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7255013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1“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从周朝以来对于天下的定义。而三国演义一书所呈现的便是东汉末年分三国的史诗。读罢后,我陷于遐想之中。东汉末年,卖草鞋为生的贵族刘备,与杀人而逃的关公和杀猪卖酒的张飞“桃园三结义”,共创大业。三分天下时,因为刘备文有卧龙、凤雏等经天纬地之贤臣;武有关公、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虎将。所以,刘备也有一席之地。曹操虽然兵少粮少,可是他却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绣、灭袁绍、攻刘表可见,曹操十分聪明,正如他短歌行所写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豪情壮志。刘备他虽然兵也少,但他仁义宽厚、爱民如子、礼贤

2、下士、知人信人所以有陶谦三让徐州、临难时携民渡江、风雪中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因此,有民心的刘备成就了伟业。当我看到东吴和曹操打“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一下子收了十万有余的箭时,我觉得诸葛亮十分聪明,而周瑜是多么惊讶,又多么想杀了诸葛亮呀!他以为诸葛亮日后会成为江东大患。当看见“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时,马上在脑海中想到:江东的将士们对周瑜如此忠心耿耿,“赤壁之战”的胜利也是理所当然的了。三国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关公了,他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单刀赴会可惜关公败走麦城,被东吴杀之,一世英明画上了一个句号,可惜、可叹、可恨。在三国的最后时候,三分归一统,司

3、马炎成了这个世界的主人。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2这个学期,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把三国演义又看了一遍。我喜欢诸葛亮,他是一位多智多谋的人。他在蜀国是刘备的参谋师。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里能够体现出他的聪明:一天,周瑜对诸葛亮说:“你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了,他还说:“三天的时间就够了”。而且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草船,他还在每条船上安排了三十个士兵。第一天,不动;第二天,也不动;直到第三天夜里,他的二十条草船向曹军游去。曹操看见了,心里很害怕中埋伏,命令箭手在寨前抵挡。不一会儿,诸葛亮的草船上插满了许许多多的箭。然

4、后诸葛亮就带着装满十万多支箭的二十条草船回营了。到了白条,曹操才明白上当了。诸葛亮回到营中,周瑜让人去数箭,共十五六万支。周瑜心里又惊又恨,但他也没有办法。这样能够看出有多智多谋的诸葛亮,心胸狭窄的周瑜。正所为许我小朋友说的:“我们要好好学习,像诸葛亮一样聪明。”三国演义是一本不错的书,有空你也找来看看吧!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3在这个缤纷的暑假中,我阅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方的战争,造就了许许多多具有特色的人物,比如说: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气、善战的关羽;勇猛的张飞;才华横溢的周瑜;胸怀大志的孙

5、权;见利忘义、人中赤兔的吕布;还有我认为老_巨猾的曹操虽然有这么多具有特色的人物,但我还是最喜欢、最敬佩足智多谋、才思敏捷的诸葛亮。因为他智勇双全,就拿草船借箭这个典故举例吧:当时周瑜借军事为由故意刁难聪明的诸葛亮,要求他在十天造完十万支箭,周瑜心里暗暗高兴:哼,你再怎么聪明也肯定做不到。可诸葛亮却对他说最多只要三天就可以完成任务。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有三十名士兵,船用布遮住,两边都插满了草,可周瑜并不知道他的计划,非常疑惑。过了几天,江上大雾弥漫,半夜时分诸葛亮请鲁肃去把十万支箭取来,船慢慢靠近曹营,将船一字排开,曹操不敢迎战,只让箭手放箭,等到天亮,只见那十几支船插满了箭,诸葛

6、亮把船驶了回去,完成了周瑜的要求,就这样机智诸葛亮利用有雾的天气;利用曹操疑心很重的性格,并且考虑周全,安排很巧妙,不费吹灰之力拿到十万支箭。这就是我敬佩诸葛亮的原因,而且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三国演义最后一回合是荐杜预老蒋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统一:当时蜀、魏国灭亡,晋朝快统一天下,只剩东吴没灭,吴国孙皓无能,陆抗和羊祜相杀,羊祜因病而死,命杜预接任,准备灭吴,这时陆抗等将军也去世,因孙皓慵懒,吴国终被晋国所灭,晋朝皇帝司马炎一统天下,三国终结。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4三国演义原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后来的三国演义是后人的简写。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选编的历史小说。主要说了三国时期

