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 2.3 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7242104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地理 2.3 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地理 2.3 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地理 2.3 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地理 2.3 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地理 2.3 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 2.3 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 2.3 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地理 2.3 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运用天气图,简要分析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2.以某种气象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一、低压(气旋)与天气1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_分布状况而言的;气旋与反气旋,是指_状况而言的。2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_,就称为低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_。气旋是_气压区的大气水平涡旋,在北半球,气旋作_时针旋转辐合,南半球相反,中心气流被迫_,多形成_天气。二、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

2、,如果_,就称为高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_。反气旋是_气压区的大气水平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_时针旋转辐散,南半球相反,中心气流_,多形成_天气。三、台风与寒潮台风是_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寒潮的实质是_过境。基础达标练知识点一低压(气旋)与天气1关于北半球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附近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B中心附近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C中心附近气流被迫下沉D气旋过境时以晴朗天气为主2下面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读“2009年8月6日9日台湾花莲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379日的天气受()A气旋影响 B反气旋影响C冷锋影响 D准静止锋影

3、响48日前后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A狂风暴雨 B阴雨连绵C伏旱 D天干物燥知识点二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下图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第5题。5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6下列与反气旋控制下有关的天气是()A夏初江淮地区梅雨天气B盛夏长江流域伏旱天气C夏秋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D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方法技巧练锋面气旋的判断步骤下图中P1、P2、P3表示三条数值不同的等压线,箭头表示A处的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半球(南或北)_(高空或近地面)的天气系统。判断依据是_。(

4、2)甲、乙、丙、丁四地中,受冷气团控制的是_,受暖气团控制的是_。(3)甲、丙两地的风向分别是_、_。(4)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发生降水的是_。(5)请描述未来一段时间内,A处的天气状况_。方法技巧判断步骤(以北半球为例)找槽线:图中PM、PN为两条槽线。定半球:图中气旋是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即是北半球。定冷暖气流:判断出是北半球后,则从偏北方吹来的为冷气流(冷气团),从偏南方吹来的为暖气流(暖气团)。定旋转方向(知冷暖气流谁主动向谁移动)。结合旋转方向判断锋面类型:从图中可知A是冷气团主动向东南运动,即PM为冷锋,则PN为暖锋。一、选择题下图是xx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一次沙

5、尘暴的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完成13题。 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下图为某气象站测得的本站某日气温或气压的变化,据此完成46题。4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5若该气象站位于上海市,则此图反映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6这一天,该地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午后的主

6、要原因是()A太阳高度小 B受冷气团控制C云层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逆辐射弱读下面“2008年9月12日8时我国等压线分布图”,完成78题。7图中我国的气压形势及天气状况可以描述为()A大部分地区在高压系统控制下,天气晴好B大部分地区在低压系统控制下,以阴雨天气为主C小部分地区在高压系统控制下,天气晴好D华北地区在低压系统控制下,以阴雨天气为主8此时,受E天气系统影响,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东部海面()A受偏北风控制,多晴朗天气B受偏南风控制,多晴朗天气C受偏北风控制,多阴雨天气D受偏南风控制,多阴雨天气题号12345678答案二、综合题9读“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虚线表

7、示航海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气压值为_。(2)此日,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航行期间天气将如何发生变化?(从晴雨、风向等方面简要分析)10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回答问题。(1)读“南方某城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分析这次寒潮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情况。过境前:_,过境时:_,过境后:_。(2)影响该城市的寒潮大多源于_。(3)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单选)()(4)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多选)()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B交通事故频发C城

8、市用电、用气量减少D羽绒服装热销E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答案知识清单气压气流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低压槽 低逆上升阴雨中心气压高于四周 高压脊高顺下沉晴朗热带气旋快行冷锋基础达标练1B气旋是低气压区的大气水平涡旋,在北半球,气旋作逆时针旋转辐合。2A澳大利亚的热带风暴实质是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旋转辐合。3A夏季,东南沿海地区会受热带气旋的影响。结合图示气压变化知,79日的天气受气旋的影响。4A8日前后,低压中心移至花莲,此时影响花莲的气压梯度力大,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强烈上升,从而形成狂风暴雨天气。5C该题考查学生对天气、天气系统的掌握与理解,第二天,高压系统已经不再控制该区域,故可甄别四个

9、选项(当然,这其中需要分析及简单计算该天气系统的移动)。6B梅雨是准静止锋控制下的天气,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特殊形式,北方夏季的暴雨与冷锋活动有关,伏旱是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方法技巧练(1)北近地面风向右偏(或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属北半球;在摩擦力影响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交角,近地面比较显著(2)甲、丁乙、丙(3)偏北风偏南风(4)甲、丁(5)风力增大,出现降水;气温下降,气压上升,降水停止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锋面气旋的题目。图中箭头A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空气由外向内运动,表示这是低压系统,同时可以看出,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说明是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地中,受冷气团控制的应该是

10、冷锋锋后和暖锋锋前的地方。甲、丙两地的风向,我们应该把握的还是大气的运动规律:由高压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发生降水的地点位于冷锋锋后、暖锋锋前,更简单地说,降水大都在冷气团一侧。未来一段时间内,A处的天气状况经历了受暖气团控制受冷锋控制受冷气团控制这样的变化。综合提升1B我国沙尘暴多发区常见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即位于我国35N以北,因此为西风带。2C据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逆时针旋转上升的影像,可以判断是气旋活动,加上沙尘暴是冷锋活动的结果,因而选C。3A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沙尘由陆地逐渐上升到空中,故选A。4C5.C6.C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受该天气系统控制

11、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最后气温和气压基本上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控制该地的不可能是锋面,应该是气旋。第5题,若该气象站位于上海,此时该地温度范围是1022,应该是春秋季节,由于该季节受到气旋控制,所以应该是秋季。第6题,该地午后受到气旋控制,形成阴雨天气。云层的反射作用强,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降低。7A8.D依据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气压控制下。E为低压系统,受其控制下的地区多阴雨天气。依据等压线数值及地转偏向力可判定风向。9(1)1 000hPa(2)P点的气压梯度大于O点(等压线疏密不同);P点为海洋表面,摩擦力小于O点。(3)晴雨变化:晴雨晴雨晴;风向变化: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解析第(1)题,P气压场处有锋面,则中心为低压;图中显示等压距为5hPa,P点位于1 000hPa等压线上。第(2)题,风力大小决定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图中等压线疏密程度),以及摩擦力。第(3)题,从M到N,经历了两次锋面控制地区,且等压线疏密程度、变化趋势也不同;可根据锋面知识,以及风向判断知识(由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再考虑偏向)作答。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