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上传人:1505****539 文档编号:477338254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探究与分享(一)答案:甲中的“别人”指除打牌者之外的人;乙中的“别人”指除打牌者和甲之外的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这种没有保持概念同一性的思维,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探究与分享(一)甲:“你们这样通宵达旦、吵吵闹闹地在宿舍打牌,影响别人休息。”乙:“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别人没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甲与乙的对话中有没有逻辑问题?谈谈你的理由。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1、原因:(1)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2)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与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这就要遵循

2、同一律的要求。2、内容:(1)公式表达:“A是A”(2)公式意思: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示例评析 右图中买茶叶的人说的好茶”指的是品质优良的茶叶,卖茶叶的人说的“好茶”指的是没有变质的茶叶。卖茶叶的人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概念当作同一个概念来使用,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你这儿有好茶吗?我这儿全是好茶,从来不卖变质的茶。3、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4、逻辑错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5、条件性:(1)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

3、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2)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和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相关链接 同一律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认识的变化发展,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正确认识并不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我国逻辑学家金岳霖曾有以下通俗说明:“西红柿是由苹果绿变红的,当它是由绿变红的时候,它就是由绿变红的。当它是绿的时候,它就是绿的。而当它成为红的时候,它就是红的了。当然,它会有不绿不红的时候,不错,可是当它是不绿不红的时候,它就是不绿不红的。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同一律所反映的不是形色状态或它们的变化,而是形色状态和它们的变化的确实

4、性的同一。”探究与分享(二)韩非子难一载:“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位楚人为什么“弗能应”?探究与分享(二)答案:这位楚人认为他的盾是坚固的,没有东西可以戳穿它,又认为他的矛是锋利的,它可以戳穿任何东西。这两个论断不可能同时存在,其中必有一假,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矛盾律要求我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二、矛盾律:

5、思维的一致性要求1、原因:(1)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2)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2、内容:(1)公式表达:“A不是非A”(2)公式意思: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3、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4、逻辑错误:“自相矛盾”5、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1)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注1:

6、逻辑矛盾仅仅出现在思维领域,可以避免。探究与分享(三)下列论断有些是自相矛盾的,有些不是。小明想画一个方的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人类的认识能力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这几周的军训太紧张了,但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探究与分享(三)答案:第一个论断是自相矛盾的。其理由是,一个图形是方的就是方的,是圆的就是圆的,因为“方”和“圆”这两个概念是反对关系,不能同时呈现在一个平面的图形上,“一个图形既是方的又是圆的”这个论断违反了矛盾律,属于自相矛盾。第二个论断不是自相矛盾的。原因在于诗中的语句是对不同对象的描写,是不同对象的情况,“静”和“幽”是人的心理感受,“噪”和“鸣

7、”是外在环境描写,二者形成了辩证的统一。第三个论断不是自相矛盾的。这个论断可以理解为:人类在其存续的历史长河中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现实认识能力又总是有限的,无限是相对于有限来讲的,有限是相对于无限来讲的。这一论断体现了辩证矛盾。第四个论断是自相矛盾的。其理由是,“这几周的军训太紧张了,但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中的“这几周的军训太紧张了”,说明很累很难熬过去,“但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说明很轻松很容易度过,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2)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探究与分享(四)在一次讨

8、论会上,关于某部古典作品是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意见。有人认为它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讨论结束时,会议主持人表态说:“我反对第一种意见,也反对第二种意见。”会议主持人的话是否合乎逻辑,为什么。注2:辩证矛盾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探究与分享(四)答案:会议主持人的话不符合逻辑。“它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表示对这部作品的肯定,“它不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表示对这部作品的否定,两句话构成矛盾关系。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语句之一加以否定,必须对另一个予以肯定。而主持人对这两个语句所表达的意思同时加以否定,显然是错误的,违反了思维的明确性要

9、求,犯了“两不可”的错误。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1、原因:(1)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2)逻辑思维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也要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这就要遵循排中律的要求。2、内容:(1)公式表达:“A或者非A”,(2)公式意思: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3、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即不能同时否认“A”和“非A”)4、逻辑错误:“两不可”矛盾律表明,论断“A”和“非A”必有一假;

10、排中律表明,论断“A”和“非A”必有一真;识别和把握“A”和“非A”这种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关系,对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注3:识别和把握矛盾律和排中律及其意义同一律同一律矛盾律矛盾律排中律排中律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在同一时间、从

11、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逻辑错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自相矛盾”“两不可”归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地位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成这些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它们不是逻辑学家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哪个权威规定的。人们通过无数次的社会实践,既认识到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也认识到了思维自身的规律。作用实践证明,只有遵循逻辑形式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归纳知识脉络遵循思维的基本要求思维的确定性要求同一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思维的明确性要求排中律矛盾律公式:A是A公式:A不是非A公式:A或者非A偷换概念自相矛盾两不可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不能同假必有一真错误错误错误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偷换论题知识脉络遵循思维的基本要求思维的确定性要求同一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思维的明确性要求排中律矛盾律公式:A是A公式:A不是非A公式:A或者非A偷换概念自相矛盾两不可(不能自相矛盾)(不能骑墙居中)错误错误错误(必须前后一致)偷换论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