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教学反思_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6475090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绝句》教学反思_2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绝句》教学反思_2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绝句》教学反思_2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绝句》教学反思_2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绝句》教学反思_2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句》教学反思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句》教学反思_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讲课技巧,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绝句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绝句教学反思1杜甫的绝句全诗仅二十八字,描写的景物却极有特色。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之意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尤其是诗人巧用数字入诗,两、一、千、万四个字,虚实结合,时空结合,增加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本诗的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在柳枝上鸣叫,诗人指明两个,说明鸟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对鸣,欢快而不嘈杂,喧闹而不喧嚣。其次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白贵鹭向蓝天飞去,从一

2、行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去,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再用上了一个上字,更显示了白鹭奋力高飞、展翅向上的姿态。第三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千秋一词是虚指,出于诗人的想象,它给予了雪这一静态景物以沧桑之感。千年不化的积雪好像在诉说着什么、见证着什么。窗中之景虽小,却由此可感受时间之纵深。第四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船停岸在门前的码头边,也是静态之物,但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似插翅而难及。门外之景也不大,却由此可感受空间之广袤。以上四句描写的是诗人当时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见的景色。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绘声绘色,描绘了一幅色调明丽、清爽动人的图画

3、,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后两句千秋与万里都是虚指,均出于诗人的想象,而诗的意境因此而幽远、开阔,又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多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要让少于在读中对所学之诗知其意、临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加对古诗的语言感知实力,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1、初读知其意(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音准句顺,声音洪亮。(2)指名学生读第1、第2句,理解鸣、上的意思,用补省略,调整词序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3)学生齐读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说说这两句的意思。老师相机指导。(4)指名学生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2、再读临其境。(1)学生回答:第1、第2句写了什么景物?有哪几种色

4、调?第3、第4句写了什么景物?(2)老师出示挂图。学生看图,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诗句,并作适当讲解。前两句,突出鸣、上二字,帮助学生理解,是这两个字使景物产生了动态效果,使画面显得朝气盎然。后两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了解诗人的思绪由现时到了过往、由近处到远处;而且也正是这二字,使现时之景(窗)和想象中的过往之景(千里雪)、近处之景(门)和想象中的远处之景(万里船)有机融合于完整的画面之中。(3)学生看书上插图,一边手指景物,一边自由朗读。(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尝试在脑里再现画面。(5)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的漂亮景色。3、三读悟其情(1)比较读。在黑板上出示:黄鹂鸣翠柳

5、,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雪,门泊东吴船。读一读,与原句比较一下,哪个写得好?为什么这样说?帮助学生明确这首诗的朗读停顿及重音,并完成下列板书: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前两句声色兼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后两句意境开阔)(2)表演读。播放课前制作好的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观赏。随后要求学生和着音乐诵读,要求他们掇民对古诗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摇头晃脑,载歌载舞。绝句教学反思2杜甫的绝句是一首写景小诗。整首诗的字虽然不多,但这首诗字里行间透露着无穷的美。古诗不仅色调美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

6、面,令人心旷神怡。而且结构美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其次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白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呈现了空间。对仗运用得恰到好处,耐人寻味。理解诗句的意思,根据传统的方式,先理解字词意思,再理解句子意思。假如学生理解上有问题,我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引导理解。比如教学第三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住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结合补充上的练习,通过出示挂图激发灵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需具有显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实感,才能入情入境。学生表达的比较到位,基本没有偏离古

7、诗的意思。绝句教学反思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亦如此1.好方法赛过好老师。在本节语文课中有幸抓住文章体裁的特点,对于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古诗的教学本课采纳了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四步进行教学,在教授给学生学问的同时也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信任在今后我们的班本课程“我和唐诗握握手”的开展过程中也会对学生有所启迪。2.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总是想把自己知道的都传授给学生,殊不知是一种错误,低年级段的课就是教给孩子们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积累)练习说话(写话),而本节课在识字写字部分的笔墨还是略微淡了些,视察,范写,临摹书写,评价这些环节应当再去扎实。拓展部分出现

