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修剪原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7334240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树木修剪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园林树木修剪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园林树木修剪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园林树木修剪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园林树木修剪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园林树木修剪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树木修剪原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树木修剪原则(图)来源:水利工程网 作者:王正 日期:2009-11-27随着近年来园林绿化面积的增加和植物配置方式的多样化,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整形修剪的方法因树木种类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笔者认为,不论使用何种方法, 以下五个原则是园林工作者必须要遵循的。1 .遵循树木生物学特性的原则园林树种不同,其分枝方式、干性、层性、顶端优势、萌芽力、发枝力等生长习性也有 很大差异。修剪时必须尊重和顺应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2 .遵循树木生命周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原则任何园林树木在其生命周期中,总是遵循离心生长 离心裸向心更新的生长程序。修剪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与控制树木不同年龄时期生命

2、周期所表现的各种生长变化规律,延长离心生长的生命活动周期, 控制过早出现离心裸, 因势利导,利用向心更新规律维持和造 就新的树冠,并保持其树冠的圆整和整个树体的生命周期。3 .遵循树木整体性及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原则一棵树就是一个生命系统,不同器官之间既有各自功能又有密切联系,既有互相促进又有互相制约。树木修剪必须遵循顺应树木整体性及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原则,协调平衡这些关系。4 .遵循植物群落中各树种的生态位原则人工栽植的观赏树木,栽植初期只是一种群聚关系,只有经过长期的生长栽培和外界环境的作用才能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种类组成,一定外貌的植物群落。各种树木在植物群落中趋于形成各就其位、各得其

3、所的生态位。在修剪过程中必须重视植物群落结构,在外貌、色彩、线条等方面处理得丰富多样、美观协调,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按照群落整体结构要 求,合理进行整形修剪。5 .遵循园林树木的修剪反应规律原则园林树木冬季修剪的主要方法有短截、缩剪、疏剪和缓放,由于枝条的生长势、生长部 位、生长姿态及修剪强度的不同,其修剪反应差异很大。修剪时必须深入观察、研究上述综合因子,遵循树木修剪反应规律,慎重修剪,才能达到理想的修剪目的。此外还必须考虑到园林树木生长的立地条件和周边环境对树木修剪反应的影响。总之,应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达到树木整体的促进生长和局部的抑制作用,以提高园林 树木个体及群体的生态效果。一般

4、来说,园林树木的修剪可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1、冬季修剪。又叫休眠期修剪(一般在12月至翌年2月)。耐寒力差的树种最好在早春进行,以免伤口受风寒之害。 落叶树一般在冬季落叶到第二年春季萌发前进行。冬季修剪对观赏树木树冠的形成、枝梢生长、花果枝形成等有很大影响。2、夏季修剪。又叫生长期修剪(一般在 4月至10月)。从芽萌动后至落叶前进行,也 就是说,新梢停止生长前进行。具体修剪的日期还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树种特性而不同。 如对花果树修剪,要剪除内膛枝、直立枝、无用徒长枝、过密交叉枝、衰弱下垂枝及病虫枝 等,使营养集中于骨干枝,有利于开花结果。绿篱夏季修剪主要保持整齐美观。其他园林树木的修剪,则

5、根据功能要求进行不同形状的整形修剪。三、不同季节对园林植物修剪的不同要求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是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变化的,要正确掌握修剪的时期, 才能确保管养目的顺利达到,修剪方式前面工作描述,主要是结合抹牙、摘心、剪枝、除篥等技术, 大规模修剪在花木休眠期进行,以免树液流失过多,影响生长势。春季,为花木生长期或盛花期,树体贮存养分少,花木本身处在消耗养分时期,此时修剪易早衰,但可以抑制树高生长。如早春开花的品种其枝条上的花芽是去年分化形成的,不能在春季短截,宜花落后修剪,对观叶树种如谒伞18.群核伞道月东伞4.笠堕拧8.呱介诺龈梢 哉?/2顶端嫩芽,疏剪集中芽,对萌发力强的树种,不定芽多,要及

