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课文中的对比手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7014163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学课文中的对比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析中学课文中的对比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析中学课文中的对比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析中学课文中的对比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析中学课文中的对比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中学课文中的对比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学课文中的对比手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中学课文中的对比手法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常用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形象鲜明深刻,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彰显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笔者就中学课文中的对比手法分析如下。一、形象鲜明深刻“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诗人怀才不遇又特立独行的形象栩栩如生。杜甫春夜喜雨的: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运用了黑暗与明亮的对比,形象地表明春雨正盛,能滋润透彻万物。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我” 第一次和他见面, 闰

2、土“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我” 回到故乡, 再见闰土时, 他“先前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他头上是一顶旧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 ,“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便是少年和中年闰土的对比,使闰土这一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契诃夫的变色龙,小说开头“ ,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 就连一个乞丐也没有。”不是说当时没有乞丐,而是说明平时乞丐很多,不过是此时此刻没有看见罢了。 “四下里一片沉静” ,主要是为了同下文听到人喊狗叫和形成凑热闹的“人堆”作对比

3、。作者在描写奥楚蔑洛夫的语言时,让他前一次的语言和后一次的语言形成对比。如他一开始两次说“不错” ,肯定赫留金是被狗咬了,同意他索赔的要求;接着又对他说“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对赫留金的态度、对狗和狗的主人的态度、对“案子”的处理意见都是如此。每变一次色,就形成一次对比。作者通过对比,让两种互相矛盾的语言交替出自同一人物之口,把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变色龙”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的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 “疯狗”“下贱胚子” ,一会儿又夸小狗 “名贵”“伶俐

4、”,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二、突出本质特征在爱莲说一文中作者几次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 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 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一开始: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说了再做。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运用对比,把闻一多的本质特征一下子就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台阶一文,文章紧扣“台阶”这一主线,围绕着父亲与台阶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把老屋的台阶与别人家的台阶,父亲坐自家三级台阶与人家高台阶进行横向对比,

5、把父亲坐老屋三级台阶与新屋九级台阶的神情心态进行纵向对比,通过逐层烘托对比突出文章主题。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全文用对比。在作者看来,非利普夫妇身上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于是采用鲜明的对比手法,把这类人物置于某一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他们的言行在某一瞬间的迅速变化,有力地揭示出他们的本来的面目。1.于勒的一富一贫。 2、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的前后对比。“我”的叔叔于勒因为浪荡,被全家人当成祸害而送往美洲。当于勒从国外给“我”的父亲菲利普来信说自己发了财,不久就可回家来团聚时,全家人欣喜异常。这封信成了全家的“福音书”。收到这信后有“十年之久” ,每逢星期日全家人到海边散步时,只要看见

6、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葬利普总要重复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如果于勒竞在这只船上,那会让人多么惊喜呀。 ”“我”的母亲也因为对目前这种拮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于是夸于勒“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常常念叨“只要好心的于勒一回家,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 。3.“我”的善良于菲利普夫妇的势利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对菲利普夫妇卑鄙无耻的行为和丑恶灵魂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三、彰显内在逻辑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彰显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 “政之所兴,

7、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 .牧民篇)揭示了国势兴盛在于当政者所实施的政策是符合老百姓的心声,之所以颓废是因为不顺应民意。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诸葛亮)揭示了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就是先汉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就是后汉颓废的原因。鲁迅先生写于二十年代初的华盖集杂文战士与苍蝇中,有句名言:“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运用对比,深涵哲理,揭示社会现实,切中时弊。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第一个活是指生命的存在,第二个活是指精神的存在 第一个死

8、是指精神的死。第二个死是指肉体的死。就是在对比中表现出深刻的哲理,这里所说的哲理,诗人并不是用一般抽象的语言来告知读者,而是运用形象性的诗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意义,它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那种高踞于人民之上的反动统治者和为人民俯首为“牛”的革命者的不同人生意义,从而启示我们,为多数人去活,才活得有价值。在分析鉴赏课文时, 要注意区分对比与衬托。 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