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的几种模式研究与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759931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的几种模式研究与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的几种模式研究与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的几种模式研究与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的几种模式研究与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的几种模式研究与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的几种模式研究与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的几种模式研究与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的几种模式研究与设计宁波远东码头经营有限公司 王建义摘 要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在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物流中,怎样来组织和开发物流链是现代港口生产和经营的主要任务,而对于港口物流模式的研究和发展模式的设计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期工作。本文从宁波港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结合现代港口物流的特点对宁波港拓展物流的综合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宁波港拓展物流的方向并对具体模式进行设计;进而提出港口物流资源的配置方案和物流链的构建方案。考虑到对于港口物流链各种构建方案的比较分析,由于定量信息较难获取,但决策人对决策问题的本

2、质、所包含的系统要素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掌握比较透彻,所以本文还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结合德尔菲法(Delphi)来辅助这种多目标决策,对港口构筑物流链的各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对于发展模式的执行也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建议。关键词:宁波港,港口物流,物流模式,发展设计,实施建议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及港口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如何借鉴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是解决中国港口实

3、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开展港口物流模式的研究和发展模式的设计,以帮助宁波港实现对港口物流的拓展,进而提高宁波港的国际竞争力。一、宁波港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宁波港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亿吨级深水大港。目前,宁波港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是中国大陆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能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多货种的装卸服务,拥有多层次的客户群。1宁波港物流发展现状(1)宁波港区位优势突出,自然条件优势明显。港口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对内可通过长江上溯至内陆地区,对外可直达韩国釜山、日本神户、香港和高雄、新加坡等港口,具

4、有作为国内、国际航运枢纽必须具备的扇面中心的地理位置。宁波港是世界上少有的深水良港,进港航道水深在18.2米以上,宁波舟山港成立后,舟山适宜开发的岸线总长1538公里,宁波可实现与舟山连片开发,充分利用舟山靠国际航道近的优势,进一步利用舟山的港口资源,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和大宗散货中转,开展物流服务。宁波港现有生产性泊位191座,其中5万吨级以上至25万吨级的特大型深水泊位25座。(2)货物吞吐量增长很快。2006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完成3.0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06万标准箱,分列世界港口第四和第十七的位置。近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以年均15.43%的速度递增,尤其集装箱年均增长35%以上。

5、2006年,宁波港集装箱月航班已超过700班,航线超过163条,其中远洋干线达82条,近洋支线37条,内支线20条,内贸线24条。表11 19952005年宁波港集装箱航线开辟情况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航线总数91215253548588395118147外贸航线数91215223141517283105133其中:远洋01228101624365269 近洋89111718272630333742 内支122357918141622内贸航线数000344711121314资料来源: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统计资料(3)宁波港外有

6、众多的物流园区,丹麦马士基、美国UPS等世界500强物流巨头纷纷进驻宁波,重大物流项目接连开工。(4)宁波港的腹地经济发达。宁波港以宁波市为依托,覆盖浙江全省,面向江苏、江西、安徽、福建等地。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外贸进出口数量较大。表12 浙江省、全国1995年以来各年的GDP增长率 (单位:)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全国10.59.68.87.87.18.07.58.39.59.5浙江省16.712.711.110.110.011.010.512.514.414.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浙江统计年鉴2005(5)通关环境逐步

7、得到改善,宁波口岸已初步实现口岸报检、报验、报关一条龙服务。宁波口岸提出的5+2工作制度及“无纸报关”、“多点报关、口岸放行”、“提前报关、货到放行”等新型通关模式,将有力促进宁波港的集装箱运输发展。宁波市近年来在发展现代物流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港口逐步适应船舶大型化趋势,充分发挥深水港优势,以专业化形成规模经营,产生积聚效应,宁波港有中国最大的大型商业散装液体化工专用泊位群和矿石码头泊位群、原油码头泊位群、集装箱码头及煤炭码头泊位群。大型专业化码头的规模经营,当前宁波的石化、钢铁、电力、造纸和食品加工等五大临港工业都进入了建设高峰期,为物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源基础。在集装箱运输发展上,宁波港

8、还积极开辟远洋航线,同时大力发展内贸集装箱航线,并大力开展海铁联运。宁波港现已有遍布全球主要港口的航线,已初步形成水水中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全方位立体型的集疏运网络,大大扩展了港口腹地范围。2005年8月30日,宁波区港联动启动宁波保税物流园区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作。作为目前国内开放度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宁波保税物流园区将重点发展国际采购、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和分拨、临港工业相关的物流产业及集装箱运输的延伸业务,并按照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配送四大功能设置了四大运作区块。2宁波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物流业已经成为继劳动力、资源之后的第三个利润源泉。国际化、