6、时剥除,如六月雪迎 春花、扶桑等。夏季,随着雨水的增多,光照和通风较差,使苗圃、灌木丛、花木密集地变得闷热潮湿, 容易发生腐烂,必须及时清除枯枝烂叶, 修剪过于纤细的枝条和花期后的花枝,改善生长环境。秋季,为植物养分存贮期,也是根系干枝生长活动期,因此尽量避免木本植物的修剪,因 刀口易造成腐烂现象,无法进入休眠而导致树体弱小。冬季,为植物大规模修剪季节,落叶性花果一般在落叶后修剪。常绿性花果在萌芽前修剪。冬季修剪对树冠构成、枝梢生长、花果枝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幼树以整形为主,定形观叶树以控制侧枝生长、促进主枝生长旺盛为主。定形观花果树,着重于培养树形的主干、主枝等 骨干枝,以早日成形并开花结果。

7、从一般常绿树生长规律看,410月为活动期,此时修剪为宜,避免冬季修剪;而11月一竖年3月为休眠期,如果剪去枝叶有冻害危险。而在67月进行短截,有望获得嫩枝而供杆插繁殖。对于花木、果树、庭园树、行道树都要控制竞争枝,因此可不分季节而随时修剪,如内膛 枝、徒长枝、直立枝、细枝、病虫枝、下垂枝。外界环境条件的周期变化,每年也不完全相同。气象因子 (如:温度、雨量等)在每年不同季 节的波动和采取不同的栽培技术措施, 在一定范围内能改变树木物候的进程。 不同树种和品 种的物候期不同,尤其是落叶树木和常绿树木的物候有很大的差别。(1)落叶树的年周期由于温带地区的气候,在一年中有明显的四季,所以,温带落叶树

8、木的物候季相变化,尤为明显。落叶树木的年周期可明显地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即从春季开始萌芽生长, 至秋季落叶前为生长期,其中成年树的生长期表现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方面。树木在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为适应冬季低温等不利的环境条件,处于休眠状态,为休眠 期。在生长期和休眠期之间,又各有一个过渡期。即从生长转入休眠期和从休眠转入生长期。 这两个过渡时期,历时虽短,但很重要。在这两个时期中,某些树木的抗寒,抗旱性和变动较大的外界条件之间,常出现不相适应而发生危害的情况。这在大陆性气候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现将落叶树木物候的四个时期分述 如下。休眠转入生长期这一时期处于树木将要萌芽前,即当日平均气温稳定

9、在3c以上起,到芽膨大待萌时止。树木休眠的解除,通常以芽的萌发作为形态标志。而生理活动则更早。树木由休眠转入生长,要求一定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当有适合的温度和水分,经一定时间,树液开始流动,有些树种 (如核桃、葡萄等)会出现明显的 伤流”。北方树种芽膨大所需的温度较低,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c以上时,经一定时期,达到一定的累积温度即可。原产温暖地区的树木,其芽膨大所需的积温较高。花芽膨大所需积温比叶 芽低。树体贮存养分充足时,芽膨大较早,且整齐,进入生长期也快。树木在此期抗寒能力 降低,遇突然降温,萌动的花芽和枝干西南面易受冻害。干旱地区还易出现枯梢现象。生长期。从树木萌芽生长至落叶,即包括

10、整个生长季。这一时期在一年中所占的时间较 长。在此期间,树木随季节变化,会发生极为明显的变化。如 萌芽、抽枝展叶或开花、结 实等,并形成许多新器官(如:叶芽或花芽等)。萌芽常作为树木生长开始的标志,其实根的 生长比萌芽要早。不同树木在不同条件下每年每种树木在生长期中,都按其固定的物候顺序通过一系列的生命活动。 不同树种通过各个物候的顺序不同。有些先萌花芽,而后展叶;也有的先萌叶芽,独枝展叶,而后形成花芽并开花。树木各物候期的开始、结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也因树种和品种、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而异。生长转入休眠期。秋季叶片自然脱落是树木进入休眠的重要标志。在正常落叶前,新梢 必须经过组织成熟过程,才能

