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6811559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湖南省株洲市四中历史特级教师 汪瀛 来自于汪瀛的博客(注意:本文是应株洲市教科院历史教研员张建军所下达的任务而撰写的全市调研报告)一、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育理念的墨守成规与矫枉过正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综观我市历史教育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不少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么墨守成规,要么矫枉过正。所谓“墨守成规”,就是我们一些历史教师,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思教育观念的更新。在他们看来,历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记住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学生能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因此,“不管白猫黑猫,只要

2、学生考试成绩好,我就是好猫”。至于历史教育众多功能在学生身上是否得到有效落实,似乎与其无关。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知识来源,忽略了教材仅仅是“学本”这一事实。他们的历史教学,无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都死死围绕教材知识,反复讲练,并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如何记住有可能考试的重点知识,如何应对各种考试。学生所谓的“动”也是围绕着教材知识记忆练习,思考的空间很小,“灌输”的意味很浓。这样的历史教学结果,学生当然对所学习历史毫无兴趣,学习历史的唯一目标,就是死记硬背历史教材或资料,争取考出好成绩,向教师和家长“报喜”。学生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所谓“矫枉过正”,就是我们

3、有些教师一方面对传统教育理念缺乏辩证分析,对所有的传统教育观念进行简单的全面否定;另一方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教育理念缺乏全面、科学的理解,囫囵吞枣,生搬硬套。于是出现弄巧成拙,形成矫枉过正的现象。如目前不少老师把接受性学习方式等同为“灌输教学”,将其视为糟粕,置如弃履。过于单一地强调、突出研究性学习,就会有意无意地放弃对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它的直接后果是弱化了基础知识。实际上,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和接受性学习等,都是不同的学习方式,各有不同的作用,无所谓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接受性学习只要运用得当,它在提高知识的传授速度和增加知识传授量方面,自有它独特的用武之地。(二)历史课堂教学“创新”

4、的失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相当多的历史教师所接受,并不断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成为不少历史教师说课、上课、赛课、评课的基本思想。应该说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但在欣喜之余,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第一,创新活动,不顾对象。一些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时,往往不顾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不考虑教材的难易度,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片面追求课堂里的热闹,整个教学设计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活动:阅读、看影视、讨论、辩论、观察、表演、分析忙得学生焦头烂额。在教师的牵制下,学生一会儿看书,一会儿抬头看录像,一会儿前后讨论、一会儿角色表演、一会儿展开辩论,而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于是各种问

5、题接踵而来,懒的学生是一点事情也没有,而想动脑筋的学生感觉忙不过来。同时,教师所设置的活动或问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设计简单时学生轻易就找出了答案,就会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渐渐会对参与活动失去兴趣,对以后的教学产生不良后果,而设计复杂时,学生自己解决不了,难免会垂头丧气,对以后的教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虽然说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心理耐挫能力,但一个难题接着一个难题,对这些人生经历不多的孩子来说,容易使他们失去自信心。因此不论是过于简单还是过于复杂设计课堂活动,就必然使大部分学生闲置,局限了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也就谈不上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标新立异,忽视科学。一

6、些历史教师为了达到“创新”的目的,往往不顾历史科学性原则,任意标新立异。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讲红军长征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长征到达陕北,除了教材地图中所标的红军长征路线外,你认为红军到达陕北是否还有更好的行军路线?”教师设计这一问题的本意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以说,学生可以给我们无数个答案,也可以从瑞金画一条直线到达陕北,因为连接两点之间的距离直线最短。如果学生一旦设计出高明的行军路线,教师为学生的“聪明才智”感到高兴,还是为红军的“愚不可及”而遗憾?如果按照学生的“路线”

7、行军,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事迹与精神还有意义吗?在这里,教师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历史真实红军长征所走的路线是种种历史因素决定的,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它是最佳路线。长征路线不是哪个人随心所欲能任意改变的。 第三,严守预案,应变不足。教师作为教学过程指导者、组织者,课前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将探究过程和结果设想得自以为尽善尽美,是无可厚非的。但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思维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课前设想那样发展。由于一些教师在基本功和教学技能方面的不足,往往出现与“创新”教育相去甚远之事。其主要表现:一是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因势利导,一切教学活动惟教案为是,不敢超越

8、一步,严格要求学生探究的结论必须与教师的预设重合。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个性的扼杀。二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果缺乏科学的评判。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意见,且相持不下时,有些老师在关键时刻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一句“大家的想法都很好”,还美谓之“教师不当裁判”、“不打击学生思维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教师教学可以存疑,但不能稀泥,沦为学生思维的尾巴。否则,我们倡导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启发者、促进者”,就变了成名存实亡。(三)重知识能力教育,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的历史课堂有了明显的变化,老师讲的少了,学生动的多了。但三维目标中情感教育

