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681726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乡村建设等 一系列战略、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同 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日益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由 此引发的矛盾与信访事件频发,对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以及基层党组 织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通过乡镇经济责任 及涉农专项资金审计、农村“三资”管理审计调查等发现农村集体 “三资”管理问题突出,亟需整治。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三资”监管机构履职尽责不到位,监管流于形式。1.乡镇“三资”管理监督委员会履职不尽责。各乡镇虽然均以文 件形式成立“三资”管理监督

2、委员会,但执行中存在部分单位未严 格履行湖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规定的监督管理职责。2.“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履职不到位、监管乏力。一是农村集体 资产、资源的动态管理不及时,资产、资源台账登记信息失真,数 据不完整、不准确。二是农村集体财务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 “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对农村财务监管流于形式,沦为村级财务记 账员和会计凭证保管员,不能保证村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三是对村级资金使用情况监管不力。村级资金拨付使用现金支票和 转账支票,通过村支书或会计个人银行卡进行结算;村级资金使用村 支书既是审批人、经手人又是报账员,村级资金使用脱离监督。3.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交易中心履

3、职不到位,机构形同虚设。一是 乡镇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人员由财政所人员兼任,缺乏一定数量 的专职、专业人员,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活动、建设项目实施 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二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交易只有少部分 通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交易中心公开发包,各乡镇对农村集体资产 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流于形式。(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不按规定程序交易、发包,管理无序, 资产资源收益流失现象严重。1.资产资源发包、处置不规范。一是未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 由各村村支书自行发包、处置现象普遍。二是承包期限过长、承包 价格明显偏低。三是超期不缴承包费、提前发包预收承包费、超过 合同承包期限逾期发包等现象。2.农村

4、集体资产资源承包收益流失严重。一是部分村集体资源由 于村民强占、权属不清或未按期足额缴纳承包费导致村集体收益损 失。二是发包价格普遍低于市场承包价格,导致村集体资产资源收 益流失严重。(三)农村集体资金使用及财务管理极不规范,违纪违规问题多发, 乱象从生。具体表现为:违反会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 度的相关规定,建账、报账不及时;村集体收入不纳入“三资”监 管代理中心代管专户统一管理,由村级自收自支;白条报账、借款列 支、挪借集体资金、违规开支等问题突出;虚报工程支出套取村级建 设资金;收入不上账、私设“小金库”现象屡禁不止;虚报冒领、贪 污侵占村民权益现象时有发生。(四)农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

5、不规范。表现为村级工程建设项目未 通过招投标,或者化整为零规避招投标;建设项目不通过乡镇产权交 易平台违规自行发包;村支书本人或者亲属、无公司法人资质的社会 个人违规承包项目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签订不规范;工程项目违规转 包分包;项目监理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工程质量较差;虚报工程量套取 项目资金;工程项目支出票据不规范等。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以上突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 是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对存在问题 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村集体“两委”成员素质良莠不齐,法纪法 规意识淡薄;三是乡镇农村“三资”监管机构履行职能不够,执行

6、力 薄弱;四是各级主管部门、执法机关对农村“三资”监督处于“碎片 化”“应急式”状态,未实行常态化监管,也没有形成监督合力。三、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建议(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近些年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 题日益成为农村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由此引发的矛盾与信访事件 频发,对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以及基层党组织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 乡镇党委、政府和各级监管部门应切实转变对农村集体“三资”的 管理观念,充分认识其存在问题的危害性,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 资”监管工作,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二)强化措施,加强管理。针对部分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法律 意识、财经纪律意识淡薄,村级财务

7、管理仍然存在很多漏洞与薄弱 环节的现状,各乡镇人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乡镇干部、村 两委班子成员的法制与财经纪律教育力度,牢固树立对国家法律法 规、财经法纪的敬畏之心,增强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进一步建立 健全“三资”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措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三)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乡镇“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农 村集体经济产权交易中心等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构应增强责任 心,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改变目前“监管乏力”“流于形式”的工 作现状,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配齐人员力量,切实履职尽责, 提高执行力。(四)部门协同,增强监督合力。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领域 依然存在各种违法违纪

8、问题的现状,各级监管执法部门应改变“碎 片化”“应急式”监督管理模式,加大工作协同力度,形成监督合 力。尤其是要强化执纪执法与责任追究力度,对严重违法违纪问题 采取“零容忍”态度,严格依法依规处理,绝不姑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 根本利益,事关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大局,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 壮大,农村集体资金往来多元化、资产利用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 资本收益隐形化的趋势明显 ,对加强“三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由于工作关系下乡驻村 3 年多时间,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了 切身感受,“三资”管理也是目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一、农村集体“三资”

