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学习笔记:补阴药之百合和羊乳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710255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阴药之百合和羊乳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阴药之百合和羊乳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阴药之百合和羊乳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阴药之百合和羊乳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阴药之百合和羊乳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学习笔记:补阴药之百合和羊乳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学学习笔记:补阴药之百合和羊乳根百合【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肉质鳞片。【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入心、肺经。【功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临床应用】 1. 用于肺燥或肺热咳嗽等症。本品甘寒,能清肺润燥,对肺燥或肺热咳嗽等症,常与麦冬、沙参、贝母、甘草等配合应用。2. 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神思恍惚等症。本品有宁心安神作用,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神思恍惚之症,与知母、地黄等配合应用。【处方用名】百合、野百合(洗净,晒干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方剂举例】百合知母汤金匮要略:百合、知母。治百合病。百合固金丸(录自医方集解):生地、熟地、麦冬、贝母、百合、当归,芍药

2、、甘草、玄参、桔梗。治肺伤咽痛,咳喘痰血。【文献搞录】本经:邪气腹胀心病,利大小便,补中益气。别录: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大明本草: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本草经疏:百合得土金之气,而兼天之清和,故味甘平,亦应微寒无毒。入手太阳、阳明,亦入手少阴。故主邪气腹胀,所谓邪气者即邪热也,邪热在腹故腹胀,清其邪热则胀消矣。解利心家之邪热,则心痛自瘳。肾主二便,肾与大肠二经有热邪,则不通利,清二经之邪热,则大小便自利。甘能补中,热清则气生,故补中益气。清热利小便,故除浮肿胪胀, 痞满寒热,通身疼痛,乳难,足阳明热也。喉痹者,手少阳三焦,手少阴心家热也。涕泪,肺肝热也。清阳明、

3、三焦、心部之热,则上来诸病自除。羊乳根【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桔梗科植物羊乳的根。【性味】甘,平。【功效】养阴润肺,袪痰排脓,清热解毒。【临床应用】 1. 用于病后体虚,肺阴不足,咳嗽等症。本品有养阴润肺作用。用于病后体虚, 可配合熟地、当归等同用;对肺阴不足、咳嗽等症,可配百部、功劳叶等同用。还可用于产后体虚、 乳汁不足,常配合猪蹄、大枣、通草等同用。2. 用于肺痈,乳痈,疮疡肿毒等症。羊乳根还能袪痰排脓、清热解毒。以治肺痈胸痛、 咳吐脓血等症, 可配合冬瓜子、 薏苡仁、芦根、桔梗、野菊花、金银花、生甘草等同用;治疗乳痈、疮疡肿毒,可配合蒲公英等同用。 此外,蛇虫咬伤,可用鲜根切碎, 煎服;

4、也可洗净、捣烂外敷。【处方用名】羊乳根、山海螺、四叶参 (洗净,晒干,切片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二两,煎服。外用适量。枸骨叶【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叶。【性味与归经】微苦,凉。入肺、肾经。【功效】养阴清热,补益肝肾。【临床应用】 1. 用于肺虚咳血,骨蒸潮热等症。本品具养阴作用,功能清虚热;治肺虚咳嗽,咯血,骨蒸潮热等症,常与沙参、麦冬、白芨等配合同用。2. 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痛等症。本品又可补肝肾。用治肝肾阴虚、头晕耳鸣、腰膝酸痛等症,常与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等药配合应用。【处方用名】枸骨叶、功劳叶(洗净,晒干,去刺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文献

5、摘录】本草拾遗:烧灰淋汁或煎膏,涂白癜风。本草经疏 : 枸骨,本经不载气味所主, 然观陈藏器所云,应是苦寒无毒。 气味俱阴,入肝入肾之药也。 惟其入肝,故主白癜风,盖肝为风木之位,藏血之脏,血虚则发热,热甚则生风,苦寒能凉血清热,故主之也。其补腰膝令健者,腰为肾之府,肾虚则湿热乘之,而腰膝不利;又肾为作强之官,虚则热而软,故其性欲坚,急食苦以坚之。此药味苦入肾,正遂其欲坚之性耳;肾气既实,则湿热自除,而腰膝自健矣。 秘方取其汁煮饮,治痰火甚验。盖痰火未有不因阴虚火炎,上灼乎肺,煎熬滓液而成。此药直入足少阴经,补养阴气,则痰火自消,为釜底抽薪之意也。 兼能散风毒恶疮。 昔有患杨梅结毒,已三十年,服此药,疮愈而颜色转少,皆借其清热凉血之功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