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 16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7791319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 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 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 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 1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 1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 1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 16页)(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下列相应的选择题答题卡)1(2分)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图“隋朝大运河”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它的中心是洛阳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ABCD2(2分)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元世祖3(2分)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继续完善了()A三省六部制B行省制度C郡县制D册封制4(2分

2、)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对史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留心理道”的“上”即皇帝唐玄宗B“河清海晏”指贞观年间政治清明C“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盛世D“革去弊讹”指玄宗废武则天时酷刑苛法5(2分)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A交通运输B纸张印刷C农业生产D陶陶器制作6(2分)使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性事件是()A玄武门之变B黄巢起义C安史之乱D宦官专权7(2分)公元628年的秋天,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开

3、始了茫茫的西行之旅19年的时间,5万多里的行程,大唐,西域,中亚和印度,100多个国家见证了他的身影,这位唐代僧人是()A释迦牟尼B鉴真C法显D玄奘8(2分)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9(2分)“(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番汉人户体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轼: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民族交融加强D岳家军的英勇抵抗10(2分)郭靖和杨康都是金先生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

4、人物,丘处机给他们起名勿忘“靖康之耻”,他们出生时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BCD11(2分)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2(2分)某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图一组图片,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A民族政权并立B宋代商业繁荣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13(2分)史书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建立这一王朝的少数民族是()A契丹族B女真族C蒙古

5、族D党项族14(2分)元朝时,管辖现在的北京的行政区是()A尚书省B辽阳行省C行中书省D中书省15(2分)如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b的都城在上京与c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ABCD16(2分)位于北京府学胡同的文天祥祠,曾是元朝囚禁文天祥的土牢,明清时期为祭祀文天祥改建而成。来到这里,我们能看到文天祥的名句()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D“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17(2分)“

6、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以上材料描述的场景是宋代()A村塾里授课B书肆里卖书C瓦舍里表演D茶馆里聊天18(2分)元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对东南沿海岛屿的管理而设立的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B市舶司C海关D宣政院19(2分)李清照在文学批评文章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强调词应合于音律,高雅,讲究情致,如柔情离怀之类。以这样的标准衡量,下列词中李清照创作的作品应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20(2分)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大都有

7、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通过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A元朝战争频繁B元朝交通便捷C元朝商业繁荣D元朝农业发展21(2分)下列叙述中,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是()A元朝军队用火炮攻打临安城B东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史记C鉴真东渡日本时船上带有指南针D唐太宗阅读资治通鉴寻求治国方略22(2分)人们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的悲惨遭遇。塑造窦娥这一艺术形象的作者是()A苏轼B关汉即C辛弃疾

8、D黄庭坚23(2分)下列地名是北京在历史上的不同称呼,请按时间先后排出顺序()大都燕京涿郡ABCD24(2分)油条是我国的传统食物,其中油条俗称“油炸桧”,意思是油炸秦桧。这样的名称,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A寇准B文天样C杨家将D岳飞25(2分)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D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0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

9、图1。材料二: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材料三:如图2。材料四: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材料一展现的是唐朝出现的哪两种新农具?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的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材料三是哪一朝代的地图?为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辖,这一朝代实行了哪种行政区划和管理的制度?(3)根据材料四,概括作

10、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史实说明此观点的合理性(至少两例)。27(16分)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材料一: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措施。(2)他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最能体现这种民族政策的重大史实是什么?材料二:著名理学家程颐曾评价宋太祖说:“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3)宋太祖原名叫什么?从程颐

11、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4)成古思汗的功绩是什么?28(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材料二: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三: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

12、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的谚语说明哪个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粮仓?(3)根据材料三南宋外销瓷器,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4)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有哪些?(5)材料中的“海上丝调之路”什么时期进入鼎盛?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下列相应的选择题答题卡)1【解答】隋

13、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它的开通,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促进了我南北经济的交流。答案:B。2【解答】根据题目图片中给出的“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贞观之治“这两个重要内容可判断这位皇帝是唐太宗。唐太宗注重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任用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还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答案:C。3【解答】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继续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政治上,唐太宗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

14、。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答案:A。4【解答】由题干“开元初”依据所学可知,史料反映的是唐玄宗的统治开元盛世的情况,ACD对史料理解正确,史料与唐太宗的统治贞观之治无关,因此B符合题意。答案:B。5【解答】筒车又叫水转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是一种农业灌溉工具。答案:C。6【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安史之乱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安史之乱是一股分裂割据的反动势力,是发动战争的祸首,更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是唐王朝从盛至衰的转折点。故使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性事件是安史之乱。答案:C。7【解答】由题干中“公元628年的秋天,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茫茫的西行之旅”可知,题干中的唐代僧人指的是玄奘。唐贞观初年,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法,是把印度佛经、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答案:D。8【解答】“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是李白的诗,写作此诗的目的是悼念阿倍仲麻吕,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日本奈良人,日本遣唐留学生,他一生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