9、规模化、系统化发展形成高度整合的“大物流”、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的“增值物流”、打造技术密集型的“智能港”以及发展“虚拟物流链控制中心”是当前世界第三代港口物流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港口物流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地主型物流、合资型物流、自主型物流、分工合作型物流、联合型物流、联盟型物流和信息资源型物流。从港口物流发展的具体模式来看,进一步概括可分为内向型物流发展模式和外向型物流发展模式两大类。宁波港和中国大多数港口企业一样,是传统体制下发展起来的,目前所从事的港口装卸主业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属于传统物流范畴,拓展港口物流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现代物流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现代物流真正科学内涵缺乏

10、真正认识,政府内还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物流生产各要素整合较为困难。现代物流的主体要素是各类企业,而现在宁波市各类企业基本专注于自己的本行,缺乏开拓其他物流业务的意识。(2)港区后方堆场功能单一,能够从事物流的较少。(3)港口建设用地跟不上港口发展要求,宁波港在规划问题上受地方行政干预多,规划缺乏严肃性。如对北仑港深水岸线及临岸土地的利用上,地方政府和港务规划部门缺乏统一认识,地方政府片面强调招商引资,港口沿岸随意安排工业项目,造成目前北仑港集装箱码头分布散乱、集装箱码头堆场面积不足等矛盾,加之近年来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日渐严格,征地难度日益加大。(4)本地货代竞争性不强,货物容易流向其它

11、港口。(5)物流信息网络尚未形成,信息技术在物流应用中的水平不高;物流管理和开发还处于较低水平;宁波港物流人才缺乏,缺少物流经营管理,熟悉物流服务组织、市场营销、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等各方面的物流专业人才。(6)宁波港的发展还面临着其他港口和陆路等运输方式的竞争。分别有东亚港口的竞争,国内长三角港口群内部的竞争,与环渤海港口群的竞争和珠三角港口群的竞争。还有国际物流公司和航运企业物流参与港口的竞争及其他行业物流进入的竞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港口若仅仅是在提高装卸效率与减少船舶在港时间方面做努力,已经不能满足货方与船方的要求,因而也不能保住其原来的市场分额,能否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务逐渐成为决定现

12、代港口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需要不断完善其传统职能。并且我们必须站在港口作为物流平台和港口企业应该改造为现代物流企业的角度来研究港口物流的拓展。3市场迫切要求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港口大型化、集中化和专业化成为一种趋势。全球超大型船舶,特别是超大型集装箱船越造越大的趋势,对深水港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并对港口的装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动港口货物吞吐量高速增长。2005年中国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9.1亿吨,同比增长17.7%,特别是集装箱吞吐量,自1995年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0%,2005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580万

13、TEU,同比增长23.0%,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据专家预测,中国经济在未来的20年将继续保持稳定高速增长,为港口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原动力。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0%以上,并将维持1520年。中国物流市场发展状况。根据中国仓储协会2003年发布的第四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中国物流企业未来计划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仓储、干线运输、市内配送和包装加工上,而目前物流服务需求企业迫切需要的是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等新型服务还缺乏有效的支持,因此物流企业在新型物流服务提供方面与市场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有关预测表明,如果在

14、“十五”期间,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降到15%,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省约2400亿元的物流成本,这就迫切需要提高中国的物流服务水平,也说明中国物流市场潜力巨大。国家港口物流的产业政策。2002年,交通部在关于促进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有关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在规划建设港站主枢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发展综合物流的需要,高度重视物流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为主枢纽拓展服务范围,扩大服务空间”。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也相继出台了许多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具体措施,提出要充分发挥港口优势,以国际物流为重点,物流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逐步建立

15、起以宁波港为龙头的国际物流体系。综合上述分析,宁波港发展现代物流是形势所趋。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服务不仅可以带动港口经济,而且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发展,使其在现代物流链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并能在当前全球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的模式研究1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的战略定位结合港口实际情况,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的战略定位:以港口为依托、国际物流为导向,发展符合现代物流和供应链要求的第三方物流,并围绕石化、钢铁、电力、造纸和食品加工这些工业活动构筑物流链。2宁波港拓展港口物流的几种模式研究港口物流发展与跨国企业的全球经营战略密切相关。当前,跨国企业的全球经营大致有三种运营管理模式:(1)加强当地补货中心模式当地补货中心模式:沿用传统的货物承运方式,并根据客户实际提货数量作为双方交易的依据,当地库存风险由制造商承担。把货物送到客户当地的仓储中心,当作一个补货的中间站。下游店商3店商订单客户1 客户预测订单制造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