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福建省福州江南水都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446;5化学方程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725613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福建省福州江南水都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446;5化学方程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福建省福州江南水都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446;5化学方程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福建省福州江南水都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446;5化学方程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福建省福州江南水都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446;5化学方程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福建省福州江南水都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446;5化学方程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福建省福州江南水都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446;5化学方程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福建省福州江南水都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446;5化学方程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福州江南水都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4.5 化学方程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关键词语。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3.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4.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及解题格式。 过程与方法 1.能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2.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素养 【教学重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有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

2、(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 1.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教学课时 六课时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砝码、锥形瓶、小试管、橡皮塞。 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关键词语。 2.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教学难点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砝码、锥形瓶、小试管、橡皮塞。 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写出下列

3、化学变化的反应表达式 1.在空气中点燃磷 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3.镁在空气中燃烧 4.加热碱式碳酸铜 引入新课这些反应表达式反映出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 物质。从这些反应式里我们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是什么物质,生成的是 1 什么物质,表示出这些反应中质的变化。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物质 的量是否也发生变化呢,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反 应后物质的质量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下面我们通过试验来探讨这些 问题。 探究活动观察和问题 一张纸片燃烧后,只剩下少量灰烬,其余物质是消失了吗,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会变化吗, 假设和推测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会

4、变化。 设计实验方案 将燃烧前的纸片和燃烧后的生成物称量比较质量。 选做实验 1. CuSONaOHCuOHNaSO,,,()42242. BaClNaCOBaCONaCl,,,2233解释和结论 板 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律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讲 解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已经消耗了的反应物,如果某种反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有剩余,则剩余的部分质量不能计入守恒关系中。 2.“反应生成的各物质”仅指该化学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物质(包括沉淀或气体),与此物质在反应之前已经存在的量无关。 问题讨论为

5、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分 析通过水分解示意图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际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板 书2.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化学变化中的“三不变”:原子种类(元素)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归纳总结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宏观 元素的种类不变 五个不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微观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讨论交流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铁器生锈后,质

6、量增加;木材燃烧后,质量减少。据此他推断:质量守恒定律有例外。你认为这位同学的推断对吗,为什么,(铁生锈有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参加反应,因此质量会增加;木材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消散到空气中,因此质量会减少。这些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 2.有人宣布发明了一种可将水变成汽油的技术,因而他可用水开动汽车。你相信吗,说明理由。(不相信。因为水中含有氢、氧元素,汽油中含有碳、氢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不可能生成新元素,所以说法错误,不能相信。) 3. 在A + B = C + D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生成D的质量为多少, 4. H和O混合物的

7、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吗,(不一定。H和O的混2222合物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只有参加反应的H和O的质量之和等于去反应后生成水22的质量。) 小 结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原因 布置作业P.127习题4.5/ 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 讲 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例如:点燃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这种式子只能表示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并不能表示反应过程

8、的质量关系,而且不简明,不利于国际交流。因此化学家们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上述反应可表示为:点燃。这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其中,POPO,,225参加反应的物质叫做反应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叫做生成物。观察我所写的反应式,能不能体现化学反应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不能)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不相等)为了使化学方程式能完整地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只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是不够的,还应该在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前写上一定的化学计量数使它既能表示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生成什么新物质,又能体现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板 书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1.原则: ?

9、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2.写法: 写 根据实验事实,在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多种用“+”连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短线连接。 如: P + O PO 225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左右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切记决不能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 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例子: 3 452POPO,,225配平后将短线改为等号。 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气体用“?”,沉淀用“?”。 若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的气体不标“

10、?”,若反应物中有固体,生成的固体不标“?”。 点燃452POPO,,225举例: 点燃COCO,,22点燃32FeOFeO,,234 MnO222HOHOO,,,22222()2NaOHMgClMgOHNaCl,,,22小 结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布置作业摘抄第一到四章化学方程式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重点 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书写方法。 引入新课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 要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种原子数目相等,这个过程 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板 书三.化学方程

11、式的配平 1.最小公倍数法:找出方程式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相应较大的元素,找出其最小公倍数,进一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例: (1) ) (2(3) (4) 2.观察法: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化 学式的系数和这一生成物的系数,再确定其他物质的系 数。 例: (1) 4 (2) (3) (4) (5) (6) 3.奇数配偶法:找出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从含该元素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进行配偶,再确定其他物质的系数。 例: (1) (2) (3) (4) (5) (6) 注意:配平时只能改变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变化学式中 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

12、或原子团个数不变)。 一般先配化合物后配单质。 布置作业练习配平方程式: 1. C + O CO 222. CH + O HO + CO 42223. CH + O HO + CO 222224. FeS + O FeO + SO22232 5. FeO + CO Fe + CO 3426. FeO + CO Fe + CO 232布置作业 P.127/ 6. 7.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复习一至四章的化学反应,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教学重点 巩固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 板 书 (学生回忆化学反应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 5 点燃22MgOMgO,,2NaHCOHClN

13、aClHOCO,,,3222()2NaOHMgClMgOHNaCl,,,22,22CuOCuO,,2点燃452POPO,,225,22HgOHgO,,2NHHClNHCl,,34,22HgOHgO,,,2点燃22NaClNaCl,,2点燃COCO,,22点燃32FeOFeO,,234MnO22HOHOO,,,22222,2KMnOKMnOMnOO,,,42422MnO2 223KClOKClO,,32,通电22HOHO,,,222点燃22HOHO,,222CuSONaOHCuOHNaSO,,,2()4224 BaClNaCOBaCONaCl,,,22233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方程式

14、计算的实际意义。 2.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计算。 3.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有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听写化学方程式。 讲 述化学方程式既定性地表明反应物的种类,也定量地表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6 成物质量总和。据此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板 书 12 ?162 ? 12+162 12 ?32 ? 44 表示:(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反应物碳和氧气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32?44。 (2(3)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讨 论1.要生成44克二氧化碳需要多少克碳与多少克氧气充分反应, 2. 3克碳完全燃烧时,需要多少氧气,生成多少二氧化碳, 3. 16克氧气可以与多少克碳充分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