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管仲列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706934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管仲列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管仲列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管仲列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管仲列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管仲列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管仲列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管仲列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九)管仲列传基础运用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合:会合B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贾:做买卖C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欺负,占便宜D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游玩DD项,游:交际,交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C故论卑而易行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D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CC项,连词,表并列/表转折;A项,介词,为、替;B项,介词,表被动;D项,代词,他。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A鲍叔不以我为不肖B通货积财,富国强兵C贵轻重,慎权衡D岂以为周道衰微DA项,古义:不贤,没有才能;今义:品行不好。B项,古义:交换货物;今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C项,古义:经济的发展;今义:重量的大小。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管仲既任政相齐B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C贵轻重,慎权衡D然孔子小之AA项,“相”名词用作动词,B、C、D三项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B任政于齐C管仲囚焉 D管仲既用BB项,状语后置句,A、C、D三项均为被动句。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A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B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C古有“行商坐贾”之说,“贾”指在固定店面的商人,而转运贩卖的称为“商”。D“四维不张,图乃灭亡”中的“四维”指孝、悌、忠、信。D四维指礼、义、廉、耻。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1)_,衣食足而知荣辱。(2)生我者父母,_。答案(1)仓廪实而知礼节(2)知我者鲍子也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

4、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

5、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鲍叔终善遇之遇:对待B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合:集合C吾尝三战三走 走:逃跑D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6、将:扶持BB 项,“合”应为“会盟”之意。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不同,不同D句中的“之”是代词,代“管仲”;句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中的“因”是介词,“趁机”;句中的“因”是介词,“凭借”。10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故论卑而易行A BC DA是对管仲境遇的一般陈述;是说管仲的政治才能。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子纠死,管仲囚焉。译文:_(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译文

7、:_(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译文:_答案(1)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禁。(2)我曾经多次从政却多次都被国君贬斥,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这是没有遇到时机。(3)人们家里财物充足了,就会讲究礼仪道德,丰衣足食后就会关注荣辱的取舍,执政者按法度办事则六亲自然和睦而关系稳固。(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强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

8、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公湎而不听。少间,公出,晏子不起,公入,不起;交举则先饮。公怒,色变,抑手疾视曰:“向者夫子之教寡人无礼之不可也,寡人出入不起,交举则先饮,礼也?”晏子避席再拜稽首而请曰:“婴敢与君言而忘之乎?臣以致无礼之实也。君若欲无礼,此是已!”公曰:“若是,孤之罪也。夫子就席,寡人闻命矣。”觞三行,遂罢酒。盖是后也,饬法修礼以治国政,而百姓肃也。晏子朝,杜扃望羊待于朝。晏子曰:“奚故不朝?”对曰:“君夜发不可以朝。”晏子曰:“何故?”对曰:“梁丘据扃入歌人虞,变齐音。”晏子退朝,命宗祝修礼而拘虞,公闻之而怒曰:“何故而拘虞?”晏子曰:“以新乐淫君。

9、”公曰:“诸侯之事,百官之政,寡人愿以请子。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夫子无与焉。夫乐,何必夫故哉?”对曰:“夫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国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歌,纣作北里,幽厉之声,顾夫淫以鄙而偕亡。君奚轻变夫故哉?”公曰:“不幸有社稷之业,不择言而出之,请受命矣。”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

10、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选自晏子春秋,中华书局1962年版)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B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C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D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B虚词“也”表判断,后面一般要停顿,句中“力多足以胜其长”和“勇多足以弑君”构成对偶句。据此可判定正确选项。13下列句中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夫

11、: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B稽首:跪拜礼,古代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礼节。C觞:古代饮酒的一种器皿,出现于春秋,延续至魏晋。D社稷:古代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C出现于战国。14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认为,礼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准。 “人而无礼”,人就成了禽兽。一国之君,如果带头不讲礼,国家的根本就会动摇。 B晏子既敢谏也善谏,他以自己“出入不起,交举则先饮”的行为激怒景公,使其切身感知不讲礼的后果,从而接受劝谏。C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对此晏子以拘捕歌人虞表示了反对。因为他认为君王如果喜爱音乐会导致礼法废弃,国家灭亡。D景公“被狐白之裘”诧异三天大雪而天不寒冷,晏子以古贤君的做法批评景公不知百姓饥寒困苦,促使景公施行了善政。C君王如果喜爱淫靡鄙下的音乐(新乐)才会导致礼法废弃,国家灭亡。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盖是后也,饬法修礼以治国政,而百姓肃也。译文:_(2)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夫子无与焉。译文:_(3)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译文:_答案(1)这以后,(景公)整治法度、修明礼制来治理国家政事,百姓也都恭敬有礼。 (2)品尝美酒的味道,欣赏乐器的乐音,希望先生不要干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