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709749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摸索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核心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文学素养;陶冶情操语文课程原则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她课程的基本,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承当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外,还承当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一、阅读教学,以读为

2、本,陶冶情操 学生审美情感的产生离不开审美对象,教师要善于去传情达意,善于运用作品中的形象美引起学生感官的快乐,引起学生对作品产生浓厚爱好。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通过对桂林山水的细致观测,用优美而带有韵味的语言,论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从而体现自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达到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在教学描写漓江水一节时,我先让学生欣赏收集到的有关漓江的图片及插图,这些图片有远景,有近景,甚至有对水的特写镜头,在欣赏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描绘出自己对漓江水的印象,让学生初步感受漓江水的美。接着,让学生看着挂图,教师用恰当的语调范读课文,重点突出水的“静”、“清”、“绿”的三个特点,并让学生概括出来,让学生

3、初步感受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接着,我又用引读的措施,引导学生读出漓江水静得如何,清得如何,绿得如何,并找出三个句子的句型规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感受,变换句式、造句等,理解漓江水的美。由于学生接受了作者那设身处地的感受,巧妙的比方,漓江那独特的形态美、质感美以及色彩美,大大激发学生的美感。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漓江水的美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对作品的爱慕之情溢于言表。教师进一步启发:作者是如何展示漓江水的美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泛舟漓江,轻抚漓江水,感受它的美吧。顺利地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意境中。二、带着问题去阅读,升华感情如小音乐家杨科第11、2节,写热爱音乐的杨科,在音乐那强大的力量推动

4、下,走进地主的食具间看小提琴,被人抓住,挨打的通过,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杨科为了一种小小的愿望而受到了极其不合理的惩罚,深刻地呈现了杨科的悲惨命运。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的基本上,我使用感情朗读、音乐渲染、角色置换的措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引导学生将自己设想成杨科,想象自己正一步步走向危险去实现自己迫切的愿望。低沉而紧张的朗读,配上低沉而紧张的音乐,读出杨科内心愈来愈厉害的恐惊、无奈与痛苦。 杨科不小心触动琴弦而发出的一下轻微而凄惨的响声,震撼了杨科,也震撼了学生,由于正是这一种响声,把杨科推下了万丈深渊!学生终于体会到“凄惨的响声”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此时学生神情紧张、痛苦、悲哀,以致在改写

5、第1节中杨科挨打情节时,学生都成功地再现杨科遇到蛮不讲理的毒打场面,有的学生甚至写到:听到地主仆人那粗鲁的问声“谁在那儿?”时,杨科吓呆了,她憋着气,浑身颤抖,头脑一片空白,她懂得自己肯定逃不掉了。她蜷缩在墙角下,无神的大眼睛睁得大大的,嘴里只在不断地低声申辩:“我不是小偷,我只是想看看小提琴呀”,学生理解了作者对封建剥削制度的极度痛恨与控诉,她们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在今天的中国,像杨科这样一种有音乐天才的孩子,才干得到注重和培养,从而激发起自己对目前幸福生活的热爱。三、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学生理解文中大意后,让学生驰情于优美的描写中,使课文中的情感输入学生的大脑中,与学生心灵交融,产生

6、强烈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进行诱导,让学生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于作品展示的情感空间中去感受美,从而产生“启迪效应”,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在教学月光曲第九节时,我使用了感情朗读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措施,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月光曲的内容和意境。这一节,作者通过写皮鞋匠听到月光曲而产生的联想,巧妙地写出了月光曲的内容和意境。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月光曲,理解作者巧妙的用笔,以月光曲作为背景音乐,我开始范读课文,并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及时贴出三幅海上月夜图,为学生学生提供一种鲜明的驰骋想象的空间。接着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去理解每一种画面的特点。如第一种画面,学生提供“微波粼粼”一词,明确这时的大海是安静的,夜是

7、静谧的。从月亮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而知大海又是明朗的,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既然皮鞋匠听着贝多芬弹奏的月光曲,眼前仿佛浮现了这一景象,那么,这时的音乐会是如何的呢?学生反复读想,驰骋想象,她们纷纷得出:这时的音乐应当是十分优美、舒缓,而又轻微低沉的。学生带着兴奋而又好奇的语调说出自己的发现,她们在等待着教师的评议。然而我并没有立即作结论,而是让她们听乐曲第一章的典型选段,学生听后,立即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她们为自己的理解力而惊喜!我又鼓励她们:你们能不能在读课文时朗读出这种感觉来呢?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在不断读和评议,学生朗读越来越与音乐相一致。接下来的两个画面,我放手让她们自学,自己去体会去感受。 让学生驰情其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当把学生推倒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建设一种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教学环境,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教学。学生的学习是需要多多鼓励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提问、回答问题中的亮点,及时予以鼓励,给以体现的机会,使学生敢于体现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提高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