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质量分析备课组长发言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7599298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期中质量分析备课组长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三语文期中质量分析备课组长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期中质量分析备课组长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期中质量分析备课组长发言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初三语文期中质量分析备课组长发言稿.精品文档.本次试题是由周老师出的,满分130分,试卷分为四个大题:一、基础知识 二、文言文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写作。从试题内容来看,各种题型基本向中考试题靠拢,能够课内与课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提高,同时也注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全年级的考试结果来看,年级平均分86.15,及格率80.95,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还存在着一些距离。择校班之间的差距为6分,地段班差距为7分,地段班和择校班差距为24分。试卷难度适中,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下

2、面就学生答题情况作一些分析。首先,是学生重视不够。就像很多人认为的一样,语文最好考了,怎么写都能得分的。如果说以前可以,那么,现在是不可能的,特别是130分分值的试卷更是不可能,它答分点极细。但是学生这方面,即使和他们强调了,没有吃亏之前,他们总是不当回事,有些题目答题点一般都有两三个,但是他们却认为写中一个就行了,所以扣分重了。 其次,从题型来看,问题也很多。1、学生基础差。表现在拼音写汉字、改错别字这类最简单的题都做不来。这次改错别字考了课外的,许多学生只能改出一两个,得分率极低,2、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仍非常欠缺,亟待加强方法指导和系统训练。首先,古文阅读的得分率不高,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词义

3、的理解和文言知识的积累不够,对课外文言文内容把握不准。其次,现代文阅读部分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十分欠缺。学生根据所学的语文知识或语段信息认真、严谨审题;全面、严密答题的思维习惯极为欠缺。答题角度与答题的要点把握不住(好)是卷面失分的主要原因。这在主观性较强,文字表达较多的题目中问题尤为严重,学生大多缺少明晰的思维,答案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缺乏组织,没有条理,抓不住要点。3、作文失分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语言表达欠缺,有部分学生句子不够通顺,语言罗嗦,错别字较多。三是审题不当。把握不住核心要求,止于浅层与小处。内容陈旧,缺乏新鲜与真实独特的体验,多为纲要形式,缺少动人之处。

4、表达粗糙,少文采,少情意,少美感;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二、教学改进措施1、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注重整体把握,注重具体句段的分析与赏析,注重分析表达的针对性与全面性,注重关键词句的作用与利用。要把眼光放远一点,在平时就要把中考知识点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训练和巩固,渗透到每节课中,效果会好得多,使学生在反复接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解题能力。要让学生学有所得。2、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与习惯,指导和督促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学习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创造性地

5、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加强作文教学的力度,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我们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加强作文教学研究,切实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让学生不仅有情感体验之抒,有生活经验可写,而且要能写,会写,写得有技巧,有一定的文采。4、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率;加强个别辅导,在整体成绩稳步发展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培养高分,少一点超低分,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5、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几个关系:(1)处理好语文基础复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学生没有良好的基础,也就不会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中考中必考的语基内容可以课课做些训练,如字词、拼音、改错以及有关的常识等。课前要做好准备,或用资料、或投影、或出示小黑板、或用实物投影仪,总之时间要少,效率要高。最重要的是,与教学重点有关的、与能力培养有关的语基教学与训练、复习与探新,要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 (2)处理好单元教学与单篇课文教学的关系。凡适合用单元几篇文章一起来进行训练的,或需要用一篇文章、或一篇文章中的若干段落、或一段文字进行教学的,应按教学实际组织教学,切不可教条化。 (3)处理好教学与复习的关系。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需要的旧知来复习,引出新知,归结学习方法。凡与此无干的旧知课堂上可少讲或不讲,如需要,则可用布置和检查预习作业的形式,或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