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基本术语解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7333241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RIZ基本术语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TRIZ基本术语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TRIZ基本术语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TRIZ基本术语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TRIZ基本术语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RIZ基本术语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RIZ基本术语解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RIZ 术语TRIZ (萃智)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想是:产品或技术系统的进化有规律可循 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工程矛盾往复出现 彻底解决工程矛盾的创新原理容易掌握 其他领域的科学原理可解决本领域技术问题 TRIZ的核心是消除矛盾及技术系统进化的原理并建立了基于知识消除矛 盾的逻辑化方法,用系统化的解题流程来解决特殊问题或矛盾。下图为 TRIZ的理论体系。技术系统进匕法則技术損统/技术过程 1|矛盾|童淞|理想化基本妣念功能分祈创斬 恐维问題- 令新工具发明问题标科学原理.技忒矛疽.RA-炭明问題辭块算法解起流程理论来漳自然科学“TRIZ (萃智)的基本概念STC算子:尺寸(S)-时间(T)-成本(C

2、)算子,一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 法,它将物体的尺寸、完成功能的时间和成本因素进行一系列变化的思 维试验。S曲线:一个S形状的曲线,表达时间与主要功能参数的关系。标准解:按照物场模型描述的问题的典型解决方案模型。裁剪法:一种分析方法,通过裁剪系统的某个组件,然后把该功能重新 分配到其他剩余的组件及超系统组件上,来改善技术系统。参数:表明任何现象、设备或其工作过程中某一种重要性质的量。如, 汽轮机中蒸气的压力、温度等,是该汽轮机蒸汽的参数;电阻、电感和 电容,就是电路的参数。操作空间:矛盾需求必须得到满足的物理空间。操作时间:矛盾需求必须得到满足的时间段。产品:执行功能的目标组件。场:两个物质之间的

3、相互作用。如:磁场、电场、热场等。超系统:包含技术系统和与它有关的其它系统的更大的系统。创新:即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出独特的、新颖的且富于成效的见解与思 维创新原理:解决工程问题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多屏幕法:一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由技术系统、子系统、超系统以 及这三个系统的过去和未来组成九个屏幕,也称为“九屏幕法”。发明级别:不同的发明可能会对系统、社会、人类等产生不同的影响, 按照影响的程度可以把发明分为不同的等级,即发明的级别。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首字母转换为拉丁字母 的缩写。发明问题解决算法:问题解决工具,把复杂的问题模型转换成标准问题 模型,用TRIZ工具能够高效解

4、决。A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的俄 语首字母的缩写。辅助功能:为了更好执行一个基本功能所服务的功能,是支撑基本功能 的功能。根本原因:在因果链中导致结果出现的最初原因。工程问题:在工程领域出现的技术问题。工具:执行功能的组件。功能:研究对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功能对象/受体:功能承受者,由于执行功能导致其参数被改变。功能分类:描述功能的特征。如有用、有害、中性。功能分析:是从技术系统抽象的“功能”角度来分析系统,分析系统执 行或完成其功能的状况。功能级别:有用功能的重要程度。实际作用与所需要的功能参数值之间 的比值。如果实际值需要值时,就是过度;如果实际值V需要值时, 定义为不

5、足;如果两个值相等,就定义为正常。功能载体:实施功能的物体功能再分配:将被裁剪组件的有用功能分配给系统其它组件。化学效应:化学领域的科学原理、定律、法则等。基本功能:与对象的主要目的直接有关的功能,是对象存在的主要理 由。几何效应:在几何学中使用的科学原理、定律、法则等。技术矛盾:是两个参数之间的矛盾,改善系统的某一个参数,导致另一 个参数的恶化。技术系统:由系统组件组成,为满足人们(社会)的需求而实现某种功能 的系统,该系统必须有一个功能是其子系统共同完成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技术系统与生物系统一样也有一个进化发展的过 程,并且这个进化发展过程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这些技术系统进化 发展的规

6、律就是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技术系统进化趋势:技术系统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发展方 向,这些方向是对各种技术系统进行科学统计的结果。技术预测:是对有关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发明、应用成果及经济前景、 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预测。技术预测还可以根据技术发展阶段分为基础研 究预测、应用研究预测、开发研究预测、生产需求预测等。价值:对象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成本之比。价值分析:分析技术系统的价值的方法。金鱼法:金鱼法是一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它从幻想式解决构想中区 分现实和幻想的部分,再从幻想的部分继续分出现实与幻想两部分,反 复进行这样的划分,直到问题的解决构想能够实现时为止。科学效应:科学原理、

