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说明和格式要求.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7423694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说明和格式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说明和格式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说明和格式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说明和格式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说明和格式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说明和格式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说明和格式要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说明和格式要求标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主要以教育部1998年专业目录中的要求为基础,结合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本学科专业的积淀,紧扣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该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以某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1.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五个专业方向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分工对本专业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考虑到学生在工程热物理学科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5个专业方向:(1)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

2、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2)以热能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方向;(3)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4)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5)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向。2.毕业生应满足以下要求2.1 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贡献自己的力量于祖国和人类发展的意识和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法制意识。 专业素质: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所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

3、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环境意识、价值效益意识、求实创新意识。能从事本专业至少一个专业方向的技术工作。 文化素质:有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身心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2.2 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本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

4、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表达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领域较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工程设计和操作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工程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精神):有创新意识,对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及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2.3 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

5、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陈嘉庚精神、形势与政策、人文社科和艺术类选修课等。经济管理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工业工程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现代企业管理、管理概论等。自然科学知识: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科基础知

6、识: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本专业设置5个专业方向,其专业知识结构分述如下: .1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掌握内燃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2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方向掌握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汽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火电厂计算机监控和火

7、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3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保护、动力机械设计、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4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5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向。掌握。3.人才培养规格的一般表述:本培养模式依托某一个工程领域,培养学生除了掌握

8、扎实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及专门知识以外,还要熟悉与该工程领域有关的一个专业方向知识。毕业生应能够在该工程领域中从事与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的设计、开发及管理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

9、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环境保护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实践技能;(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三、毕业规定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实践环节训练和课外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修满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学分、专业教育学分、综合教育学分;在毕业总学分中,其中完成集中性实践环节不低于学分,完成课外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不低于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专业实践:六、学制、学位和相近专业学制:4年,允许在校学习3-6年。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有关规定,授予学士学位。相近专业:七、专业教学计划表(格式另行通知)八、专业四年教学进程表(格式另行通知)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