11、顺利越冬。早在新梢开始自下而上加粗生长时,就逐渐开始木质化,并在组织内贮藏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淀粉,可溶性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和少部分含氮化合物)。新梢停长后这种积累过程继续加强,同时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和枝干的加粗等。结有果实的树木,在采、落成熟果后,养分积累更为突出,一直持续到落叶前。秋季日照变 短是导致树木落叶,进入休眠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气温的降低。落叶前在叶内发生一系列的 变化,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减弱,叶绿素的分解、部分氮钾成分转移到枝条等,最后叶 柄基部形成离层而脱落。落叶后随气温降低,树体细胞内脂肪和单宁物质增加;细胞液浓度和原生质粘度增加,原生质膜形成拟脂层,透性降低等,有利于树木抗

12、寒越冬。上述说明,过早落叶,不利养分积累和组织成熟。干旱、水涝、病害等会造成早期落叶,甚 至引起再次生长,危害很大,该落不落,说明树木未作好越冬准备,易发生冻害和枯梢。树体的不同器官和组织,进入休眠的早晚不同。温带树木多数在晚夏至初秋就开始停止生长, 逐渐进入休眠。某些芽的休眠在落叶前较早就已发生,一般小枝,细弱短枝,早形成的芽, 进入体眠早,长枝下部的芽进入休眠早在生长季,可用短截新梢先端除去抑制作用,看剪口芽的反应来判断是否休眠。剪口芽不萌发,说明已处在休眠中,如暴剪口芽萌发,但生长弱并很快停长,则说明休眠程度尚浅,如果剪口芽极易萌发并继续延长生长,说明未进入休眠。皮层和木质部进入休眠早,

13、形成层最迟,故初冬遇寒流形成层易受冻。地上部主枝、主干进入休眠较晚,而以根颈最晚,故易受冻害。不同年龄的树木进入休眠早晚不同。幼龄树比成 年树进入休眠迟。刚进入休眠的树,处在初休眠(浅休眠)状态,耐寒力还不强,遇间断回暖会使休眠逆转,突然降温常遭冻害。相对休眠期。秋季正常落叶到次春树体开始生长 (通常以萌芽为准)为止是落叶树木的休眠 期。局部的枝芽休眠出现则更早。在树木休眠期,短期内虽看不出有生长现象,但体内仍进行着各种生命活动,如:呼吸、蒸 腾、芽的分化、根的吸收、养分合成和转化等。这些活动只是进行得较微弱和缓慢而已,所 以确切地说,休眠只是个相对概念。落叶休眠是温带树木在进化过程中对冬季低

14、温环境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如果没有这种特性, 正在生长着的幼嫩组织,就会受早霜的危害,并难以越冬而死亡。(2)常绿树的年周期常绿树,并非周年不落叶,而是叶的寿命较长,多在一年以上至多年,每年仅仅脱落部分老叶,又能增生新叶,因此全树终年连续有绿叶存在。常绿针叶树类:松属针叶可存活25年,冷杉叶可活310年。紫杉叶存活高达 610年。 它们的老叶多在冬春间脱落,刮风天尤甚。常绿阔叶树的老叶,多在萌芽展叶前后逐渐脱落。常绿树的落叶,主要是失去正常生理机能的老化叶片,所发生的新老交替现象。生长在北方的常绿针叶树热带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树木,其各器官的物候动态表现极为复杂。各种树木的物侯差别很大,难以归纳。有些树木在一年中能多次抽梢,如:柑桔可有春梢、夏梢、秋梢 及冬梢;有些树木年内能多次开花给实,甚至抽一次梢结一次果,如:金桔;有些树木同一 植株上,同时可见有抽梢、开花、结实等几个物候重叠交错的情况;有些树木的果实发育期 很长,常跨年才能成熟。在赤道附近的树木,年无四季,终年有雨,全年可生长而无休眠期, 但也有生长节奏表现。在离赤道稍远的季雨林地区,因有明显的干、湿季,多数树木在雨季生长和开花,在干季落叶,因高温干旱面被迫休眠。在热带高海拔地区的常绿阔叶树,也受低温影响而被迫休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