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用量及调节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6709871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岛素的用量及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胰岛素的用量及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胰岛素的用量及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胰岛素的用量及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胰岛素的用量及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胰岛素的用量及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岛素的用量及调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的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病人胰岛素缺乏的程度不一样,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也不一样,尽管同样的血糖但胰岛素的用量可能差别很大,所以胰岛素的用量没有具体的公式可计算,只能依据医生的经验摸索调整。现将个人的体会总结如下,欢迎同道讨论交流。1、以饮食、运动疗法为基础,从小剂量开始,剂量个体化,监测血糖,避免严重的低血糖。2、根据具体病情估计胰岛素用量,做到个体化,型糖尿病维持剂量约0.7-0.8U/kg/d,型糖尿病维持量约30-50U/U/d。3、一般从每日20-30U开始,三餐前剂量分配: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4、睡前NPH起始剂量6-10单位或空腹血糖数(mmol/L)或0

2、.1U/kg,睡前剂量占全日总剂量25%以内,一般不超过20U。5、影响血糖的四大因素:饮食、运动、药物、应急。注意排除非药物因素影响再调整胰岛素剂量。6、年老体弱或肝肾功能不权胰岛素用量要小,感染发热胰岛素用量要大。7、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加,到妊娠后期可能增加到平时的两倍以上,终止妊娠后胰岛素用量骤减。8、依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监测时段: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睡前,必要时监测其他时段。9、调整幅度:每次2-6U,全天调整量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

3、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1、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2、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从短效胰岛素变为30R时剂量计算日总剂量不

4、变,将总量的2/3放在早餐前,1/3量放在晚餐前。推荐精选如何更好更快调整胰岛素对于内分泌医生来说,在科里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调整胰岛素的种类、使用方法、剂量等,对于一高血糖患者来说,即使空腹血糖是16mmol/L,如果按教科书上的方法来调整,血糖水平是能够调整下来,但是住院时间太长,现在各医院住院时间有所限制,因为医保、效益、患者本身、周转率等原因,我们必须使血糖尽快降至正常,而且为患者提供一个有效、简便易行的出院后治疗方案。对糖尿病的治疗,尤其是对新诊断的二型糖尿病,很多指南提倡尽早使用胰鸟素,不但可以尽快控制高糖状态,而且还可以使胰岛B细胞功能得以休整和恢复,达到临床上的“蜜月期”。只是现

5、在很多病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不愿接受胰岛素治疗。因此还需要我们医务人员的努力,加大对糖尿病认知的宣传。下面谈谈自己看到的胰岛素使用方法和经验看法:一、首先胰岛素量分为三方面,即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和调整胰岛素。基础胰岛素量的确定:一般0.2-0.3U/Kg,胰岛素种类:中效胰岛素()餐时胰岛素量的确定:从。1UKg开始。胰岛素种类:普通胰岛素。调整胰岛素的确定:当血糖8.3mmol/L时血糖每增加2.7mmol/L加用1-4U与上述同型的胰岛素(餐时加用)。二、如果不能控制血糖水平,要考虑到影响血糖的其它因素,从基础胰岛素开始,每一到二天调整10%-20%,使血糖达标。如果效果不好,还可校正

6、调整胰岛素的量。三、在调整胰岛素量时,还要考虑到体重和胰岛素的抵抗情况。比如消瘦的,敏感的,可能调整时要少加量。BMI值比较大的,可能就要适当增加调整量。对于每天胰岛素用量较大的,或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调整时的量可能要更大。但随着病人高糖状态的改善或基础病的好转,胰岛素的敏感性会很快改变。四、一般情况下,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基础胰岛素和餐时量比为1推荐精选1。五、为了病人出院后使用方便,我们一般在其住院期间就使用诺和灵30R,或50R.,根据餐后和空腹血糖调整好剂量,并预测其工作量计算每日摄入热值和进餐食物分配,让其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时间长了病人自己就可以调整了。现在又有胰岛素类似物等

7、新的剂型,比如诺和锐,可以更接近模拟胰岛功能。使用更方便。六、为了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可以加用二甲双胍。临床上胰岛素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有经验在里面,没有一定的程式可以完全准确计算,这就是个体化原则,要尽可能准确评估每个患者的情况,做出最适合的胰岛素治疗方法,让患者在短时间内看到胰岛素使用的效果,提高其依从性。 为了减少注射次数,还不影响疗效,增加治疗顺应性,应运而生了一些简化治疗方案。主要是利用不同的胰岛素剂型起效的差别,混合后注射,可以产生即能控制餐后又能控制基础的双相的胰岛素。最常见的是RN混合,因为R持续时间为8小时,N起效时间为1.5小时,4-12小时作用高峰,RN混合后4-5小时R下降

