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跟进笔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712280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跟进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理学跟进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理学跟进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理学跟进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理学跟进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跟进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跟进笔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学 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人对客观湿湿的主观反映。二研究任务:揭示人类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个体行为和个体心理。2 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3 个体意识和个体无意识。第二节 心理学的源流一心理学的流派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 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 学家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这雪中脱离出来,成为 一门独立的科学。Ps:冯特是心理学之父。(一).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 代表人物:铁钦纳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

2、究人们的意识,即对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方法:内省法。(二).机能主义 创立者:詹姆斯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能力和目的。 心理学的工作不应该局限于实验室内,还应该采用观察,测验以及问卷调查等 方法。意义: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发展进程。(三).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主要研究:知觉和意识的组合过程。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主张:人对事物的任何事是有整体性的。 人所得到的知觉是有组织的。 人的意识和知觉不等于,也不能还原成感觉。Ps :元素的机械总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先于部分的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 义。(四).精神分析学派 创始人:弗洛伊德。主张:人在童年时

3、期的潜意识的经验及其导致的内心冲突是心理学障碍的根源。 性方面的潜意识压抑过度或不当会导致诟病 手段:释梦,自由联想,意义:对个性,动机心理学的押宝就产生较积极作用。 泛性论遭批判,批判继承形成新弗洛伊德派。 成为二十世纪影响人类的文化最大理论之一,对哲学,文学及其奇特社会科学 产生重要的影响。(五).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主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反对内省法,主张实验法。 强调幻境决定论。 后期代表人物:斯金纳。主张:任何机体当前的行为结果改变了未来的行为意义:锐意的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强调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 究的科学道路起积极作用。 影响了当时的行为科

4、学。 但极端排斥研究心理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一是研究的重要性,客观化了心 理学的内涵,限制了发展。(六).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马洛斯,罗杰斯 观点:人性,潜能 方法:思辨,推测(七).认知学派 代表人物:奈瑟,西蒙 观点:内部认知活动(头脑加工活动)。 方法:口语报告(发声思维)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一类型1 延续性的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1).纵:即追踪研究,他是在比较长的是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定期的 研究。 系统,详细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 缺点:周期长,易受社会环境变动影响以及样本自然减少等。(2).横:也叫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测试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

5、并进 行比较研究。优缺点:省时,高效但是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取样程序也较复杂。2. 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1).个案研究:对一个或者少数个被试进行的研究,详尽,系统,但被试太少,缺 少典型性和代表性。(2).成组研究:被试一批,取样多,可做量化处理,科学性较强,代表性较好,但 研究不够深入。(3).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二心理学研究的程序。1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2确定研究对象。3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4选择研究方法。5解释结果并做出推论。 三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 观察法2 调查法3 实验法4 测验法: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短时间,测量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章节ps:心理学二分法,包

6、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三分法,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过渡状态),个性心理第二章 脑与心理全章观点: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技能。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源泉和内容。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条件反射结论: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三章(书为第四章)认知过程第一节 注意一注意的含义1 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的对象的指向与集中2特点: (1)指向性(2)集中性:心理活动停留的紧张二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三. 分类:无意注意:影响因素有,刺激物的特征,人本身的状态。 有意注意(随机注意)。 无以后注意:例如盲打。四

7、注意的转移因素:原来注意的强度。 新对象的性质。第二节 感知觉一感觉1定义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他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 应。2感觉的测量(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感受性就是对刺激的感受能力,绝对感受性就 是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就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差别感受性就是刚刚能察觉同类刺激最小差别 量的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阈限指刚刚能感觉出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3 感觉适应:相同的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的感受器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 化现象(例如视觉明暗适应,嗅觉适应等)。二经验与知觉。1定义:知觉可以被看作

8、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反映。2. 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如门无论怎么开关视觉变化但是人 们对其认识还是固定的)。第三节 记忆理解: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一. 种类。1. 从唯独划分:( 1)内隐(即无意记忆)。( 2)外显记忆(有意记忆)。2. 按记忆种类:形象,逻辑,情绪,运动,3. 按记忆编码二. 记忆系统1. 感觉记忆 贮存时间:短。 (瞬时记忆)编码方式:未加工,按刺激的物理特征。信息容量:大量信息。2. 短时记忆 贮存时间:一分钟以内编码方式:听视觉 信息容量:有限,72 组块(组块指人们在过去经验中已变为相当

