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化改造工程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7016716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速化改造工程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快速化改造工程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快速化改造工程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快速化改造工程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快速化改造工程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快速化改造工程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化改造工程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方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浦口新城段XX路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方案XX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3月XX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浦口新城段XX路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方案编写:审核:批准:XX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3月12日1.工程概况11.1工程概况 11.2监测目的 32.编制原则与监测项目32.1编制原则2.2监测项目3. 监测方法技术 53.1技术依据 53.2监测点位布置 63.3监测点(孔)统计表 83.4监测点的埋设及施工监测方法 83.5监测系统配备 164. 监测精度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164.1监测精度 164.2技术措施 174.3报警值 174.4监测点(孔)初值的确定

2、 185. 施工及组织 185.1监测频率 185.2组织实施 195.3工作流程 195.4质量管理 206. 提交的测试成果 207. 有关的紧急预案218. 关于监测点的保护及现场与施工单位的配合 229. 附图221.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XX路隧道沿浦珠路设置,下穿现状 XX路,原浦珠路红线宽度约60m隧道长 525m其中敞开段400m暗埋段125m属短隧道。隧道路线最低点处设置泵房一 处。(1) 主体结构分段划分如下:隧道 U型槽段:MK3+71&MK3+915(200n);隧道暗埋段:MK3+91&MK4+040( 125m);隧道 U 型槽段:MK4+04MK4+240(20

3、0rr);(2) 隧道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即开挖至基坑底后顺作底、侧墙及顶板和其 它结构。基坑由浅至深分别采用放坡开挖、SMWT法桩围护等形式进行支护开挖。 隧道基坑南北长525m宽28.329.2m,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隧道基坑开挖 深度1.109.25m,泵房处开挖深度11.9m。(3) 地质条件场区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相松散沉积物,根据地层 岩性、时代成因、物理力学性质,将场区地层分为2个工程地质层,各层又细分为若干亚层。现将各岩土层特征分述如下:1b杂填土:灰黄色,密实,主要成分路基填土,含碎石,表层为路基。大 多数孔有揭露,局部地段缺失。该层土厚度 0.601

4、.90m、平均0.91m。土层工程 地质性能极差。1a素填土:灰黄色,松散,主要成分为粉质黏土,顶部含碎石。分布较普 遍,仅少量孔缺失。该层土顶板埋深 0.001.00m、平均0.57m;顶板标高7.22 8.60m、平均7.87m;厚度0.402.80m、平均1.49m。土层具中压缩性、工程地质 性能极差。1-1 粉质黏土:灰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斑点。大多数孔有揭露,局部地段 缺失。该层土顶板埋深 0.402.40m、平均1.84m;顶板标高5.968.20m、平均 6.64m;厚度0.702.70m、平均1.43m。土层具中偏高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差。1-2 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具

5、层理,夹粉砂薄层,层厚 3mm左右,局部 夹层较多,含云母碎片。均有揭露、普遍分布。该层土顶板埋深 1.404.50m、平 均 2.96m;顶板标高 3.80 7.20m、平均 5.48m;厚度 6.60 23.60m、平均 16.01m。 土层具高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极差。1-2a 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砂:灰色,流塑-软塑,夹粉砂薄层,个别地段揭露。 该层土顶板埋深10.8019.50m、平均14.48m;顶板标高-10.90-2.35m、平均 -5.93m ;厚度1.7013.40m、平均9.28m。土层具高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差。1-2c 粉砂、粉土(淤泥质):灰色,饱和,松散,颗粒级配差,

6、含云母碎片。 间断分布,大多地段缺失。该层土顶板埋深8.9015.10m、平均12.43m;顶板标高-6.68-0.30m、平均-4.06m;厚度0.902.40m、平均1.53m。土层工程地质 性能差。1-3 粉砂(粉质黏土夹砂):灰色,饱和,稍密-中密,局部地段为粉质黏土 夹粉砂。大多数孔有揭露,局部地段缺失。该层土顶板埋深19.8026.50m、平均23.01m;顶板标高-18.30 -11.39m、平均-14.54m ;厚度 1.90 6.50m、平均 3.74m。 土层具中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一般较好。1-4 粉质黏土:灰色,软塑,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韧性和干强度中 等均有揭露

7、、普遍分布。该层土顶板埋深23.4030.50m、平均26.45m;顶板标高-22.30 -14.99m、平均-18.01m;厚度 3.10 14.60m、平均 6.55m。土层具中 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一般。1- 4c 粉土:灰色,湿,稍密,含云母碎片,黏粒含量高。仅CK118孔有揭露。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该层土顶板埋深30.20m;顶板标高-21.60m ;厚度0.90m。 土层工程地质性能一般。2- 1 粉质黏土:灰色,可塑,粉质含量高,稍有光泽反应,韧性和干强度中等。分布较普遍,仅少量孔缺失。该层土顶板埋深 28.0036.50m、平均32.79m; 顶板标高-28.10-19.68m、

