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制的创新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742029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制的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制的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制的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制的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制的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制的创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制的创新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一以人才培养目的为根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首先,培养目的定位要准,明确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效劳素养和责任意识。同时,应遵循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形式,努力实现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国际合作、工学结合,设计以职业才能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使本专业毕业生不仅能胜任酒店行业的一线接待管理工作,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才能及创业才能。以市场为导向设置课程,既是由职业教育的目的决定的,也是为了满足受教育者职业开展的需要。结合对酒店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严密跟踪、调查、预测;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家长、学

2、生的就业期望深化理解,灵敏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课程是改革的重中之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以职业才能;培养为核心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本着适用性、实用性的原那么进展合理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改革同时要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的改革,要让学生在完成三年的学业后,真正学到实用的技能,有一技之长。二以职业才能培养为核心,以优化课程设置为目的职业才能是从事行业主要岗位及岗位群所必需的工作才能,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多种才能的综合。职业才能包括三个才能:专业才能、社会才能和方法才能。使学生具备从事酒店一线骨干效劳接待与管理岗位的工作才能正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因此,职业才

3、能的培养应是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体与改革的核心。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是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任务。所谓优化,是通过选择、改造、整合等手段,使某一事物更加完善。课程体系的优化应包括课程体系构造的优化以及课程内容的优化。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酒店主要岗位、岗位群的才能要求为根据,将这些岗位及岗位群所需要具备的工作才能转化为各种学习模块,再将这些学习模块一一对应重组为详细的课程,然后将这些课程按照其性质、类型归纳形成为几个大的课程组,最后根据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给予合理的学时,最后形成构造合理,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理论与成效一五组协同式;课程

4、体系的含义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指导下,以职业才能培养为核心,全面进步学生素质,本专业构建了科学合理、层次协同;那么是指五个课程组要表达职业才能的专业才能;、方法才能;及社会才能;的协同开展。其中,专业才能是指与职业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等;方法才能指思维认知、分析判断、开拓创新等才能;社会才能包括组织、协调、沟通、协作等才能。专业才能是职业本身必需的、即用的、直接相关的才能;而方法才能和社会才能是与职业间接相关的才能,但却极大地影响着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开展与提升。以上五大课程组层层推进,严密结合。公共根底课组与专业根底课组使学生建立根本的社会才能与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职业技能课组和职业技能训

5、练课组是对应将来就业岗位及岗位群所需的专门技能;职业拓展课程组对应与酒店职业相关的其他领域的才能的培养,为专业人才职业可持续开展形成助推力。职业才能所包括的专业才能、社会才能与方法才能,不但在课程体系的每个课程组中要协调开展,还要在五大课程中的每门课都表达协同开展。二五组协同式;课程体系运用成效1.课程设置紧随市场需求,供需矛盾得到初步缓解在本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施行过程中,专业团队屡次深化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武汉大学弘毅酒店、武汉玉树临风精品酒店、深圳求水山大酒店、无锡鼎尚皇冠酒店等酒店进展调查研究。结果说明,本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更契合酒店所需,可以使学生实现从高职生;到酒店从业人员;的顺利过渡。

6、该课程体系不仅强调理论性;,即用所学知识、理念解决实际问题;还强调职业性;与可持续开展;相结合,即在具备酒店行业所需的根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根底上,以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形成综合性的职业才能,有助于其走向管理岗位,实现职业可持续开展。我院近三届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的调研结果显示,选择酒店行业就业的学生比例从过去的30%提升到了60%,其中回到原实习酒店担任基层管理岗位的比例从过去的不到10%进步到了20%以上,该比例显著高于同期其他院校结果。2.三因;现象根本消除,课程设置更加优化专业团队屡次与合作酒店的经理人员进展座谈研讨,在研讨的根底上,优化了课程的设置。第一、第二大

7、课程组中的课程设置,要求理论知识做到必需够用;,使学生掌握酒店企业所必需的根底知识及相关知识,建立根本的职业素养;第三、四大课程组中的课程设置,以培养职业技能;为重点,即用所学知识、理念解决实际问题;第五大课程组的设置,旨在将职业性;与可持续开展;相交融,即在对前四个课程组融会贯穿的根底上,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酒店人所需的根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然后以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实现其职业可持续开展。为了强化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大力引进兄弟院校双师型老师;、酒店企业经理人员来担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其中,对于应用性强的课程如?前厅效劳与管理?客房效劳与管理?餐饮效劳与管理?等课,我们实

8、行校内与校外酒店双环境教学;形式,即课程的理论知识局部在校内实训室由双师素质;老师施行教学,而实训局部在校外合作酒店由企业骨干经理人员施行教学。以上举措杜绝了三因现象;的发生,进步了课程开发设置质量。3.课程设置实现创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前期,大力学习和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案及课程安排。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根据酒店业开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一是及时推出诸如?国际营销策略?国际酒店经营管理?等实用性很强的热门课程;二是对一些传统的酒店管理课程,如?食品营养学?客房效劳?餐饮效劳?等也根据国际酒店行业的开展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另外,为了表达酒店行

9、业的开展趋势与热点,酒店管理专业在亚洲排名前列的香港理工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增设了安康教育、节庆管理、休闲管理等课程。在对国外先进经历学习的根底上,结合本院实际与人才培养辐射区域的开展要求,我们在第五大课程组拓展课程组中增设了?安康教育?会展管理?国际酒店经营管理?休闲管理?四大课程,并邀请国际酒店业协会培训导师;担任这些课程的教学,强化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建立了国际视野,为实现毕业生高起点就业;与职业可持续开展;形成助推力。对我院本专业近三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调查显示,就业起点从过去的酒店一线效劳人员逐渐向酒店基层管理人员过渡,学生一毕业就担任领班;、主管;的高起点就业现象从早期的凤毛麟角趋于较为普遍。三、总结综上所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只有紧扣酒店行业的开展,在教学工作理论中不断探究与创新,才能真正培养出酒店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目前我们仅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展了初步探究,今后还将在五组协同式;课程体系的根底上,深化地开展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从根本上进步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肖静 单位:湖北播送电视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