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724112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某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某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某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某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我市是*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规划确定的蔬 菜主产区之一,设施农业又是市委、市政府所确定的发展十 大特色产业之一。近期,我带领调研组深入部分乡镇,就设 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发展现状和成效设施农业具有节水、聚能、高产、高效、稳定、便利的 特点,是避灾农业、节水农业、高效农业,易被广大农民接 受,适应现阶段我市农村发展实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 志。设施农业的发展对丰富我市淡季农产品供应、发展高效 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市光热水土资 源丰富,具有光能充足、日照时间长的优势,气候资源是国 家农业区划中的优势地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基

2、本特点 是日照长,年均日照达 2936个小时,无霜期171天,气温 日较差大,A10C积温为3100-3500 C,因此气温和热量状 况适合农作物生长,利于作物干物质积累和土壤有机质分 解。耕地以河套灌淤土为主,排灌体系健全,沟渠路配套, 耕作土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地肥沃,障碍因子少,土壤条件 好,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利于蔬菜生长。近年来,自治区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做由了在全区发展百万亩设施农业的重大战略决 策。我市作为*设施农业建设的主要区域,坚持“以政府扶 持为导向、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发 展原则,调动农民和社会各界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在速 度、规模

3、和效益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已成为农村经济快速 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截止 XX年底,全市设施 农业面积累计达到 20.3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 9.63万亩、 大小拱棚10.74万亩。建成了利通区金积镇,青铜峡市叶升 镇、大坝镇、小坝镇、瞿靖镇,盐池县城西滩,红寺堡开发 区乌沙塘等7个万亩设施农业园区和 20个千亩设施农业园 区。在设施农业栽培中广泛推广应用了优良品种、工厂化育 苗、嫁接、测土配方施肥、滴灌等10多项无公害栽培技术,设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类型由以设施蔬菜为主, 向设施瓜果、设施花卉、设施食用菌等多领域扩展延伸。基 本实现了全年生产,均衡供应。目前,全市以辣椒、番茄

4、、 黄瓜、茄子、西瓜为主导的设施瓜菜年产量达到65万吨,90蛆上的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有58个蔬菜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设施农 业的发展加快了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粮油作物向经济作物 调整的步伐,改善了我市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经济效 益,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蔬菜、花卉和菌类产业的兴 起,进而促进了农业由单一的粮、油种植向粮、油、菜、花 卉、园艺等多样化、高效益方向的转变,种植业结构不断优 化,品种增加,质量提高。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 变。以蔬菜、花卉

5、、园艺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必将大 大改善农业局部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优化种植结构,丰富 种植种类,提高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 农业的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 念的更新。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广大农民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 式,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 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 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从而吸收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 动力参与到蔬菜和花卉种植,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 惠,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 生了重大变化。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

6、民的收入。设施农业是一项 高投入、高产生的产业。近期调查表明,我市单茬西红柿亩 销售收入10756元,纯收益4931元。单茬辣椒亩销售收入 6876元,收益1631元。两茬蔬菜平均亩销售收入11714.5元,亩纯收益3773.6元,增收效果十分明显。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设施农业对 品种、栽植、管理的技术要求高,农民在搞大棚种植时主动 要求学技术、用技术、请能人,一些农民还把相关技术组装 配套起来,有效促进了自身劳动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左邻右 舍和周边村队的示范辐射作用也不断增强,加快了农业科技 的普及和推广,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设施农业发展的领域和规模持续扩大。今年以来,

7、我市 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川山区资源、经济、市场和 技术等区域比较优势,面向市场,优化结构,在“名、优、 特、新、精”上做文章,把设施农业作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 点,按照“扩规模、抓市场、促产业”的思路,加快建设速 度。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科技人员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 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千辛万苦抓项目,千家万 户搞培训,千方百计解民忧,科学规划,集中连片,加大投 入,用好资金,强化服务,XX年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成为我市设施农业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二、主要做法和经验政府推动是关键。市委、政府和各县高度重视设施农业 工作,把设施农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早谋划、早

8、安 排、早动手,年初就将设施农业的任务下达到各县、各部门, 落实到农户、落实到田块,加强督查考核,主要领导亲自抓, 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建,各乡镇具体抓落实。农牧部门在年初就提生了日光温室建设方案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建设任务,并及时与供电、水务、交通等部门沟通、合作, 将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列入自治区年度计划,并派驻技术人员 蹲点把关。财政部门及时筹措建设补助资金,先期拔付540万元,用于启动建设。商务部门及时协调,保证建棚高峰期 的柴油供应。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以公司引领、大户参与带动群众 发展设施农业。市委、政府因势利导,适时由台了关于加 快发展“农业十大产业基地”若干政策规定、关于强化