8、平均-24.41m;厚度1.108.20m、平均4.17m。土层 具中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较好。2-1c 粉土:灰色,湿,中密,含云母碎片。仅 ZK113孔揭露。该层土顶板 埋深34.00m;顶板标高-25.60m ;厚度2.50m。土层具中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一 般。2-3 粉砂(细砂):灰色,饱和,中密密实,颗粒级配差,含云母碎片,局 部富集,含少量砾石,粒径3mn左右。大多数孔有揭露,局部地段缺失。土层具 中偏低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较好。(4) 水文条件场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全新统潜水和微承压水,含水层岩性为粉砂和粉 土。潜水主要赋存于地表1a、1b层填土层中,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 1-

9、2c层、1-3 层、2-3层粉土或粉砂层中。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为埋深1.502.80m、平均2.34m;标高5.406.90m、平均6.03m。1-2c层微承压水水位为8.60m (本次勘 察在钻探结束24小时量取静止水位后用原土对钻探孔进行了回填)。根据本次在 ZK119附近地下水水质分析资料,地下水矿化度0.836g/l,为淡水,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中附录D中表D.0.7-1D.0.7-3进行判别:地 下水对混凝土无结晶类、分解类和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 范(GB50021-2001评价,场地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状 态下和干湿

10、交替状态下均具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1.2监测目的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从而 不危及基坑周边建筑物和既有构筑物、地下管线等。为此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 应的监控保护措施,监测的目的主要是:(1) 了解围护结构的受力、变形及坑周土体的沉降情况,对围护结构的稳定 性进行评价。(2) 对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地下管线和建筑物的沉降、变位等进行监控,了 解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3) 通过获得的围护结构及周围环境在施工中的综合信息,进行施工的日常 管理,对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优化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可靠信 息,并指导后续施工。(4) 积

11、累资料,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2. 编制原则与监测项目2.1编制原则开展和加强监测工作,可以根据实时的变形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基坑开挖过 程中周边环境及围护体系的变形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控制基坑变形,保护 周边环境及基坑围护体系的目的。从时空效应的理论出发,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 况以及设计单位的要求,本监测方案的编制按以下原则进行:(1) 根据设计要求,基坑施工的平面影响范围从基坑边线起,向外至少延展 到基坑开挖深度2倍的范围之内。根据设计说明、遂道周围的环境条件和基坑深度,本基坑等级定为二级,即地面最大沉降量控制在w 0.2%H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w 0.2%H,H为基坑开挖深度。(2) 监测

12、内容和监测点的布设,满足本工程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同 时能客观全面反映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和基坑围护体系的变形。(3) 采用的监测仪器满足精度要求且在有效的检校期限内,采用方法准确、 监测频率适当,符合设计和规范规程的要求,能及时准确提供数据,满足施工的 要求。(4) 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监测系统设计中所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为 了确保其可靠性,必须做到:第一,系统采用可靠的仪器。第二,应在监测期间 保护好测点。(5) 多层次监测原则:多层次监测原则的具体含义有四点:A在监测对象上以位移为主,兼顾其它监测项目。B在监测方法上以仪器监测为主,并辅以巡检的方法。C考虑分别在地表、及临近

13、建筑物与地下管线上布点以形成具有一定测点覆盖 率的监测网。D为确保提供可靠、连续的监测资料,各监测项目之间应相互印证、补充、校 验,以利于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6) 重点监测关键区的原则:在具有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周围建 筑物及地下管线段,其稳定的程度是不同的。稳定性差的地段应重点进行监测, 以保证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7) 方便实用原则:为减少监测与施工之间的干扰,监测系统的安装和测量 应尽量做到方便实用。(8) 经济合理原则:系统设计时考虑实用的仪器,不过分追求仪器的先进 性,以降低监测费用。(9) 监测信息及时反馈工程各方,同时以协助施工方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加 强对

14、各项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优化施工切实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2.2监测项目为了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要素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 施工,确保施工安全。综合委托单位提供的资料、本工程周围环境特点及围护设 计单位对工程环境监测工作的具体要求,确定本监测工程设置以下几方面监测内 容:(1) 周边环境监测A、基坑外地表沉降监测了解随着基坑开挖周围土体的沉降情况。B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了解基坑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C周边建筑物监测建筑物的沉降,了解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影响情况,及时调 整基坑施工,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D坑外土体测斜监测了解在基坑开挖时,坑外土体水平位移变化情况。(2) 围护

15、结构监测A、地下连续墙墙顶变形(沉降、位移)了解基坑开挖期间墙顶的水平位移和竖直沉降情况。(3) 支撑体系A、支撑轴力监测了解砼、钢支撑受力情况。(4) 人工巡视综合了解基坑的状态情况。3. 监测方法技术3.1技术依据(1 )XX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MK2+750.000MK5+300.000段)施工图设计 -XX路隧道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2)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 建筑变形监测规程(JGJ 8-2007 )(4)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 50497-2009)3.2监测点位布置(1)监测控制网的布设监测控制网分两种:平面控制网用于水平位移监测;水准控制网用于垂直位 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可采用导线网、三角网、边角网、基准线和卫星定位 等形式或方法,当采用基准线控制时,基准线必须设立检核点。控制网方法视现 场环境而定。b基准点应埋设在变形区外(不少于2倍开挖深度),按变形监测精度要求可 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