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的处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6889386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疫情的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传染病疫情的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传染病疫情的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染病疫情的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疫情的处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疫情的处理传染病疫情的处理包括传染病报告和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多重处理措施。一、传染病报告二、针对传染源的措施1病人 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只有做到 “五早”,才能控 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扩散、蔓延。甲类传染病病人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 肺炭疽病人必须实施隔离治疗, 必要时可请公 安部门协助。乙类传染病病人, 根据病情可在医院或家庭隔离, 隔离通常应至临床或实验室证明病人已 痊愈为止; 对传染源作用不大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杆菌病病人可不必隔离。 丙类传染病中的瘤型麻风病人必须经临床和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痊愈才可恢复工作、学习。

2、传染病疑似病人必须接受医学检查、随访和隔离措施,不得拒绝。 甲类传染病疑似病人必须在指定场所进行隔离观察、治疗; 乙类传染病疑似病人可在医疗机构指导下治疗或隔离治疗。2病原携带者 应做好登记并进行管理,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随访,经 2-3 次病原检查为阴性时方可解除管理; 调离特殊工作岗位,如饮食行业、服务行业、托幼机构等; 艾滋病、乙型肝炎和疟疾的病原携带者严禁做献血员。3接触者 对曾经接触传染病而有可能受感染者,都应该接受检疫。 检疫期限从最后接触之日起到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采取留验,对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 必要时对接触者可进行应急接种、药

3、物预防。4动物传染源 对人类危害较大且无经济价值者予以消灭,如鼠类; 对危害较大的病畜或野生动物予以捕杀、焚烧、深埋,如患狂犬病的狗、患疯牛病和炭疽 的家畜;危害较小且有经济价值者予以隔离治疗。三、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除和杀灭病原体。 肠道传染病通过粪便污染环境,因此应加强被污染物品和周围环境的消毒; 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痰和呼出的空气污染环境,通风和空气消毒至关重要; 艾滋病可通过注射器和性活动传播, 因此应大力推荐使用避孕套, 杜绝吸毒和共用注射器; 杀虫是防止虫媒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措施。消毒是用化学、 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

4、施, 包括预防 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两大类。1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实施消毒,如乳制品消毒、饮 水消毒等。2疫源地消毒 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 致病性微生物。疫源地消毒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随时消毒是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所进行的消毒;终末消毒是当传染源痊愈、 死亡或离开后所做的一次性彻底消毒, 从而完全清除传染源所 播撒、留下的病原微生物。只有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才需要终末消毒,如霍乱、鼠疫、伤寒、病毒 性肝炎、结核、炭疽、白喉等。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的疾病如水痘、流感、麻疹等一般不需要终末消毒。四、针对易感者的

5、措施1免疫预防 传染病的免疫防护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其中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通过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保护易感人群。当传染病流行时, 被动免疫可以为易感者提供及时的保护抗体, 如注射胎盘球蛋白和丙种 球蛋白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等。高危人群应急接种可以通过提高群体免疫力来及时制止传染病大面积流行, 如麻疹疫苗在 感染麻疹三天后或潜伏期早期接种均可控制发病。2药物预防 某些传染病流行时,可采取药物预防,如用碘胺类药预防流脑,用金刚烷胺预防流感。 但药物预防作用时间短、效果不巩固,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应用有较大局限。3个人防护接触传染病的医务人员和实验室

6、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配置和使用必要的个人防 护用品。如戴口罩、手套、鞋套等都可起引个人保护作用; 使用避孕套可以有效地预防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五、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紧急措施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需立即组织力量防治,报经上 级政府决定后,可采取以下措施: 1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性活动。2、停工、停业、停课。3、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4、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在采用紧急措施防止传染病传播的同时, 政府卫生部门、 科研院所的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 和微生物学专家、 各级卫生防疫机构的防疫检疫人员、 各级医院的临床医务

7、人员和社会各 相关部门应立即组织开展传染病暴发调查并实施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包括隔离传染病、 治疗病人尤其是抢救危重病人, 检验和分离病原体, 采取措施消除在暴发展调查过程中发 现的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如封闭可疑水源,饮用水消毒,禁食可疑食物,捕杀动物传染 源和应急接种等。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及相关人群。二、服务内容(一)发现、登记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 /出院登记本、 X 线室或化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 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二)报告1、报告程序与方式已开通传染病网络直报

8、系统的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使用该系统报告; 未开通网络直报系统的单位, 按相关要求通过传真、 电话等方式尽快进行疫情报告, 同时 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至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根据疫情,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时,应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向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报告时限略3、做好传染病报告的订正工作,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人,应及时补报。三、处理1、病人处置 对传染病患者,原则上要求就地隔离治疗,不具备隔离条件和相应救治能 力的单位,应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移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2、消毒处理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 及医

9、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3、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居家病人的随访工作。4、密切接触者管理 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查找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要求做好管理工 作。5、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 的治疗管理工作,相关技术要求参照有关规定。四、服务要求(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要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 技能的培训。(二) 传染病病种报告、报告卡填写等工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规范

10、执行。(三)做好相关服务记录, 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 3 年。五、考核指标(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人数X 100%(二)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的传染病病人数/登记传染病病人数X 100% 按照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方案的要求:门诊日志项目: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 、发病 日期、初诊或复诊; 出入院登记薄项目:姓名、 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 入院诊断、出院日期、 出院诊断、转归情况; 化验室登记项目:送检科室、病人姓名、检验结果、检查日期; 影像部门登记项目:开单科室、病人姓名、检验结果、检查日期。 传染

11、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应具备的材料:传染病疫情报告领导组织; 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院内) ;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诊断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登记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检查(自查)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 传染疫情报告培训制度; 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与流程; 以上内容根据情况应更新传染病登记薄(门诊、防保科) 上半年全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检查存在的问题: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项目填写不全,使用不规范:2、应具备的各项制度、流程不全面;有的不能落到实处;3、对全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相关知识培训工作开展不好;要求:有培训通知、签到、 件、总结、影像资料、试卷,一式一卷一装订;4、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完整;5、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薄、传染病报告卡的信息与网络报告信息不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