9、熟悉的一 个刺激独立体)3. 长时记忆 贮存时间:一分钟以上。编码方式:情景,语义。 信息容量:无限。三. 记忆的过程和规律。1 .识记:( 1)对事物反复感知从而形成比较巩固的映像的过程。(2)种类;有意识记(有目的性的,有方法的)和无意识记(无目的无方法) 记忆识记(不理解,重复记忆)和意义识记(理解,依靠材料本 身的内在联系进行识记。)(3)影响因素:识记的目的性。 识记材料的意义。(联系越多,识记材料的意义越强,识记效果越好)事迹材料的数量。 识记材料的位置。二如何保持因素:识记的程度。 识记后的程度。 记忆材料的性质(动作形象,有意义无意义)。 识记后的休息。 复习。三.遗忘的规律。

10、1. 遗忘是指经历过的事物的不能和再认或者是错误地重现和再认的现象。2. 特性:不规律的。3. 影响的因素:主观因素,材料位置,材料数量,学习的程度。第四节 想象和思维一. 想象:分类:有意与无意,再造和创造,幻想(与创造想象有关)二. 思维1. 特性:概括性(角度内容),间接性(手段)。2. 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 抽象和概括。 具体化。3. 探索方向:即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名求异思维(从一点考虑多点)。发散思维的特点:流畅性,独特性,变通性(具体见第七章)。三. 思维的类型。1. 动作思维:三岁前。2. 形象思维:学龄初期。3. 抽象思维:学龄中期。4. 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

11、5. 集中思维,分散思维,四.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问题是指人们尚未探索的未知情景。1.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觉情景,即问题的呈现方式。 结论:越简洁越明了越容易。 启发:解决问题需要突破知觉情景的束缚。思维定势:功能固着a.思维定势的特殊形式。b. 思维情况的表现。c. 指一个人只能看到物体的通常功能而 看不到其他的功能。d. 解决问题时要经常考虑功能变通以求 得问题的顺利解决。 原型启发;例如蜻蜓直升机,蝙蝠超声波啥的。 动机强度。2问题解决的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3. 问题解决策略:算法式,启发式(经验规则)。第四章(书为第五章) 情绪第一节 情绪的认知一. 含义:情绪是

12、人类对于各种任职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三层含义:(1).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只是反映内容和其它心理过程不同。(2).主体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基础。(3).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Ps:心境特点:弥散性,长期性;激情的特点:爆发性,冲动性。二. 情绪理论1早期理论:詹姆斯一兰格理论 观点:情绪变化是因为生理变化。坎农巴德理论 观点:情绪变化伴随着生理变化(发生于大脑)。2. 认识理论:沙特一辛格理论观点:决定情绪的因素是认知。a. 身体需要高度的生理唤醒。b. 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识性的 唤醒。阿诺德阿扎鲁斯理论 观点:情绪是对意义的反映,这个反映由评价 和评

13、定完成。意义:在情绪问题上提出评价的理论。3. 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德 观点: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和功能。三. 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1. 正确的人生追求。2. 宽广的胸襟。3. 理性地适应生活。4. 寻找身边的快乐。四. 怎样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1. 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2. 转移注意力。3. 转变观念重构的认识。4. 合理地发泄情绪。5. 主动用言语控制调节情绪。第六章 人格第一节 人格及其结构一. 人格的含义: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 统一体。三. 特征:整体性(统一体),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特性和共同性,生物性和社会性,四人格理论

14、:弗洛伊德理论,本能与压抑。(生本能,死本能。)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人的心理性欲阶段。五. 人格结构1. 奥尔波特人格特质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里组织的基本建构单位(。两特质,共 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又包括三个特质,首要特质,即最能代表一个人特点的特质。 中心特质,即能代表一个人的性格核心成分。次要特质,指一个人的某种具体的偏好或反应 倾向。)2卡特尔人格因素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出名的有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3. 艾森克特质理论:他对更高层面上的特质比较感兴趣,他将这个层面上的特质称为类型, 也可叫基本维度,即存在高低两极的连续维度,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类型划分。任何一个人的 人格都有可能位于维度的某一点上,但这些维度应该是最具有概括性的。(大体分为外向性 和神经质两个基本维度。)六. 研究人格的其他方法1观察法。项目校查等级鉴定2. 晤谈法(结构式):被试的现状,历史,本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在某些特定环境里的行 为等。第二节 人格的形成一. 气质1. 类型:血液型,黏液质,胆汁质(包括黄胆汁和黑胆汁)二. 影响因素社会,学校,家庭,产前环境出生过程。第三节 人个理论一. 精神分析理论。1. 本能与压抑(主弗洛伊德的性欲理论)防卫机制:压抑,退行(以儿童的方式逃避),合理化和文饰作用,反向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