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译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7400059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译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译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译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译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译文 1、曾公亮字明仲,*人。考中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忧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主政*,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丧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展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熟习写文章的章法,任职以后,熟悉懂得了朝廷台阁的规章,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设置皇储,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寺把他们当作强盗。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

2、银子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为此事坚持展开争论,于是皇帝就下达给有司议论,比照抢劫盗窃财物的法律,这个强盗得以不被判死刑。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屡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制止,都说:和他们比赛,将要生事。曾公亮说:“刚开场时不制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策,能够胜任。皇上派使者告诉赵滋,边境祸患终于平息了。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

3、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师,很快就在太傅任上退休。元丰元年1078,去世,终年八十岁。神宗临丧哭泣,停顿上朝三天。曾公亮端庄忠厚深沉,办事细致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规矩,但性情吝啬,积累财富达巨万。曾公亮起初推荐王安石,到和他一起辅政,才察知神宗正袒护王安石,曾公亮暗中替子孙谋划,大凡改变行事方案,都听从王安石,但外表上好似没有参与一样。曾公亮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到神宗面前陈述与王安石没有什么差异,这样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为了感谢他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沉着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

4、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2、陈登云,字从龙,*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巡抚。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承宪,说:“*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道士、和尚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露的,用来恫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慎重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

5、国家已很久了,这是惠政的结果,而*承宪每次对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盛典,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如果不振奋朝纲,以大义决断,否则即使日日不上朝不奏乐,穿白衣,停顿刑罚,恐怕皇天也不容许,天变是不可抗拒的。疏上,贵妃、*承宪都发了脾气,*也以为陈登云危险,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很久以后,他又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提学副使冯时可、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太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当时,正好考选科道,陈登云因而上疏说:“近来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淫威,刚正的变温柔了;壬午以后拘于情面,正直的变为谄媚。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吗,但不胜被攻

6、击倾轧,没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来,以正直提升为京官的只有一、二个人。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八狗,御史占了一半。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践踏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慎重地考察人选。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出任*巡按。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钟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死了。 3、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7、改任庶吉士。弘治年中,授予编修一职,不久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完成,迁任左中允。武宗即位,因为东宫恩赐,升任左谕德,充当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编修孝宗实录。当时文学侍从不攀附*瑾,*瑾很憎恨他们,说大明会典在*健等人手中完成,消耗很多,要求削减参与编修者的官职,降傅珪为修撰。不久因为孝宗实录编成,傅珪升任左中允,再升翰林学士,历任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替费宏担任礼部尚书。礼部的事务与其它各部比拟相对简单,但从傅珪开场屡次直言奉劝,章奏就多了起来。皇帝喜好佛,自称*法王。西域僧人求百顷田地作法王下院,皇帝的亲笔命令下到部里,说*法王的命令与圣旨等同。傅珪假装不知道,执意上奏说:“谁

8、是*法王,敢与皇帝并列,是对皇帝大不敬。皇帝下诏不过问,求田之事也最终停顿。傅珪闲居时类似木讷不会说话的人,到担当大事时,毅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人不能改变,最终因为这忤逆权贵佞臣而离职。教坊司乐官臧贤请求换牙牌,式样要做得像朝廷官员的一样,又请求重新铸造他自己的方印,傅珪阻止没有做成。臧贤经常在阉党面前指责傅珪,盼望着除去傅珪。御史*羽奏报*灾情,傅珪趁此竭力陈述四方灾害可怕。正德八年五月,再次奏报四月灾情,傅珪于是进言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害六十九次。现今从去年秋天以来,地震雷鸣,天降冰雹,辰星坠落,龙虎出现,地裂山崩,总共四十二次,加之水涝旱灾不断,灾害没有像这样严重的。竭力奏陈

9、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恰逢户部尚书孙交也因为遵守正道被欺凌,阉党就假托帝王诏命令二人退休。长安和*监官和谏官交互向皇帝上书请求二人留任,皇帝不听。傅珪归家三年,御史卢雍称赞傅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里没有积蓄,每天为吃饭发愁,乞求发放每月的禄米和仆人每年的食米,以表示朝廷对官员的优待。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傅珪去世,终年五十七岁。嘉靖元年录入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文毅。 4、孙傅字伯野,海州人。考中进士,任礼部员外郎。当时蔡脩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蔡脩不听。升任

10、至中书舍人。宣和末期,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之处,调发民夫修船,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阻碍农事,而对于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一样,上奏降贬他在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议论虽然偶然与苏轼一样,但没有他意,以职论事而受到指责实在过分了。许翰也被罢贬,靖康元年(1126),受召入京任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上章请求恢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他,孙傅说:“祖宗法度有利于百姓,熙宁元丰法度有利于国家,崇宁、大观间法度有利于奸臣。当时认为是名言。十一月,授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督战。金兵分从四面鼓噪而攻,郭京军败退,掉进护龙河,护龙河被尸体填

