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置技术方案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704754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泥处置技术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污泥处置技术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污泥处置技术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污泥处置技术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污泥处置技术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泥处置技术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泥处置技术方案设计(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XXXXX污泥处置项目技术投标文件(一)技术方案目录(一)技术方案21.设计方案61.1项目概况61.2污泥干化及焚烧工艺61.2.1污泥干化加热方法:71.2.2污泥干化的热源71.2.3污泥干化的系统组成:81.2.4焚烧工艺91.3污泥处理要求91.4工艺设计依据101.4.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101.4.2 技术规X和行业标准101.4.3 设计原则111.5工艺流程及说明122.优化方案142.1厂址142.1.1总图布置142.1.2厂区道路和运输142.1.3结构设计142.1.4厂区道路、大门、围墙152.1.5工艺设备优化153自动化设计223.1自控系统223.1

2、.1概述223.1.2自控仪表系统方案223.1.3中心控制室主站243.1.4控制系统软件263.1.4接地293.2闭路电视监视系统304主要设备的采购计划安排324.1 项目主要设备采购计划表325工艺设计355.1干化工艺355.1.2干化过程355.1.6选型计算355.2焚烧工艺385.2.1工艺设计395.3烟气处理工艺405.3.1除尘系统415.3.2双碱法脱硫435.3.3活性炭吸附法脱氮455.4灰渣处理系统465.5 主要设备一览表466.技术经济指标487成本概算497.1设备投资概算表497.2土建投资概算表507.3其他费用投资概算表518.项目成本估算528.1

3、项目建设投资528.1.1劳动定员528.1.2土建及设备投资概算538.3设备投资表558.4其他费用部分568.5工程总投资578.2运行费用估算578.2.1基础数据578.2.2成本计算578.2.3年运营成本589.项目工期计划599.1项目工期计划表59 / 1.设计方案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XXXX污泥处置厂项目规模:100吨/天(按80%含水率计)项目占地:12.34亩1.2污泥干化及焚烧工艺生活废水污泥按含有的主要成分来进行分类。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两大类。生物法污泥为有机污泥是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典型的有机污泥是剩余生物污泥此外还有油泥及废水中固体有机物沉淀形成的污

4、泥等。有机污泥的特性是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污泥颗粒细小,往往呈絮凝体状态,相对密度小。含水率高,持水性强,不易下沉、压密、脱水,流动性好,便于管道输送。无机污泥是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亦称泥渣,为化学处理方法产生的污泥,如混凝沉淀和化学沉淀物。无机污泥的特性是相对密度大、团体颗粒大,易于沉淀、压密、脱水,颗粒持水性差,含水率低,污泥稳定性好,不腐化,流动性差,不易用管道输送。热干化是利用热能将污泥烘干。干化后的污泥呈颗粒或粉末状,体积仅为原来的l/5l/4。而且由于含水率在10以下时,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而避免产品发霉发臭,利于储藏和运输。热干化过程的高温灭菌作用很彻底,产品可完全达到卫生

5、指标并使污泥性能全面改善。产品可作替代能源,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污泥热干化仅使污泥中的水分得到缩减,污泥中有机物含量并没有减少。故其并不是稳定化处理。干化处理技术耗能量过高,应用于生活污泥处理成本较高。如果稳定化工艺中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能够充分利用,可以考虑使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来辅助干化污泥,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1.2.1污泥干化加热方法:污泥干化的加热方式:直接干化和间接干化。干化是依靠热量来完成的,热量一般都是能源燃烧产生的。燃烧产生的热量存在于烟道气中,这部分热量的利用形式有两类:(1) 直接利用:将高温烟道气直接引入干燥器,通过气体与湿物料的接触、对流进行换热。这种做法的特点是热量利用

6、的效率高,但是如果被干化的物料具有污染物性质,也将带来排放问题,因高温烟道气的进入是持续的,因此也造成同等流量的、与物料有过直接接触的废气必须经特殊处理后排放。(2) 间接利用:将高温烟道气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传给某种介质,这些介质可能是导热油、蒸汽或者空气。介质在一个封闭的回路中循环,与被干化的物料没有接触。热量被部分利用后的烟道气正常排放。间接利用存在一定的热损失。对干化工艺来说,直接或间接加热具有不同的热效率损失,也具有不同的环境影响,是进行项目环评和经济性考察的重要内容。直接加热形式中热源烟气直接成为介质,其热效率接近燃烧效率本身。其余加热形式均是通过换热设备将热传给某种介质的间接加热

7、。烟气可以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量传给空气,空气作为换热介质与湿物料进行接触。烟气可以提高热交换器将热传递给导热油或蒸汽,然后利用导热油或蒸汽来加热金属或工艺气体,由金属热表面或工艺气体与湿物料进行接触。这两类换通过热交换器的换热均形成一定的热损失,一般来说在8-15之间。1.2.2污泥干化的热源干化的主要成本在于热能,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选择和利用恰当的热源。干化工艺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其可利用的能源来源有一定区别,一般来说间接加热方式可以使用所有的能源,其利用的差别仅在温度、压力和效率。直接加热方式则因能源种类不同,受到一定限制,其中燃煤炉、焚烧炉的烟气因量大和腐蚀性污染物存在而难以使用,