8、期和N上升期可以联合形成另一个高峰,并且能够持续一定时间。R控制注射后30分钟的餐后血糖,N控制下餐后的血糖或空腹血糖。这样强化治疗就可以简化为2RN。这样一些不愿意多扎针,或无条件中午注射的人,也能够获得较合理的治疗。早晨前RN注射:30分吃早饭,5小时吃午饭。如果早餐后血糖控制太低,午餐前易发生低血糖。中午吃饭时间因人而异,又因注射部位,活动,早饭结构有不同。有条件的人可以测早饭后2,3,4,4.5,5,5.5小时血糖,以了解你自己的血糖低谷,此点就是你的中午胰岛素作用高峰,此前30分为你的进餐时间。另外N作为午餐后血糖的控制主体,峰值较小,时间较长,进餐量不易过大。必要时可以分餐或加用拜

9、唐苹(药物分餐),以利于血糖控制。晚餐前RN注射:30分后吃晚饭,最好将晚餐留1/4,作为睡前夜宵。因为如前所述,注射后4-5小时可以有另一个高峰,易于产生低血糖。虽然理论上N高峰持续4-12小时,但是其作用较强时间8小时左右。对一些黎明现象较重的人,这种方法的空腹血糖控制效果不好。这时可以将N改为睡前注射。 原则:胰岛素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始终血糖轻度上升:4-6单位 长效胰岛素中度上升:20-30单位 预混胰岛素重度上升:胰岛素强化治疗还不能控制:加用单剂的增敏剂,拜推荐精选糖平再不好:胰岛素强化治疗加用多种口服药联合应用。本方案的特点:强化了2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量或相对量不足的根源,予以积极

10、的补充,体现一种另类的思维。与国内的传统截然不同,也是一家之言。但是临床实行很难。它的本质就是用胰岛素替代促泌剂。减少对剩余胰岛细胞的损害。但是:对于以抵抗为主的肥胖病人,效果较差。甚至会加重高胰岛素血症 一、内地很多医院象30R、50R用的很普遍,其实用这两种胰岛素有时不能保证一天所谓的“七点监测、五点监测”的血糖全部正常,甚至不能达到糖尿病控制标准中HbA1c6.5mmol/L甚或6.0mmol/L。可是这种预混胰岛素对患者确实方便,目前也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怎么办?不知道战友对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二、有很多基层医院或经济条件有限的地区不能够靠CBG来调整血糖,有时仅根据尿糖试纸来调整,虽然不

11、是很准确,但也不失为一种办法,而且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用的猪胰岛素(短效+长效混合),就此讨论下胰岛素用法的调整: 剂量的调整:先调整饮食、体力活动,血糖稳定后再调胰岛素。 四次和四段尿糖半定量是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最好指标,1个(+)加2U。 每次的日加减总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 8U,1型患者在血糖接近满意时对胰岛素较敏感,应更加谨慎。 每次调整后,一般应观察 35 日。 尿糖阴性、血糖偏低者应及时减量。 注射次数的调整:以利于控制血糖为主。 开始时应先用短效胰岛素多次注射,控制满意后,再改用或加用中效或加用长效胰岛素。单独使用长效胰岛素则疗效不佳。 改为短效+中效的方法: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常

12、用比例为1:1左右,中效可略多。 推荐精选 加用长效:将两次短效胰岛素之和,按长效:短效=1:24的比例改为混合胰岛素,长效不宜超过短效的1/2,晚睡前长效用量一般不超过8U。 如早12U、午8U可改为:短效 + 中效为10U+10U,早餐前用。 或短效 + 长效为16U+4U,15U+5U,或为14U+6U早餐前用。 使用混合胰岛素时应先抽取短效。 品种的调整:关键在于使用技巧。从普通胰岛素改为高纯品、从猪胰岛素改为人胰岛素以及从国产胰岛素改为进口胰岛素时,可能需要适当减少剂量。 调整注射部位:应轮流使用不同部位。对于多数人来说,前臂及腹壁比臀部及股前吸收快。有硬结或脂肪萎缩处不易吸取胰岛素,应避免使用。 注射时间的调整:短效者一般在餐前1530 分钟注射。中效如单独使用,应在餐前 3060 分注射。对有黎明现象的患者,早餐前胰岛素注射应早,最好不晚于早6:30。 注射器具的调整:器具包括篮芯玻璃注射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泵,目前前三种用得较多。三、糖尿病住院期间,要使患者学到“五会” (学会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学会吃饭、学会监测、学会自己注射胰岛素、学会简单地调胰岛素用量),当出院以后,遇到特殊情况时自己会处理,这也是住院期间的目标之一。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