9、目标因缺乏考试评价体系和可信度而被淡化,历史教学仍未走出应付功利性考试的圈圈而正逐渐丧失历史教育精神培养的本义。第一,以知识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问题,不考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讲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段历史时,为整合学科知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特意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个是:“假如董存瑞拉开的炸药包没有炸,那会是什么原因,怎么办?”另一个是:“你能为董存瑞设计出一个更好的炸碉堡方案吗?”应该说,这两个问题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的确是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老师却显然忘记了讲这段历史的主旨是什么。试想,假如(仅仅是假如)学生经过激烈的讨

10、论,终于找到了一种两全的炸碉堡的方法,那么,那位老师究竟是为学生的“聪明创意”而赞赏有加呢,还是为董存瑞的“思维迟钝”而喟然长叹呢?这不得不让人反思隐藏在案例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教育问题: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情感教育的严重缺失。历史课当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历史教育的使命,直接关系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二,历史教学活动成为掌握历史知识和提高应试能力的训练场。属于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科,说到底,历史教育的本质也就是人文素质教育。从历史学科内容的包容性看,历史几乎包括了人的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历史教育的素材应该是最丰富的,而其中情感因素是历史素材中固有的丰富的资源。历史中,有

11、悲,有喜,有美,有丑,也有真有假。在某种程度上,学习历史,需要用心用情感去体会,去体验。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可以如诗般抒情,可以如画般绚烂,也可以如歌般动听。但由于传统的教学习惯和当前功利性考试的需求,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历史教师自觉不自觉绞尽了脑汁,想了种种办法,花样翻新,设计了种种题型,来对学生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强化训练”,以达到最终记住书本上的知识、结论,或者多掌握一些基本技能等等之目的。这种向学生大脑皮层反复地施以简单的信号刺激的做法与马戏团里训练猴子实际上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于是有人戏称这种课堂为“训兽场”。这种说法听着刺耳,实际上毫不夸张。我们的历史课堂太漠视“生命”的存在了。有人曾

12、一针见血的指出,今日中学的历史教育,讲屈原只知离骚名,不知离骚事。当然,这里更别奢望离骚情了。没有情感的教育不是对人的教育,情感教育应该成为历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存在不少误区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已经消逝的历史现象。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感人历史多媒体教学,无疑有利于创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可以说,历史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历史教学的发展

13、趋势。历史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很多历史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但也存在一些误区。第一,本末倒置,教学活动受控于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是教师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优势,采用音、视频、图象、动画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历史的时空和动态概念,激活其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果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这里强调的是辅助性手段,并不是教学的全部手段、方法和主体。有的老师用自己制作的历史多媒体课件教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于在制作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了“收支平衡”,在课堂教学中,手握鼠标,一路点击,将教学任务基本上交给了电脑

14、,少了激情的语言表达,少了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少了对重要历史问题分析和理解的诱导,少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倒是轻松潇洒,学生呢,只是看了一场由文字、声音、画面简单构成的“雾水电影”而已。有的老师是“拿来主义”者,用下载的历史多媒体课件教学,现炒现卖,缺乏对课件知识体系的完整把握,缺乏对课件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方法的理解,也是手握鼠标,一路点击,直到下课,无视学生的感受,自己则“高唱凯歌还”,把本该属于自己演绎、主导的活的历史课堂变成了由电脑制控的死的教学程序,教师反而变成了电脑的工具。第二,极端依赖教学设备,教学基本技能退化。部分老师对技术设备产生了极端的依赖性,一旦设备故障或停电,则惶惶然手

15、足无措,教学风采顿失。透视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发现的是部分老师教学基本技能退化的严峻事实。“技术”与“技能”仅一字之差,但前者决不能代替后者。曾几何时,历史教师非常推崇的对史实的精彩讲述、对问题的精辟分析、系统而合理的板书、快捷而达意的徒手画示意图等基本技能,如今在部分老师中日趋式微,几近销声匿迹。这些基本技能在今天是否已不合时宜、无用武之地了?答是否定的。教学基本技能的高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杆重要标尺,永远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多媒体技术发展与教学基本技能提高,两者不应相克相斥,而应相融相进,两者应该在提高教学效益的总目标下得到统一。第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过滥,变“人灌”为“机灌”。一些历

16、史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在使用现代的媒体技术手段后,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日益严重了。他们不顾教学实际是否需要,不顾所用材料是否切合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只是大量堆砌投影、录像等,或制作一个课件,让计算机来唱“独角戏”,教师反倒“置身事外”了。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无法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教师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出集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起的多媒体课件,其教学手段的先进性远非传统的黑板、粉笔加三寸不烂之舌所能比拟。但手段的先进并不代表教学方法的先进。如某些多媒体历史课件,教学内容设计为该节历史课程的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教师为求知识的完整性,课件设计思路为按部就班式的展现传授知识点;思路活一点的教师,为体现能力培养,就加一些或深或浅的问题,其多为加强记忆和理解所谓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实际上,不论教师设计问题的主观愿望如何,即使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和示范性特点,那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