7、的魏国,蜀国,吴国三个国家的互相斗争,为抢夺地盘,争当国家霸主,作者用了非常详细的描述三国大开杀戒的一场场恶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两百多个人物,其中作为成功的人物有大名鼎鼎的孔明;诡计多端的无耻小人-曹操;威风凛凛的关云长;智勇双全的刘备等大小将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人还是关云长,他身长九尺,声若巨雷,丹凤眼,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刮骨疗箭毒不怕一点疼。在三国演义里,作者匠心独运,以生花妙笔勾勒出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长板桥等一系列的生动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草船借箭。一次吴国缺箭,周瑜让孔明三天之内造上十万枝箭,还立下军令状。孔明掐指一算,算到第三天必有大雾,他向鲁肃借草船。到了水寨

8、前,曹兵箭如雨下。诸葛亮带着插满了箭的草船,就顺着急水回寨。回寨后鲁肃向周瑜把事说了一遍,周瑜只能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读了三国演义使我受益匪浅,知道了打胜仗不仅需要勇气,力气,武功,还要智慧,我们还不能像曹操一样做人太狡诈。也不能像周瑜一样,心胸狭窄,纵然很有才干,可还是被气死了。要像刘备一样,仁义当先。三国演义里精彩的人物,使我百读不厌,每阅读一次,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文学素养也提升了许多。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5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黄巾之乱是从

9、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F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之后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读了三国演义让我了解了三国的时期历史。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6周瑜真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军师,但是因为自己的工作方式不正确,让事情反而变得更糟糕。

10、当时,因为周瑜中了一支有毒的箭,情绪不能激动,但周瑜不肯离开,于是便在那儿养病。之后,邻国的人要抓周瑜,又说了一些令他生气的话,周瑜的病情又加重了。刚刚打了败仗,又受了伤,就就应好好养伤,等精力十足的时候再来,而不是坚持斗争。就像在20XX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的脚也受伤了,如果再跑,脚的伤就重了,或许在往后几年就都跑不了,于是他便选取了退出比赛,好好地治疗和养伤,准备以后的比赛。我认为他这么做是对的。这场比赛或许对于20XX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但如果不这么做,将来便会有更多的遗憾。而且带伤跑步也跑不快,拿不了第一名啊!遇到这些状况,我必须不会做出像周瑜一样的笨选取。三国是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三国

11、是鼎力的时代,更是义薄云天,忠义家士的时代。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7这个暑假我读了许多书,如:稻草人、木偶奇遇记、三国演义,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滚滚长江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里的关羽神勇无比,单刀赴会胆子大。关羽的故事可多了,如:过五关斩六将、夜走麦城、刮骨疗毒等。我最佩服关羽刮骨疗毒这件事。故事是这样的:话说关羽在一次战斗中手臂被一支毒箭射伤了,关羽就请神医华佗来医治他的箭伤,华佗仔细看了看说:“不好,你的箭毒已经进入到骨头上,我要用刀在你骨头上把毒刮去,没有麻药,这很疼痛的。”关羽爽快地答应说:“没问题,现在就来刮毒吧!”华佗先把关羽手臂上的皮肉划开,而关羽却在和手下的

12、兵喝酒,几乎看不出他疼痛的样子。华佗开始在它手臂骨头上刮毒了,他刮呀刮,刮得时候关羽手臂上流了好多血,喝完酒他和手下的兵聚精会神地下起棋,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一个多时辰过去了,终于刮完了毒。华佗钦佩地竖起大拇指说:“将军您真厉害啊,我从没见过向您这样勇敢的人!”关羽感谢地说:“这算什么,小菜一碟,还得谢谢您这位神医妙手回春治好了我的手臂啊,我又可以带兵打仗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关羽真是个勇敢顽强不屈的人,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是个男孩子可是平时手指划破了一点,痛得鬼喊鬼叫,和他相比我就无地自容了。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让我大开眼界,而三国演义里的众多英雄人物,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他们勇

13、敢顽强,不怕死的精神值得我学习。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很多,“草船借箭”我最喜欢,这个故事是说:因为诸葛亮聪明博学、用兵如神,让周瑜十分妒忌,心怀诡计,他把诸葛亮看作是东吴的一大患,想找借口害他,就对诸葛亮说,箭是水上打仗的的兵器,要诸葛亮在当时没有造箭的条件下,在三天之内造使万支箭,如果完不成任务就要严惩。诸葛亮便胸有成竹地凭他的智慧和常识,在三天之内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三国演义中我喜欢的人物还是诸葛亮。他是个死而后已的忠臣,他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七星灯,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他的所做所为给大家一个很深的印象。我长大后要向诸葛亮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