7、定律、法则等。效应是在特定条件下,在技术系 统中自然规律体现的结果,是场(能量)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体现。 效应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功能,它使用物质、场或二者的组合,将输入作 用转换成所需的输出作用。控制系统:是技术系统的一部分,用来控制技术系统其他部分的功能,如 空调系统的恒温调节器。理想度:有用功能/ (有害功能+成本消耗)理想方法:就是不消耗能量及时间,但通过自身调节,能够获得所需的 功能。理想过程:就是只有过程的结果,而无过程本身,突然就获得了结果。理想机器:就是没有质量、体积、但能完成所需的工作。理想物质:就是没有物质,功能得以实现。理想系统:就是没有实体,没有物质,也不消耗能量,但能实

8、现所有需 要的功能。理想资源:就是存在无穷无尽的资源,供随意使用,而且不必付费。流程:为达到一定的目的,由一系列顺序动作组成的活动序列矛盾:在事物中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现象。矛盾矩阵:是一种问题解决工具,由39个通用工程参数构成的39X39 矩阵表格,用来查找创新原理编号以解决技术矛盾。能量源:是技术系统的超系统的组成部分,产生系统运行的能量,比如 汽车发动机。生物效应:生物领域使用的科学原理、定律、法则等。思维惯性:在过去获得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认识,逐渐沉 淀成为一种特定的认知模式。问题情境分析:识别系统以外的环境、情况等限制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物场分析:利用物质和场来描述系统问题

9、的方法叫做物场分析方法,有 时也称为物场理论。物场模型:由两种物质和一种场组成的系统模型。物场破坏:现有的物场模型存在有害作用,为了消除这种有害作用,而 必须采取的动作。物理矛盾:是针对物体的同一个参数产生两种完全相反的要求而产生的 矛盾。物理效应:物理学领域的科学原理、定律、法则等。物质:一切物体,如水、空气、人等。相互作用分析:功能分析的一部分,明确组件模型中各个组件之间的相 互作用。相互作用矩阵:分析系统与超系统中组件之间相互作用的表格。小人法:一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当系统内的某些组件不能完成其必 要的功能,并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作用时,用一组小人来代表这些不能完 成特定功能的部件。通过能

10、动的小人实现预期的功能,然后根据小人模 型对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因果链:根本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的一系列因果关系,构成一条或多条 的因果关系链。因果链分析:通过构建因果链指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的分析 方法。有害功能:伴随有用功能的产生而出现的,对系统其它组件或超系统组 件产生有害作用的功能。预测: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事物发展的历史资料,利用已 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手段,对客观事物的未来发展状况或趋势进行事前 分析和推断的方法元件:是构成技术系统的不能够被继续分割的组成部分知识库:以科学效应库为基础,包括了多个领域专利产生的解决方案的 知识集合。中性功能:伴随有用功能的产生而出现的,

11、没有对系统其它组件或超系 统组件产生有害或者有用作用的功能。主要功能:与对象的主要目的直接有关的功能,是对象存在的主要理 由。主要功能价值参数:是决定MSPV的客观的技术参数(如物理、化学、几 何、生物参数等)。主要价值参数:对产品价值起主要作用的参数。主要战略价值参数:反映市场上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属性。属性:是指事物(对象)的特质、特征、性质等。专利:一项发明创造的首创者所拥有的受保护的独享权益专利规避:以他人专利发明思想的基础,设法经过一定的技术或法律手 段的转化应用,从而避开别人的专利束缚。资源:就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组件:技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称为子系统。组

12、件功能:在系统执行功能过程中组件的贡献。组件价值:组件的功能与其成本的比值。组件价值分析:分析技术系统及其组件的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的方法。组件模型:用规范化的功能描述,建立的技术系统所有组件之间的相互 作用关系以及如何实现系统功能的图形。最终理想结果:在最小程度地改变系统的条件下实现技术系统最大程度 的自服务。系统级别分离原理A将同类或异类系统与超系统结合。B将系统转换为相反的系统,或将系统与相反的系统相结合。C系统具有一种特性,其子系统有其相反的特性。D将系统转换到微观级系统。(4)条件分离在同一种物质中相反的特性共存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表现为唯一的特性在另一种条件下表现为另一种特性。包括以下

13、 子原理:A 系统中的状态交替变化。B 系统由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C 利用系统状态变化所伴随的现象。D 以具有两种状态的物质代替具有一种状态的物质。E 通过物理和化学的转换使物质状态转换。TRIZ40 原理1分割11事先防范21减少有害作用的时 间31多孔材料2抽取12等势22变害为利32颜色改变3局部质量13反向作用23反馈33均质性4增加不对称性14曲面化24借助中介物34抛弃或再生5组合15动态特性25自服务35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6多用性16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26复制36相变7嵌套17空间维数变化27廉价替代品37热膨胀8重量补偿18机械振动28机械系统替代38强氧化剂9预先反作用19周期性作用29气压和液压结构39惰性环境10预先作用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30柔性壳体或薄膜40复合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