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687360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信息技术科目的学习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长期处于边缘化,大局部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缺乏明晰的目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信息技术科目的学习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长期处于边缘化,大局部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缺乏明晰的目标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迟迟止步不前。当前,信息技术俨然已经成为小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如何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知识技能一体化俨然已成为教师所思考的首要问题。本文将以当下热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范例,进一步分析此种教

2、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应用顾名思义,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独立探索意识及合作精神。下文将以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作用策略进行初步探究,为广阔教育工作者提供几点拙见。一、 创设情境,呈现任务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开展尚未完善,目前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学质量迟迟无法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学生自身内驱力缺乏,缺乏探究意识。为更好地实现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以情境创设为主,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

3、,将具体的学习任务呈现在大家面前,借此增强学生的实际学习、探究、实践能力。以小学信息技术第2课?用Word写日记?课题为例。结合本章教学内容,教师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输入法的切换方式,并利用中文输入法在Word文档中编辑内容并保存。为充分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北京天安门旅游视频,视频中展现美妙的景色,随后出示小朋友记录的旅游日记,此时大家沉浸在情境当中观看日记内容。接下来,教师据此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大家尝试利用Word文档誊写这篇日记。同学们结合教科书所给定的输入法操作提示进行训练,教师从中进行指导,并鼓励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前来进行示范。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自

4、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参与到任务训练当中,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精彩1。二、 加强引导,明确思路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科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到达信息技术教学的真正目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开展尚未健全,许多学生在本门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初始接触计算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较为困难的问题会产生抵触心理。此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结合大家的认知能力对任务进行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完成任务的思路,从而提高完成效率。在收获成功的喜悦后,学生也会提升学习体验感,并从心底爱上信息技术的学习。以小学信息技术第3课?用Word排诗集?课题为例。结合本课教学目标教师为学生设定自选古诗并

5、编排格式的任务。这时,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应将此项任务进行划分,帮助大家找出思路。第一步:选择自己所编排的古诗词,随机挑选两首并利用上节课所学输入法在Word 文档中进行输入。第二步:在编辑诗歌后利用标题文字左侧插入分栏符选取全部内容并设置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层次性任务思路,从而有效提高大家的任务完成质量2。三、 合作学习,强化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利用此种方法开展合作学习,也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进一步提升其合作探究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以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课堂当中,缺少交流沟通,课堂气氛相对枯燥。

6、以任务为依托组织大家开展小组活动,能够充分给予学生沟通思考的时间,从而有效提升其学习能力3。以小学信息技术第4课?给诗集配图?课题为例。在上节课“用Word排诗集教学中大家任务完成得都十分不错。在课程导入局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出示上节课大家所制作的诗集,结合实际情况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编排诗集的基礎上进一步丰富内容,随后,教师出示本课任务:制作美丽的诗集。教师可利用投影为大家简单地进行示范,如何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学生在观看完毕后以小组为形式开展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组员们分工合作在诗集中插入图片、艺术字等不同风格的内容。最后,学生们在任务完成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远处本节课的优秀“设计小组

7、以资鼓励。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增添了课程的趣味性,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参与意识。四、 评价总结,提升效率总结评价也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最为重要的组成局部,通过行之有效的反响,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操作流程,进一步提升计算机应用技巧。不仅如此,教师也可利用点评环节深入分析任务中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强化理论根底,提升其核心素养4。以小学信息技术第5课?设计精美书签?课题为例。当学生在完成教师所设定的精美书签设计任务后,在班级内举行一场成果交流展示大会。每个学习小组选取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讲解,并为大家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准备工作、制作流程。在学生介绍完毕后,由其他组成员进行点评分析,从中指

8、出问题或有待改良的地方。在学生完成自我评价、互评后,由教师进行综合点评,结合教师的反响大家针对本组作品的缺乏进行二次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有效到达知识掌握的目的。通过及时有效的反响评价,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操作技巧,并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任务的驱动下,达成理想化的教育目标,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结束语:综上所述,采用任务驱动法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充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也能进一步培养其积极探索的精神,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升,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计算机根底。参考文献:1朱文丽.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2(A4):123-124.2王建阳.探究小学信息技术个性化学习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2(S1):70+4.3何秋华.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2(32):33-35.4陈锋.教师引,学生学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引导策略探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2(11):33.推荐阅读: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