11、满,城门急忙关闭了。当天,金兵攻进城里。靖康二年(1127)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十多天还不回来,孙傅屡次寄信给金营乞请放回钦宗。废立皇帝的檄书传来,孙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来索要太上皇、皇后、诸王、妃子公主,孙傅留住太子不放行。秘密谋划把他藏在民间,另外找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并杀死十几个囚犯,把他们的头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太子率兵讨伐平定,杀死作乱的人献过来。如果不停顿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人肯承当这件事。孙傅说

12、:“我是太子的师傅,应当与太子同生死。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孙傅于是跟从太子出城。守城门的金兵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预?孙傅说:“我是宋朝大臣,而且是太子的师傅,应当死从。当晚,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召他前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金人朝廷。*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谥号为忠定。 5、来护儿,字崇善,不记事时就成了孤儿,被伯母吴氏抚养。吴氏关心教育,给予他很多慈母般的教导。他从小聪明出众,刚开场读诗经,放下书感慨道:“大丈夫在世,一定替国家剿灭叛贼来博取功名!周围的人都对他的话感到吃惊,认为他志向宏大。长大以后,

13、他的雄才大概超群,志向气量非常人所及。适逢周朝军队平定*,所住的白土村,地处战场,经常见到军队,护儿常想建功立业。开皇初年,宇文忻等镇守广陵。平定陈国的战役,护儿有战功,晋升上开府,赏赐缣帛一千段。仁寿初年,调任瀛州刺史,以善政闻名。屡次被文帝慰劳勉励。炀帝即位,被征入朝,当地百姓牵车拦路恋恋不舍,连续几天不能出境,到朝廷上书挽留的人,前后有几百人。炀帝对他说:“先前国家还没有安定的时候,你是名将,如今天下无事,又是良刺史,可以说是兼得其美了。大业六年,炀帝来到江都,对来护儿说:“衣锦还乡,是古人所看重的,你现在就是啊。就赐给他缣二千段,以及牛和酒,让他谒拜先人的坟墓,宴请同乡的父老。又叫三品

14、以上的官员一起到他家,畅饮一整天,朝廷上下都很羡慕他。十二年,炀帝出游江都,护儿劝谏说:“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忧不适宜。希望陛下停留*,休息一段时间。陛下如今去江都,那是我的家乡,我受恩深重,不敢只为自己。炀帝听后,变色而起,好几天不让护儿进见。后来怒气消解了,才叫人引进,对护儿说:“你心中既然这样,我还有何指望!护儿于是不敢说话。等到宇文化及谋叛时,对护儿甚为忌恨。那天早晨将去上朝,被叛贼捉住,护儿说:“陛下现在在哪里呢身边的人说:“现在已经被捉住了。护儿叹息说:“我是大臣,担负国家的重任,不能去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

15、下,还能再说什么呢!于是被杀害。护儿重信用,讲交情,淡泊财利,不经营产业。在行军用兵方面,计策特多,每次阅览兵法,就说:“这难道也是异人的想法!善于安抚士兵,处分严明,所有士兵都愿意为他效力。6、于休烈,*人。天性忠诚,机敏聪明。自幼好学,善做文章,考中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调任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任宰相时,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被调出京师任中部郡太守。时值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于休烈调任太常少卿,掌管朝会礼仪之事,兼管编修国史。肃宗自凤翔回到京,振作精神,听纳谏议,曾对于休烈说:“君主的一举一动必定记录,是出色的史官。如果朕有过失,卿是否要记录?于休烈答复:“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

16、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此时中原动乱颠覆,典章、制度丧失殆尽,没有历史典籍文献可供检寻。国史、实录是圣朝重大典籍,编撰已久,如今并无刻本。祈请下诏御史台查勘史馆藏书之来源,令府县征收寻访。有人从别处收得国史、实录,如送交官府,重金收购并赏赐。前任编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入贼中,滞留东京,到这时便将其家国所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呈送官府。于休烈随即调任工部侍郎、修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上甚为称赞。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贤能,因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平列,便嫉恨他,奏请他任国子祭酒,暂且留在史馆从事修撰以贬低他。于休烈安然自处,毫不介意。代宗即位,审察鉴定官员之优者,宰臣元载称赞于休烈,于是拜授于休烈右散骑常侍,仍旧兼管修撰国史,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在朝为官共三十余年,历任清要之职,家中没有些微积蓄。为人恭俭温良仁慈,从未以喜怒形于颜色。而亲近贤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