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word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742226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172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word版(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实施细则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卫生部印发了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卫医管发“2012”2 号)。为增强评审标准的操作性,指导医院加强日常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工作提供依据,制定本细则。一、本细则适用范围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2、2012 年版)实施细则适用于公立二级综合医院,其余各级各类二级医院可参照使用。本细则共设臵 7 章 69 节 357 条标准与监测指标。第一章至第六章共 63 节 321 条 583 款标准,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第七章共 6 节 36 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综合医院的日常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审后的追踪评价。说明:1.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人口一般在数十万左右)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或专科的地区性医疗机构;本细则中,“县医院”为政府举办的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应结合当地疾病谱特点,重点加强

3、严重危及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疑难病救治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能力,并能快速甄别出本地区医疗技术能力不能诊治的疾病迅速转往有条件三级医院。同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2.本细则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 ICD-10 编码采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的通知(卫办综发“2011”166号)。3.本细则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 ICD-9-CM-3 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九版临床修订本 2008 版(刘爱民主编译)。二、标准的项目分类(一)基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二级综合医院(含县医院)。(二)核心条款为保持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对那

4、些最基本、最常用、最易做到、必须做好的标准条款,且若未达到合格以上要求,势必影响医疗安全与患者权益的标准,列为“核心条款”,带有标志。(三)可选项目主要是指可能由于区域卫生规划与医院功能任务的限制,或是由政府特别控制,需要审批,而不能由医院自行决定即可开展的项目。表 1第一章至第六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名称节条款核心条款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627293第二章医院服务837483第三章患者安全1025266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2314132213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531531第六章医院管理11601057合计6332158333三、评审表述式(一)评审采用 A、B、C、D、E 五

5、档表达方式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E-不适用,是指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院功能任务未批准的项目,或同意不设臵的项目。判定原则是要达到“B-良好”档者,必须先符合“C-合格”档的要求,要到“A-优秀”,必须先符合“B-良好”档的要求。(二)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评分说明的制定遵循 PDCA 循环原理,P 即 plan,D 即 do,C 即check,A 即 act,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订及组织实现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由于标准条款的性质不同,结果表达如表 2。表 2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ABCD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有持续改进,有监管有结果有机制仅有制度或规章,成效良好且能有效执行未执

6、行PDCAPDCPD仅 P 或全无四、评审结果表 3 第一章至第六章评审结果项目第一章至第六章基本标准核心条款类别C 级B 级A 级C 级B 级A 级甲等90%60%20%100%70%20%乙等80%50%10%1O0%60%l0%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 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 1.1.1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1.1.1.1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二级医院设置标准。【C】1.医院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设置“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全部要求,获得批准等级至少正式执业三年以上。2.

7、人员编制至少达到:(1)医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300床位以下的按1:1.301.40;300-500床位的按1:1.401.50;500床位以上的按1:1.601.70。(2)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且实际从事临床工作的在编护理人员数不少于卫技人员总数的50%。3.实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数不少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0%,病房护士与床位数之比0.4:1。4.重症监护室护士与患者之比达到2.53:1,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台之比3:1。5.至少有3名具有高级职称医师。6.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B】符合“C”,并1.卫生专业技术岗

8、位医院岗位总量的80%。2.临床科室主任均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应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3.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20%。4.平均住院日10天。5.保持适宜的床位使用率93%。6.开放床位明显大于执业登记床位时,有增加床位的申请记录。【A】符合“B”,并1.临床科室主任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50%。2.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30%。1.1.2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5.医学影像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1.1.2.1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C】1.有

9、承担本辖区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2.急诊部门独立设置,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3.预防、保健、康复独立设置。4.根据病源,与三级综合医院距离较远或危重病人转诊困难的二级医院的重症医学床位数可占医院总床位的2%。【B】符合“C”,并1.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3%。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30%。3.医学影像(含CT、超声)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A】符合“B”,并1.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5%。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40%。1.1.3临床科室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达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标准。1.1.3

10、.1临床科室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详见附件1)【C】1.诊疗科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设置“基本标准”并获得执业许可登记。2.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至少保持在上周期医院评审时的层次。(提供评审前一年手术和住院的前十大病种)(1)一级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中医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影像科、病理科、检验科、药剂科、输血/室,有条件的建立康复医学科、临床营养科/室。(2)二级科室或专业组:1)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

11、、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中至少3个。2)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中至少3个。3)妇产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专业科室(专业组)。4)儿科:小儿内科、新生儿等专业科室(专业组)。5)中医科:中医综合、针灸科、推拿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B】符合“C”,并1.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临床重点科室。(1)内科:二级专业科室中至少1个。(2)外科:二级专业科室中至少1个。2.所有科室设置齐全,无科室缺失。如专业不齐全,应有卫生行政部门支持性文件。【A】符合“B”,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临床重点科室至少2个。1.1.4医技科室服务能满

12、足临床科室需要,项目设置、人员梯队与技术能力达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标准。1.1.4.1 医技科室服务能满足临床科室需要,项目设置、人员梯队与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标准。 (详见附件2) 【C】 1.医院医技科室、人员编制、设备设施、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标准。 2.全院工程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0.5%。 【B】符合“C”,并 1.医技科室主任均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2.医技科室、实验室项目完全达到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A】符合“B”,并 1.本县、市的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 2.医技科室主任具有副高职称30%。二、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 1.2.1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1.2.1.1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C】 1.医院文化建设和服务宗旨、院训、发展规划体现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2.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相关制度与规范。 3.参加并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社会公益项目,有评审前三年完成项目数量、参加的医务人员总人次、资金支持等资料。 (1)各类扶贫、防病、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项目。 (2)完成边远地区医疗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