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关于发展“飞地经济”的思考和建议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722475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发区关于发展“飞地经济”的思考和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开发区关于发展“飞地经济”的思考和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开发区关于发展“飞地经济”的思考和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开发区关于发展“飞地经济”的思考和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开发区关于发展“飞地经济”的思考和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发区关于发展“飞地经济”的思考和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区关于发展“飞地经济”的思考和建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发区关于发展“飞地经济”的思考和建议一、#开发区“飞地经济”发展情况2004年,省委、省政府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江阴#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跨行政区域联动发展的先导区、示范区,经过十年持续不断的合作共建,“飞地经济”快速发展,园区开发建设成效显著。受跨江联动开发的启示,#开发区探索实施“一集中三同步”发展模式,建立了市镇联动工业化新机制,摒弃“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的传统做法,鼓励各乡镇到开发区发展,乡镇招引的项目一律纳入各乡镇政绩考核,新增税收也纳入乡镇统计。2005年,开发区出台鼓励市镇联动开发建设的奖励意见,鼓励各乡镇、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到开发区设立“区中园”、“区中村”、“区中企”,鼓

2、励中小项目进入开发区标准化厂房。目前,市镇联动开发取得初步成效,联动范围实现园区全覆盖,共享财政分成项目累计44个,其中,开发区本部及各园区34个,新桥园区10个;“区中园”2个,其中原“靖城园”整体移交城北园区,华信科创园获评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85家,技工贸收入近10亿元。市镇联动开发实施以来,开发区工业经济占全市的比重从50%上升到70%以上,引进外资占比从70%提升到85%以上,财政收入比重从1/3提高到近50%。自2004年起,#经济开发区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并于2012年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跨区联动、市镇联动等“飞地”发展模式正被周边后发地区复制推广并

3、不断创新完善。二、当前“飞地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作为一种探索创新,联动开发突破了空间局限,促进开发区和乡镇之间资源互通,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互利共赢,“飞地经济”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看,市镇联动开发的总量规模不大,项目层次不高,推进速度不快,乡镇分成财力有限,部门参与度不高,“飞地经济”呈现递减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是五个方面:1、思想理念的制约。“飞地”开发突破了传统开发理念,是一种区域合作新机制,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种考验和挑战。尤其需要各乡镇和部门“一把手”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勇于实践。需要全市上下和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全局观念,转变发展思路,打破现行体制机制的束缚,出台新政

4、策、新办法,解决“飞地”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2、资源环境的制约。在联动开发初期,乡镇土地指标受限、基础设施落后,在行政推动和利益驱动下,项目外溢意愿强烈。开发区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相对宽松,配套设施齐全,项目承载能力强,做大愿望迫切,“飞地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空间充足。但随着开发建设的深入推进,土地、环境等资源要素趋紧,开发成本增大,项目准入门槛提高,传统“飞地”项目进区成本增大而难以落户。 3、增长压力的制约。新常态下,受财政持续增长、转型升级等多重压力的影响,乡镇自身亟需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支撑未来经济发展,减弱了“飞地”开发的意愿。另一方面,随着乡镇财力的增长、存量资源的盘活和基础设施

5、的完善,乡镇项目承载能力和发展空间增大,项目吸引力增强。4、体制机制的制约。特别是开发区体制机制、现行财税体制、统计核算体制、政绩考核机制与联动开发机制不匹配,具体操作上,统计难界定、考核难公平、利益难平衡,影响了乡镇(部门)大规模持续参与联动开发的积极性。5、政策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缺乏顶层设计,整体组织推动力度不够,配套政策滞后于“飞地经济”发展需要。6、载体建设的制约。现行载体缺乏长远规划建设,主要表现为特色不明,层次低、规模小,综合功能不足,影响项目承载力。 三、发展“飞地经济”的建议 当前,项目大突破工作的大力推进,项目评估论证制度和统筹落户机制得到落实,为“飞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6、提供了机遇和空间。下一步,开发区将加大联动开发力度,放大“飞地经济”效应,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完善机制制度,创新模式办法,严格考核兑现,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新格局,充分调动各乡镇(部门)积极性,为“飞地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激励和有力保障。1、加强行政推动。“飞地经济”是一种区域合作新机制,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路径。新常态下,充分认识发展“飞地经济”的意义,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主导性作用的同时,加强行政推动,出台政策意见,统筹土地资源要素配置,优化产业集聚,推动主体功能区加速形成。2、强化规划引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区定位,细化特色园区规划,加快实施“三规合一”,

7、丰富“飞地经济”载体,努力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产业、生态等协调发展,强化各类规划对项目选址的刚性约束,加快形成城市组团、产业集聚区良性互动格局。 3、完善“飞地经济”政策。加强顶层设计,理顺财税统计、考核体制,实行市镇联动财税分成体制,适度提高乡镇“市镇联动项目”的财税分成比例,进一步调动乡镇招引项目、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大力发展“飞地经济”的积极性。具体操作上,配套制订制度体系,形成常态化推进机制,确保规范运作,高效实施。4、做优“飞地经济”载体。针对市镇联动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规划具有本土产业特色的集聚区,围绕产业集群培育和产业链构建,引进龙头企业和配套项目,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增强项目落户的吸引力。 5、强化“飞地经济”考核。严格执行“飞地经济”政策,根据实施效果及时修订和完善,保持政策的针对性、稳定性、灵活性,加强统计考核,严格兑现财税分成奖励和各项扶持政策。建议出台乡镇“飞地经济”专项考核办法,纳入班子及一把手考核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