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导学案1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7093345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导学案1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导学案1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导学案1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导学案1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导学案1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导学案1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导学案1人教新课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寄语: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我的母亲导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胡适及作品,熟练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2理清课文结构,熟知每部分内容。 3揣摩语言,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分寸感。4. 熟读课文,初步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学习重点: 理清课文结构,熟知每部分内容。 学习难点: 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课前预习案 一、反复朗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并完成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 宽恕()广漠()佃户()眼翳()质问() 侮辱()气量()管束()文绉绉()二、为下列句子选择一个准确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2、1)我母亲待人最 (A慈详B仁慈C仁义),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2)在这 (A广漠B茫茫C广大)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A约束B管理C管束)过我。(3)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A请B找C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三、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诗句、歌曲以及胡适的文章和有关材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同时请填写下列空白。有关母爱的文章:诗句:歌曲:胡适,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本文选自,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下成长的几件事。四、结合课文,按要求答题。 “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

3、。” 诸葛亮、刘备是里的人物,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成语或典故吗?试写几个。你还知道哪些文角儿的名字吗?写出几个。五、你在预习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请列举出来并进行探讨。六、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文章,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语气语调和节奏朗读给同学们听。 合作探究案一、课文探究1、请简要概括一下胡适眼中有关“母亲”的印象,并从文中找出依据。(提示:概括事件时请注意两个要素:什么人什么事。必要时还需要说明何时何地。格式可以参考:(人)做了 (什么事)印象 依据2、胡适对母亲怀有怎样的一种感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试举例分析。胡适对母亲的感情:3、你的母亲与胡适的母亲相比,有哪些异同点?你是如何评

4、价自己母亲的?相同点:不同点:你对自己母亲的评价:二、语言品味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问题。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一一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1 第一句话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2对文中加点字“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混”字,其实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B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暗接,“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

5、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 C一个“混”字,潜在地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很大,即使没有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 D一个“混”字表明当时作者的境遇并不理想。 3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文中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加上“如果”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B加上“如果”,表明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假设,并未得到别人的认可。 C加上“如果”,是作者谦虚的表现,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好感。D加上“如

6、果”只是为了形成排比,没有别的含义。4.最后一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5.请用语段中的词语,说说“我”从母亲那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课后提升案一、深入探究1用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眼中真实的母亲。这些形容词里有没有你不欣赏母亲的地方?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对于母亲身上你不欣赏的地方今后你会怎样对待呢? 2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二、拓展延伸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上学的路上,有一条必经的小河。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匆匆忙忙赶往学校

7、时,河上的冰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彻骨髓的河水里。 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教室里,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变成了青紫色。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些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 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砌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稳稳地立在水里,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

8、。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出来,湿了一片,惊问她为什么受伤,母亲淡淡地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砸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搬石头搭桥呀!”那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话来。 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是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用希望和奉献搭起我的通向成功和幸福之桥。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损,而在我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第二段中母亲为什么“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 2 第三段中“我”产生“莫名的感激”之情的原因是什么?3 联系原文回答:“母亲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4文末加点的“踏不断”有什么深层含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读了本文之后,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你还想到了哪些“桥”。 (二)“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一种自然现象,更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 四、回顾一下,母亲曾经为你做过哪些事?你曾经为母亲做过哪些事?你还能记起母亲为你做事和你为母亲做事时的感受吗?请选择其中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借鉴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母亲的真实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