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2012~2013单招联考 三年级 化工原理试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7790039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答案2012~2013单招联考 三年级 化工原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答案2012~2013单招联考 三年级 化工原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答案2012~2013单招联考 三年级 化工原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答案2012~2013单招联考 三年级 化工原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答案2012~2013单招联考 三年级 化工原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答案2012~2013单招联考 三年级 化工原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案2012~2013单招联考 三年级 化工原理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苏州市单招预科班期中联合考试试卷 答案三年级 化工原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345678910AADABDDAAB1112131415CBAA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7、 2 ; 1/2 18、气缚;没有灌泵,轴封不严密(或漏气)19、汽蚀现象20、管; 石油21、滞流(或层流),导热(热传导),较小,较大,较大 热对流 热传导和热对流 滞流内层(层流内层) 减薄滞流(层流)内层的厚度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答: 一样大,根据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由于水的密度相等,所以两截面上的体

2、积流量一样大; (2分) 流速A点大,还是根据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因为,所以; (3分) 大,根据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式(略),水平、所以。 (3分)23、答: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可表示为(2分):(通过传热面积A的)对流传热速率,W (1.5分):平均对流传热系数 (1.5分)A:对流传热面积m2 1.5分): 流体与壁面(或反之)间温度差的平均值 (1.5分)24、答:过滤方式有饼层过滤和深床过滤。(2*2分) 饼层过滤适用于处理固体含量较高(固相体积分数约在1%以上)的悬浮液。(2分)深床过滤适用于处理固体含量较低(固相体积分数约在0.1%以下)的悬浮液。(2分)25、答: 1叶轮;2泵壳

3、;3泵轴;4吸入口;5吸入管;6单向底阀;7滤网;8排出口;9排出管;10调节阀 (5分)离心泵的排液工作原理是:在启动前,先向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叶片间的液体也随之旋转,因此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向外周作径向运动,并获得了能量,即液体的静压能和动能均有所提高。液体离开叶轮进入泵壳后,由于泵壳中流道逐渐扩大,液体的流速逐渐减小,使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能。液体以较高的压强从泵的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路,这是离心泵排液过程的工作原理。 (3分)五、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26、答案与评分标准解:在离心泵出口处压强表和入口处真空表间列列柏努力方程1.5

4、5at = 152 kpa (1分)185 mmHg =24.7 kpa (1分) (2分) (3分)(3分)答:泵的扬程为18.01米。效率为52.1%.27、答案与评分标准解:(1)在空气中作自由沉降,由于空气 故空气可略,即 -空气 (1分) 由斯托克斯公式可得 (1分)设铅微粒下标为1,石英微粒下标为2。可得: (4分) 或者倒数为0.578(2)在水中作自由沉降,可得: (4分)或者倒数为0.485答:在空气中自由沉降时的直径之比为1.73在水中作自由沉降的直径之比为2.0628、答案与评分标准 解:(1)由三层平壁的定态热传导公式求 (4分)(1) 计算结果:,分析原因是:说明平壁

5、层间接触不良,有空气层存在,产生了附加热阻。(2分)即(2分)带入数据得: 解出(2分)答:附加热阻为2.83 m2/W R的单位也可以是/W。29、答案与评分标准解:文丘里管上游测压口处的压强为 p1=HggR=136009.810.025 =3335Pa(表压)喉颈处的压强为 p2=gh=10009.810.5=4905Pa(表压)空气流经截面1-1与2-2的压强变化为 故可按不可压缩流体来处理。 两截面间的空气平均密度为 注:(以上不写也可)在截面1-1与2-2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以管道中心线作基准水平面。两截面间无外功加入,即We=0;能量损失可忽略,即=0。 (1分)据此,柏努利方程式可写为 式中 Z1=Z2=0 所以 简化得 (a) (3分)据连续性方程 u1A1=u2A2得 u2=16u1 (b) (3分)以式(b)代入式(a),即(16u1)2=13733解得 u1=7.34m/s空气的流量为 (3分)答 :此时空气的流量为132.8m3/h30、答案与评分标准解:管子加长从前: (a) (b) (3分) 管子加长后: (c) (d) (3分) (a)/(c)得: (2分) (2分) 由式(c)、(d)得: (e) (b)/(e)得: (2分)第 2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工业自动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