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检测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741694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CR检测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CR检测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R检测的临床应用(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应用检验科基因诊断室近日引进了德国罗氏的全自动荧光定量分析仪( Lighter Cycler),并在近期内申请国家标准的PCR室。由于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 特异性、快速简便及直接检测致病病原体或异常基因等特点,成为基因诊断在临 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在90年代,PCR技术在我国临床诊断曾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PCR产品生产 产家的良莠不齐,PCR技术本身的特点对于实验条件提出特殊的要求,造成各种 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反而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和错误。目前荧光PCR的兴起以 及标准试验室的认证为PCR的应用显示出更为光明的前景。一、早期诊断:免疫学诊断主要是抗原抗体反应,应用于临床通常在

2、体内产 生抗体以后,许多病原体的抗体产生存在较长的“窗口期”,不利于对疾病的早 期诊断;而PCR方法直接检测病原体的DNA/RNA,能大大缩短“窗口期”以HCV 为例,免疫学检测的“窗口期”平均长达70天,而荧光PCR可将“窗口期”缩 短 59 天,显然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二、药物疗效观察:对原体的药物治疗中,免疫学指标的变化通常比较滞后 出现,且受个体差异影响较大,从而对临床判断难以及时提供直接证据;而荧光 定量PCR检测可直接反映病原体滴度是否受药物治疗发生变化,从而为药物疗效 观察提供直接依据,以供治疗方案参考;同时药物治疗中可能引起的基因变异等 情况更依赖核酸检测提供直接证据。三、病

3、情判断和预后评价:评估受侵器官或组织的炎症发生程度以及是否发生病 变;长时间机体病毒高水平的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往往预后不好。因此对病原 体的定量PCR检测对病情和预后评估均有参考意义。四、加快疾病的诊断:许多病原体到目前为止仍旧依靠传统的细菌培养作为 诊断手段,操作繁琐费时。以结核杆菌为例,传统培养法需要1-2个月,而荧光 PCR 可将检测时间缩短至半天,能更及时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五、疾病的发病监控:许多病原体可以感染人体后整合入细胞内成为整合型, 而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又重新进入活动期并引致发病,临床上希望通过检测病 原体基因的数量变化并结合临床表现找出其活动以及是否引起发病的规律,荧

4、光 定量PCR可以为此提供直接证据。六、遗传疾病的诊断:荧光PCR可实现对点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多 基因突变等的检测。对产前诊断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有利于优生优育, 提高人口素质。七、献血员的筛选: PCR 的高灵敏度及其对窗口期的缩短使其在提高输血安 全方面有重要作为,目前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均已采用PCR对献血员进行筛选。八、肿瘤的诊断:荧光PCR可对原癌基因的突变和易位等作出检测;对原癌 基因的 mRNA 进行定量分析;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甚至癌前诊断;探索癌变 发生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区别肿瘤的良性和恶性以及炎症反应。 目前,检验科已开展乙肝、丙肝病毒核酸的定量检测,以及结核杆菌、淋球菌、 衣原体的检测,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陆续将开展其它项目,也希望临床广 为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