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犊牛腹泻发生与防控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7243885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犊牛腹泻发生与防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犊牛腹泻发生与防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犊牛腹泻发生与防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犊牛腹泻发生与防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犊牛腹泻发生与防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犊牛腹泻发生与防控 浅谈犊牛腹泻发生与防控 摘要:介绍了犊牛腹泻在阿鲁科尔沁旗的发病情况,分析了其发病症状及病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为加快发展养牛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犊腹泻 病因 症状 犊牛腹泻是一种急性、肠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下痢为特征1,2。由于治疗不当,常给养殖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将犊牛腹泻病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一、发病情况 犊牛腹泻在阿鲁科尔沁旗发生历史较久,1997年在罕苏木发生以高温和拉稀为主的牛病,并开始流行。2002年罕苏木大小牛前后发病120头,死亡10头,死亡率8%,诊断为犊牛副伤寒病。某牛场多年来,年年发生犊牛腹泻症。2005年调查了6个牛群

2、,产犊100头,发病43头,发病率43%,死亡5头,死亡率12%;确诊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病,少数犊牛因牛球虫引起。 二、发病症状与病因分析 1.大肠杆菌及消化不良性腹泻 1.1发病症状。发病较广,季节性明显,5-8月为发病高峰期,病畜为当年生牛犊。病初精神尚可,食欲如常,主要拉灰白色、石灰水样、糊状或带有黏液的粪便,排烘频数,尾部粪染,少数拉污黑带绿色水样便,带血丝,农民称之为“奶泻”,一般无体温反应。病重者,精神萎顿,喜卧,不能吃,皮肤弹性消失。发病率30%-70%,死亡率6%左右,病程3-8d。在6-8月产犊牛,因气候炎热,失水较多,呈中毒性腹泻者,很快死亡,有的突然死亡【3】。一般性腹泻死

3、亡多见于腹泻后期衰竭而死。尸体消瘦,眼眶下陷,后腿、尾部粪染,真胃内有凝乳样物质并混有乳清,胃黏膜肿胀,有出血斑点,肠内有灰白或褐色黏液样内容物,有些肠道空虚。肠系膜淋巴结增大,切面多汁,胆囊内多充满深绿色胆汁。 1.2发病原因。在挤奶期间,犊牛拴系时间长,活动少,吃乳时间短,饿极饱饮,加之太阳曝晒,饮水不足,易引起发病。早期所产犊牛(4-6月)发生腹泻较少,7-8月所产犊牛腹泻发生率高。病原菌感染,与挤奶时挤奶员手接触乳头病原菌相互感染有关。先天不足弱犊,容易发病与死亡。与犊牛缺少食盐及其他常量、微量元素有关。 2.犊牛副伤寒 阿鲁科尔沁旗是犊牛副伤寒流行区,由于多年预防注射,已得到有效制止

4、,该病与大肠杆菌及消化不良在临诊症状及剖检变化上均不同,病畜发病明显,体温40-41,脉搏、呼吸加快,呈腹式呼吸,初期有咳嗽、结膜浆液性炎、充血,有些流出脓性分泌物。精神沉郁,鼻镜干燥,喜饮,犊牛吃奶时好时坏,排出灰黄色粪便,混有黏液和血丝。后期食欲废绝,瘦弱,体温下降,卧地不起,衰竭而死【4】。成年牛有些无症状突然倒毙,大部分以高热、剧烈腹泻、消瘦为特征。死亡以败血症为主,病期长短不一。剖检变化:成年牛主要呈急性肠炎,肠黏膜发红,常杂有出血、脱落。脾脏肿大,呈黑红色。小牛与大牛相似,有些肝脾出现坏死性病灶,胆囊增大,胆汁较稠而混浊。心、肾、真胃有出血点。孕牛可发生流产,口腔有破溃点等。进行实

5、验室细菌分离检查,常能查出沙门杆菌,用内脏器官作培养时,出现很纯的培养物【5】。鉴别要点:前者只限于犊牛,而后者以犊牛为主,大牛也有发病。前者体温不明显,而后者病初升温,并呈稽留热型,后期下降。前者发病率高,而死亡率较低,后者刚好相反,并且表现出明显的败血变化,治愈的生长发育受阻,剖检变化有不同。 3.犊牛球虫病 该病症临诊主要表现为:从肛门流出鲜血,或便出带血稀粪,血凝块,其中混有纤维性黏膜。精神萎顿,食欲废绝,拉便有里急后重现象,瘤胃蠕动及反刍停止,部分病例经特异治疗可转愈,部分突然死亡,病畜多发季节与犊牛大肠杆菌及消化不良腹泻相同【6】。剖检变化:肌肉苍白,肠黏膜为增生性、出血性炎症,内

6、容物呈污褐色,混乱有血凝块及纤维蛋白性薄膜,淋巴结增大,水肿,切面多汁。血便直接涂片镜检,直肠拭子涂片,盐水漂浮检查,均能检出近似正圆形球虫卵囊,数量大【7】。剖检2例球虫性肝病变的病死犊牛,肝脏表面布满油菜籽大的白色正圆病变,界限清楚,不突出。病变部位及肝切面触片检查有大量发育不同期的球虫卵囊。 4.其他原因 将腹泻与健康犊牛空肠弯曲杆菌于实验室分离。共进行了30头,正常犊牛中检出带菌率2.5%,腹泻犊牛检出率10%。空肠弯曲杆菌是否是引起犊牛腹泻的又一原因,尚未定论。 三、预防 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应对妊娠后期母牛加强饲养管理,幼畜进行护理。具体做到:使新生犊牛能尽早吃到初乳,最好能在生后1

7、h内吃到初乳。对体弱的犊牛,初乳应采取少量多次饮喂方式,因为新生犊牛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来源于初乳,不喂初乳的犊牛,其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低,因而肠道中细菌、病毒容易侵入血液,造成菌血症或败血症【8】。母乳不足或质量不佳时,可采取人工哺乳,做到定时、定量,乳温要保持在35-37。畜舍及畜栏应定期消毒,垫草应经常更换,粪和尿应及时清除。犊牛腹泻是最常见、危害较大的一种病。在防治过程中,长期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甚至无效。因此应加强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用药,降低损失,从而加快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韦振猛,梁明英.犊牛球虫病的诊治J.广西畜牧兽医,2008,

8、24(6):364-365. 【2】沈杰,黄兵.中国家畜禽寄生虫名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黄兵,董辉,沈杰,等,中国家畜禽球虫种类概述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4,26(4):313-316. 【4】金哲松,吴元锡.犊牛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治J.广西畜牧兽医,2009,25(3):176-177. 参考文献 【5】胡来根.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4):125-126. 【6】卢中华,杨霞,王小平,等.某奶牛场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原鉴定与防制J.河南农业科学,2002(11):.45-46. 【7】许庆阳,马大山.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142-143. 【8】郭希保.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治疗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5):127-1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