样本的 审计结果来推断被审计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技术 方法。1内部控制:指在特定的组织内部为执行国家方针 政策及本组织经营决策,实现既定目标,维护资产 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性,合法性和会计信息真 实性、正确性以及保障经济运作的效益性而进行的 驾驭和支配。148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就是指为了保护具有组织结 构的经济主体的资产完整,保证会计资料和其他有 关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经 营方针的惯切实施,在经济主体的内部建立或采用 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法、程序和行为 准则。148-149不相容职务分工:指

7、根据内部牵制的原则,不能 由一个监管的几项职务必须进行合理分工,由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分别予以担任。156内部审计报告:指内部审计机构签发的向本部门、 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出具的证明被审计事项的文 件,无法律效力。205管理建议书:指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中, 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会 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内部控制制度重大缺陷提出 的书面建议。169无法表示意见:指注册会计师说明其对被审计单 位的会计报表不能发表意见,即对会计报表不发表 包括肯定、否定和保留的审计意见。215计算机辅助审计:计算机辅助是审计亦称利用计 算机审计,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和审计管理活动 中,以计算

8、机为工具,来执行和完成某些审计程序 和任务的一种新兴审计技术会计师事务所是依法设立并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 的机构会计报表审计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 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所进行的审 计,是最常规的审计业务制度基础审计,是指在重点审查内部控制制度各个 控制环节基础上,借以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之 处,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 检查范围;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之处,则可缩小其 检查范围或简化其审计程序的一种审计方法。什么 是风风险导向审计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 基础,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 重大错报的领域而进行的审计,称为风险导向审 计。事后审计是

9、指在被审单位经济业务完成之后进 行的审计事中审计是指在被审单位经济业务执行过程中进 行的审计事前审计是指在被审单位经济业务实际发生以前 进行的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效率、 效果和效益状况进行审查、评价,目的是促进被审 计单位提高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盈 利能力,实现经营目标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 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旨在纠正错误、防 止舞弊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依法进行的审计,在我 国一般称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亦称部门或单位审计,指由本部门或本 单位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照所在部门 和行政最高负责人的指令所实施的审计。民间审计报

10、告:亦称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指注册 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的必要 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 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期后事项:指会计报表日与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期 间发生的以及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到会计报表公 布日发生的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经济责任审计:指企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 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 情况所进行的审计。肯定式函证法:亦称正面式函证法或积极式函证 法,指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的债务人(债权人) 发出的询证函,要求收函人证实所查证的人欠、欠 人款项是否正确并复函的一种方法。函证是一项审计术语,是指审计师为了获取影响

11、财 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 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 价审计证据的过程。消极式函证又称否定式函证、反面式函证,是向债 务人发出询证函,但所函证的款项相符时不必回 函,只有在所函证的款项不符时才要求债务人向审 计人员复函。管理建议书:指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中,针 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会计 报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内部控制制度重大缺陷提 出的书面建议。内部控制制度:指为了保护具有组织结构的经济主 体的资产完整保证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 实性和正确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经营方针的贯 彻实施,在经济主体的内部建立或采用的一系列相 互联系

12、、相互制约的方法、程序和行为准则。不相容职务分工:指根据内部牵制的原则,不能由 一人兼管的几项职务必须进行合理分工,由两人或 两人以上的人员分别予以担任。独立审计准则: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 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的,指导注册会计师 执业时遵守的行为规范。经济监督指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全部经济活 动或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调节法指为验证某一项目数据的正确性,使两个独 立和各自分离的相关数据,通过调整而趋于一致的 审计方法。民间审计组织指根据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经政府 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注册登记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指在审计实践中应当遵循的 行为规范,是审

13、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面 规定的基本要求。审计准则亦称审计标准,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 作时所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也是判断审计工作质 量的权威性准绳。审计依据指查明审计客体的行为规范,亦是以作出 审计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的客观尺度。审计丁作程序的简称是审计程序,指审计人员在审 计过程中所采取的步骤搞活和行动。或有负债指由某一特定经济业务造成的,将来可能 会发生某种以外情况,因而要由被审计单位负责的 潜在损失。后续审计指审计机关在审计结论和决定发出后的 规定期内,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结论和决定的情 况所进行的审计。朱善彬环境证据指对审计事项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 审计抽样指审计人员在

14、实施测试时,从被审计总体 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计,通过样本的审计 结果来推断被审计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 样本设计指审计人员在具体计划指导下,围绕样本 的性质、样本的数量、抽样方法、抽样工作质量要 求所进行的计划工作。无法表示意见指注册会计师说明其对被审计单位 的会计报表不能发表意见,即对会计报表不发表包 括肯定、否定和保留的审计意见。风险导向审计:新的审计方法注重从企业宏观层面 了解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这就是国内外 审计职业界所称的风险导向审计。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 订的,据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

15、告的 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其目的是为了明确约定双 方的责任与义务,促使双方遵守约定事项并加强合 作,以保护会计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最重要,最直接的成果形式,是审计工作主要产品,是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会计责任: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临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被审计管理层责任还包括: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安全和完整;保证提交审计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整。审计责任:是注册会计师对委托人应尽的义务,按 照中国注册会计

16、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 表审计意见,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注 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二者不能相互替代。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关注这样的两类故意错报:对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导致的错报侵占资产导致的错报审计证据:是实现审计目标的基础,它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按其外形特征可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按审计取证丁作的顺序归纳,包括顺差法及逆差法;按审计取证审查的数量归纳,包括详查法和抽查法;按审计取证的技术手段归纳,主要包括审阅法、核对法、复算法、比较法、分析法、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