9、 农业基础,建设“十大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 对投资发展设施农业在政策扶持上进一步做了明确规定,继 续强化服务,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发展设施农业。一是广泛发 动公司、企业、个体老板,积极参与设施农业建设。除享受 *市补助政策外,从建棚选址、道路、打井、架电、协调贷 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今年,有40多家公司、大户投资参与日光温室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二是乡 村干部、党员、科技人员带头建设日光温室,率先垂范,带 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三是调动本地群众发展设施农业。今年,通过政策驱动,能人带动,全市70%Z上的温棚由本地农民自己建设、经营,比去年提高40个百分点。统一品种规划布局,

10、大力发展集约化生产。按照专业化 生产、社会化服务、集约化经营的设施农业发展要求,我市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一村一品”,对日光温室茬口布局、主 栽品种作由统一安排,积极引进品质优、产量高、抗病力强 的新品种,大力推广工厂化育苗、嫁接、反光幕、电动卷帘 机、暖风炉等新技术,按照设施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标准和种 植技术规程指导农民生产,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定植、统一 技术管理、统一组织销售,改变了过去品种多、舌I、杂、统 一销售困难的局面。今年,我市日光温室品种以西红柿、辣 椒为主,面积占80蛆上。坚持和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寻求金融部门信贷支 持。发展设施农业,投入是关键。为此,市政府和各县千方 百计筹措

11、资金,因势利导,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充 分调动农民、社会力量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推进设施农业快 速发展。一是加大市、县财政扶持力度。对集中连片发展日 光温室500亩以上的园区,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造基础设 施,并视规模和财力给予每棚25008000元不等的补助;二是整合捆绑项目,形成共建合力。各县普遍将农业综合开 发项目、农业科技支撑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捆绑,整合资 金,统一用于基地建设;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纳 社会资金,为设施农业发展注入活力;四是积极协调金融部 门贷款,寻求信贷支持。最终市区由市财政担保,国有土地 抵押,争取到自治区农发行设施农业贷款5000万元。其它 县也争取

12、到了金融部门对设施农业建设的信贷资金,为设施 农业稳步推进创造了条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农户的素质和生产 管理水平。今年以来,组织实施了科技指导山川结对帮扶活 动,充分发挥川区的技术优势,派驻技术人员到山区蹲点开 展技术示范、指导,加强技术培训,大力培养山区技术人员 和骨干农民。多次举办培训班、现场演示观摩会,让农民掌 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日光温室建设是 一项高投入,高产生的项目,修建一栋使用面积0.8亩的日光温室需要资金2万元左右,加之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投入更大,资金不足的矛盾十分

13、突生。二是设施农业发展注重产前、产中服务,轻视产后服务。各级部门关心建设和种植,而忽视销售。三是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量小,品牌产品缺乏。农户 在温棚中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十分突生,设施农业产品中 药物残留令人担忧,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四是科学技术推广不够深入。农民习惯于旧的生产方 式,对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 概念模糊,蔬菜栽培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 业的发展。四、对策建议优化布局,按照市场要求加大种植结构调整。一是发挥 优势,调整优化设施农业生产布局。川区以发展高效设施农 业为主,以外销为主。山区豉励经济、技术、劳动力等条件 较好的农户先期发展设

14、施农业,再辐射带动周边农户,逐步 推进。二是突生特色,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依托市场,进一 步优化品种布局,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和拳头产 品。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以番茄为主打产品,大中棚、小拱棚 蔬菜生产以番茄、辣椒、黄瓜、西瓜为主打产品。三是因地 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设施栽培。在利通区、青铜峡等生产 基础好、技术水平高、产品销路稳定的地区,以日光温室蔬 菜、园艺为主,提高建设标准,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在盐同 红等生产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选择发展成本低、投 入少的大中棚、小拱棚设施栽培形式,实行梯次发展,逐步 提高设施标准。依靠科技,促进设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一是改善生产 条件,提高设施装

15、备水平。 加强设施的标准化建设, 配套水、 电、路等基础设施,提高温室外覆盖、内覆盖与遮阳网揭放 的机械化操作水平。二是强化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新型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人员结构,保证 推广经费,增强服务能力。根据各县的产业特点,研究成立 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探索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多元 化组织形式。三是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厂化育苗、阴阳棚日光温室、热 风炉、嫁接、生物防治、组织培养等高新技术。改变传统单 一的蔬菜种植模式,实现多茬次、多品种、立体式、反季节、 延时令栽培。四是加强品牌培育。依据自然地理和品种优势, 打造地方特色品种

16、,提高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加大宣传和推 介力度,打造地方品牌。五是强化农民技术培训工作。与实 施“科技入户工程”和“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紧密结合,采 取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农民对设施蔬菜、果树栽培技术的认 识和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 带动农民应用各项新技术,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做到棚棚都 有“明白人”。六是发挥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 作用。各县市在制定和实施设施农业发展规划中,加快设施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组织园区内农户组成生产、销售合 作组织,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品牌, 统一销售,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组 织化生产和销售。建立健全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生产 技术和质量标准体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 量安全法,针对我市发展设施农业的主导品种和产品,加 快制定无公害和绿色设施农产品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