8、蒸汽因其特性无法利用。按照能源的成本,从低到高,分列如下:(1) 烟气:来自大型工业、环保基础设施(固废焚烧炉、电站、窑炉、化工设施)的废热烟气是零成本能源,如果能够加以利用,是热干化的最佳能源。温度必须高,地点必须近,否则难以利用。(2) 燃煤:非常廉价的能源,以烟气加热导热油或蒸汽,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可行性。尾气处理方案是可行的。(3) 热干气:来自化工企业的废能。(4) 沼气:可以直接燃烧供热,价格低廉,也较清洁,但供应不稳定。(5) 蒸汽:清洁,较经济,可以直接全部利用,但是将降低系统效率,提高折旧比例。可以考虑部分利用的方案。(6) 燃油:较为经济,以烟气加热导热油或蒸汽,或直接加热

9、利用。(7) 天然气:清洁能源,但是价格最高,以烟气加热导热油或蒸汽,或直接加热利用。所有的干化系统都可以利用废热烟气来进行。其中,间接干化系统通过导热油进行换热,对烟气无限制性要求;而直接干化系统由于烟气与污泥直接接触,虽然换热效率高,但对烟气的质量具有一定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含硫量、含尘量、流速和气量等。只有间接加热工艺才能利用蒸汽进行干化,但并非所有的间接工艺都能获得较好的干化效率。1.2.3污泥干化的系统组成:一般来说,干化工艺需要配备以下基础配套设施,但根据工艺可能有较大变化:(1) 冷却水循环系统:用于干泥产品的冷却等(2) 冷凝水处理系统:工艺气体及其所含杂质的洗涤等;(3) 工

10、艺水系统:用于安全系统的自来水(4) 电力系统:整个系统的供电(5) 压缩空气系统:气动阀门的控制(6) 氮气储备系统:干泥料仓以及工艺回路的惰性化;(7) 除臭系统:湿泥料斗、储仓、工艺回路的不可凝气体的处理(8) 制冷系统:导热油热量撤除(9) 消防系统:为整厂配置的灭火系统和安全区1.2.4焚烧工艺污泥焚烧的优点是可以迅速和最大限度地实现减量化。它既为解决污泥的出路创造了条件,又充分消耗了污泥中的能源,且不必考虑病原菌的灭活处理。污泥焚烧的热能可回收利用,有毒污染物被氧化,灰烬中的重金属活性大大降低6。缺点是高成本和可能产生污染废气、噪声、震动、热和辐射。随着将二氧化硫等作为大气污染控制

11、物,将对污泥的焚烧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1.3污泥处理要求(1) 污泥处理、处置应实施全过程管理,并体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原则,在坚持“安全、环保”的原则下,实现污泥的综合利用,回收和利用污泥的能源和物质。 (2) 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应优先选择污泥源头削减、污泥稳定化和能源回收等污泥处理工艺,降低总体运行费用和能耗,减轻末端污泥处置的负荷,缓解污泥在处理和处置过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3) 污泥处理和处置技术的选择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应首先根据生活污泥的性质和特点、当前的处理水平和污泥处理厂技术情况、消纳途径和消纳能力等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污泥最终处置或综合利用方式,然后经严格的技

12、术经济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选用合理的处理、处置工艺。(4) 应依据环境保护规划、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规划的要求,对污泥进行区域性规划和专项规划,合理确定污泥处理和处置设施的布局和设计规模,确保污泥的最终安全处置。(5) 污泥应以最终安全处置为目标,鼓励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和处置,鼓励以政府采购为主导的污泥土地利用,限制性的采用填埋和农业利用技术。在土地资源紧X且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可选用干化、焚烧技术,污泥焚烧灰渣应优先考虑综合利用。1.4工艺设计依据1.4.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1) 中华人民某某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 中华人民某某国节约能源法(2008.4.1);(3)

13、 中华人民某某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1.1); (4) 中华人民某某国城市规划法(1990.4.1);(5) 中华人民某某国土地管理法(1998.8.29);(6) 中华人民某某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7) 中华人民某某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8) 中华人民某某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9)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000.11.26);(10)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11);(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3.20);(12)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

14、决定,国发200539号;(13)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2005.12);(14)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建设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令2007年第8号,(2007.5.1);(15)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8.1);(16)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1999.10.1);(17)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3199号);(18) 关于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325号);(19) 生活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18号。1.4

15、.2 技术规X和行业标准(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4)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5)生活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8年第14号);1.4.3设计原则1、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X及标准。2、 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既考虑近期建设又考虑远期发展,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 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3、 根据设要求,所选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4、 妥善处理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