9、管理现状(一)资金管理不到位。资金管理不规范,公款私款难分、不分,对 于上级安排的专项性资金,由于检查严格,管理较为规范;但对农村 集体的一些自有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管理则非常松散,坐支或 账外结算的问题突出,资金核算不完整,存在着公款私存、坐支现 金的现象。(二)资产管理不规范。未建立完整的资产管理台账,特 别是对集体投资建设的公益用房、倒闭后集体企业资产、社会捐赠 资产等,未纳入会计核算账登记管理;有的资产购建时手续不全,使 用多年仍在账外。有的房屋资产产权不明,管理乏力。有的办公设 备等资产轻易购置、随意处置,账实不符。(三)资源管理不健全。 经过多轮对外承包后,对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

10、、山地、水域等自 然资源,不愿或不进行资源清查,对于农村村级资源性资产的位置、 类别、地籍类型、地力等级等情况登记不够规范,造成农村“三资” 底数不清、底子不明,管理混乱,有的改变了性质,有的资源价值缩 水,有的长期被私人占用,损害了集体利益。 ( 四 ) 资本收益不公开。 有的村集体以三资形成的股权收益以其他费用直接冲抵承包款和租 金;有的收取后,私自保管,长期不报账;有的资本收益使用无计划,存 在着“小金库”和“寅吃卯粮”的现象,集体利益得不到保证。二、农村集体“三资”问题成因(一)乡镇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乡镇政府认为实施联产 承包责任制以来,村级基本没有集体资产,不需要管理;村民

11、实行了 自治,不便于管理 ;三资情况复杂,不愿意管理。对于农村三资管理, 虽也普遍成立了工作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但是由于乡镇工作繁 杂,往往乡镇三资管理工作人员一人多岗,承担多项职能工作。 (二) 农村会计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更 换频繁,会计培训不力,会计人员工作水平难以提高。有些村干部 自己对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熟悉,也不学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更 不听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农村三资管理的不规范。(三)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不到位。一是群众监督乏力。 分散的家庭经营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部分村民忙于 生计,不热心集体事业,造成民主管理和监督流

12、于形式,个别不廉洁的 村干部有了可乘之机。二是村班子内部监督不力,有的村主要干部搞 一言堂,大事不开会,小事不研究,班子成员无法监督。三审计等外部监督乏力。各地普遍未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纳入有关部门常规 审计范围,也未实行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只有在一些专项检查中 才会被涉及,缺乏审计监督长效机制,很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长期未进行审计检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揭示和纠正。三、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的建议上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导致农村三资的体外循环,容易造 成集体利益流失,不利于维护农村稳定,不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不 利于促进农业发展,应当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为解决上述几

13、个问题,笔者提以下几点建议:(一)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强化责 任意识。进一步统一各级党委、政府对管理好农村“三资”的思想 认识。在进一步强化部门责任的同时,要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的责 任,把“三资”管理作为党委、政府谋发展、抓稳定的重要内容, 克服极少数乡镇党委不够重视“三资”管理的倾向。乡镇要建立相 关的三资管理部门,在村集体指定专人对村集体三资进行管理,并 明确责任,建立健全三资管理的责任制。明确和细化各部门在农村 “三资”管理中的职责。村民委员会是农村“三资”管理的责任主 体;乡镇党委、政府是农村“三资”管理的组织者;农经部门是农村 “三资”管理的业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主要对农村“三资”履

14、行会 计指导服务和财政监督职能;审计部门应将农村“三资”管理纳入常 规审计范围,建立定期和专项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 度;(二)健全三资管理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农村“三资” 管理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规范行为。具体有:资产 资源清查界定、登记台账制度、民主公开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审批 制度、集体资产发包或产权变更的资质评估制度、招标投标制度、 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合同要鉴证,统一使用规范 文本)、农村“三资”年度检查制度、保值增值的股份制、股份合作 制产权改革办法、集体土地有序流转制度等。制定“三资”管理监 督审批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把“三资”管理的内容和

15、要求纳入到 村级领导班子考核、村主要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凡“三资”管理 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三资”管理混乱的,由乡镇责令其负责人 限期改正,造成损失的,要依法赔偿,违法违纪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三)推进三资管理网络化,改进管理手段。积极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全面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实施农村会计 记账电算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农村“三资”管理手段现代化。 各乡(镇)接入网络端口,通过网络开展农村“三资”会计核算,建 立村级财务电子账簿。全面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的科技 含量和水平。(四)构建三资管理监管系统,加大惩治力度。纪委监 察部门、财政、审计机关,应当把三资管理作

16、为经济责任审计中的 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发现问题要严格按照三资管理的有关法规来执 行,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强村干部 及“三资”管理责任人员违纪行为的查处 ;各部门应设置农村“三资” 专门或兼职管理机构及人员,既发挥各自优势,又统筹协调推进。 (五)加大农村会计培训力度,提升业务能力。建立健全乡(镇)代理 会计服务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凡是从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 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会计、农业承包合同管 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等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 水平,切实改进作风,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经干部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乡村建设等 一系列战略、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同 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