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7329748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 例 刘克超一、自主学习仔细观察2、3页的图。用数字表示出第2、3页的物体分别是多少。数数的方法。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交流数数的方法。三、过关检测:1、 ( )个 2、 ( )个 3、I I I I I I( )个 4、 ( )个 5、看数圈图 5 8 四、拓展应用:数身边的实物数一数教学反思这是孩子们步入小学的第一堂数学课。我知道一年级的孩子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通过了解我还知道他们大多在学前班已接触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的孩子会指物数数,结合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难点是让学生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体会数数的方法,并用完整

2、的语言表达。在教学时,我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图(课件出示),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再抽象出数,然后再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了多种方法,分步骤的练习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多媒体教室里物体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课后布置让孩子们数一数校园里熟悉的事物,进一步将活动扩展到课外,使数学学习走出课堂。案 例 刘克超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体验一些比较方法。2.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3.初步感受合作交流的学

3、习方式。学习重点:掌握比较方法。学习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一、自主学习比多少1观察课本第6页和第7页的主题图,认识物体的多少。图上有几只小兔?几块砖?比一比谁多?图上有几头猪?几根木棒?比一比谁多?谁少?图上还有哪些物体,比一比谁多谁少?摆一摆课本第页,完成 “做一做”。认识“同样多”、“多”、“少”:1课本第页,()和()同样多;2小猪和木头比,()多,()少。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苹果和胡萝卜比,()多,()少。 比较小兔和砖的多少时,你是用什么方法比的?完成课本第十一页练习一的至题。比多少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

4、生理解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这四个词描述两个数的大小。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需要进行一些铺垫,所以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比较一下小朋友和老师之间的多少关系,但是这里我没有进行挖掘,而直接进入新课。如果我这里板书一下 “多” “少”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棒之间的比较,学生也许就能更好的掌握。还有最后摆花片这个环节,我发现有的孩子没能很好理解我的意思,我想我要数学语言进行锤炼而且还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让孩子们喜欢数学。案 例 刘克超一、自主学习比长短1观察课本第9页的主题图,认识物体的长短。图上左边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你能说出他

5、们比较的物体谁长谁短?图上右边的三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你能说出他们比较的物体谁长谁短?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课本第9页,红色铅笔( ),绿色铅笔( )。比较物体的长短和高矮要注意什么?3完成课本第10页的“做一做”。三、过关检测:1 哪根绳子最长?请画上。 ( )( )( )2比一比。拿出两支铅笔比一比,说一说哪支长哪支短。同组的两个小朋友比一比,谁高谁矮。比长短、高矮教学反思今天的数学课学习比长短、高矮,本课是在学生学会了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之后,让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难,通过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知识。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我

6、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等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几天的课堂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好多知识已经掌握并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了,而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不尽如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而这两种生活又是截然不同的,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制能力也较差,孩子的许多习惯需要老师去培养。课堂是培养孩子的主阵地,我决定先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表达,学会合作与交流。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同桌同学之间比铅笔的长短和比个子的高矮两个环节。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请同学们从铅笔盒里拿出一支铅笔,和同桌的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在学

7、生的汇报中指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比较结果。在学生们合作学习中,我发现个别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我想一是和孩子的性格有关,二是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时老师的几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就会使孩子发生变化。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一种方法就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行不通的。几天的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低年级教师工作的艰辛。培养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艰难并坚持着!案 例 刘克超学习过程: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

8、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二、反馈实践 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3.同桌之间考一考。三、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15的顺序。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3、4、5的来源。)2.整体感知。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四、开放性活动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1)小组交流。(2)汇报。2.猜数游戏。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

9、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小组活动。五、学习写数:这些数你会写吗,谁愿意上来写一写?你认为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师示范,生学写。六、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本领?15的认识及书写教学反思刚入学的孩子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让一年级的孩子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我组织孩子们先观察教学情境图再动手操作摆一摆。让孩子说一说书上的那副图里有几只小鹿、几只小象、几只小鸟、几个小朋友等,再让孩子在自己的桌子上动手摆摆学具。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得到需要的数学知识。在写数这

10、个环节,我对每一个孩子的书写进行把关,亲自指导书写,以致于有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我是这样想的:孩子们正在低年级起步阶段,书写习惯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孩子们在一开始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于一生都是受益的。案 例 刘克超学习重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学习难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建立符号感。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一)认读15各数(二)排序 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二、探究新知(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提问:1.图上

11、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12、。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比大小教学反思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却

13、出现了许多问题反思如下:1、学生语言表述不清楚,不流畅;这节课我主要训练学生会说谁和谁比,谁大于谁,谁小于谁,学生表述比较费力,在后面的教学中必须加强训练;2、易混知识没有按重点作为区分。认识并区分大于、小于号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我却简单地认为孩子们在幼儿园已经认识并掌握了,所以在教学中没有让孩子们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两个符号。在练习时,有好多孩子都混淆了,由于知识掌握不扎实,到了最后,练习也没有按时处理完,结果导致学生虽然认识了两个符号,但仅仅也就是知道了它们的样子,至于它们到底什么时候用才是正确的,学生无法感知。应该在认识了两个符号之后就进行区分,让孩子们观察俩个符号的异同,说一说记忆方法,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符号的应用。案 例 刘克超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书第18页“做一做”的第2题看图片说一说:照片上共有( )人。从右数,爷爷排第( )从左数,奶奶排第( )从右数,爸爸排第( )2、完成第22页的第7、9、10题过关检测:1、 从左边起在第四个下面画;从右边起在第三个下面画2、(1)图中一共有( )个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