8、的望岳这首诗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难度太大了,不太适合。因此在今后课程的学问拓展部分还应多加斟酌。3.技到用时方恨少。诗的朗读缺少了韵味,因此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对于诗歌的朗诵可以下载相应的音频,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仿照实力。写字的基本功不够硬尤其是在田字格中的书写,大小,占位,压线笔等,到处有讲究,笔笔皆学问。对于文本还不够较真,对于诗中个别字词的讲解有模糊之处,丰富自己,教学相长的任务迫在眉捷。4.自主学习需指导对于低年级的自主学习采纳同桌为一小组为宜,由于其实力有限,主要开展识字,读文,背诵等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建设还须要平常多加指导。教给他们沟通合作的方法。告知他们应当如何去做。除此之外,对

9、于古诗写作背景的讲解可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这对于学生明诗意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古诗作者只需了解朝代即可。学生的写字姿态以及握笔姿态肯定要反复重点强调。唯有学习方安静,最是反思能致远。愿我在这教学之路上不断的求索。绝句教学反思4本课的优点课堂思路较清楚;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学生相识了九个生字,并且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通过视察图片来理解诗句的含义,特别直观、形象,学生能够很简单地明白诗句意思;教学过程中,读的较为充分(学生的自读,订正发音;老师范读;学生打节拍地读;理解诗句后的熟读;感悟诗境后的美读。本课的不足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致不高,一堂课下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局限于几位;

10、对于学生的评价太过单调,没有针对性;指导学生朗读时,指导的不到位,学生只是读出了诗的节奏,而没有做到有感情地读古诗;感悟诗境时,引导的过于简洁,原本设计的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几种“事物”,进一步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来体会“诗句中蕴含的丰富色调,进而感受春景的魅力之处”,由于惊慌的原因,也疏忽了对学生的引导,导致学生感悟不深刻,没有感受到如此漂亮的春景给人们带来的那种勃勃朝气。虽然课堂留下了缺憾,但是“我参加,我华蜜”。经验了,就是一种华蜜,就是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宝!感谢评委老师给了我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相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肯定接着努力,完善自我,让我的

11、学生们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进步步,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做一个更为合格的引导者!绝句教学反思5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这首诗色调明快,意境开阔。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翱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岸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备。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通过激趣引题、整体感知、想象画面、感情朗读四个体会对仗之美由浅入深,层层绽开,引导学生领悟诗意、

12、体会诗境,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注意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激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读,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一、创设情境,诱发热忱上课伊始,我用充溢热忱的语言导入,我说:“公元七六三年,杜甫得知故人严武回到成都,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殊好,面对这生气勃拨勃的景象,不由自主,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由于事先未拟题目,写成后也不准备你题,干脆以”绝句“为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诗的美,景的美。把学生引入诗情画意之中。二、想象画面,引入诗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需具有显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

13、产生真实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是引导学生依据诗句,绽开想象,促使其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实力。三、反复吟诵,升华诗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了诗情。四、找对子,体会对仗之美这首诗,上联是一组对仗句,下联也是一组对仗句。因为学生学过对对子,所以在感受了课文后,我让学生去找一找哪句话和哪句话相对,哪个词和哪个词相对,来感受对仗的美。绝句教学反

14、思61、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绽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从感觉、色调、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沟通中使相识更加清楚。2、抓住杜甫诗中“一动一静”的描写,读出劳碌与安逸,感受春之朝气与和谐。3、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妙感受。4、课中有独立读、对读,个别读、齐读,读句子、读全诗等多次诵读,辅以适当的动作,学生学的爱好盎然,增加积累。5、吟诵调即是读中的一种休息,也是对这种古老形式的一些了解。绝句教学反思7语文教学中的写景诗可谓比比皆是。诗人多通过景物描写,呈现美妙风光,或借景生

15、情,或情蕴景中因亲临其境,故诗人之情能自心而发,深得景中之妙处。而作为读者的学生则置身其外,由于年头久远所造成的距离,以及生活阅历和年龄特点的局限,很难引发共鸣。悟性不够,生活阅历不能迁移,联想不及的小读者们,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领其皮毛,真是奢侈了一首首好诗文,很是惋惜。绝句是唐代闻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诗。全诗色调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由浅入深,步步深化体会诗所表达的意境。在教学中我还留意通过引导学生抓诗中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再结合语言训练,绽开画面,使学生体会到画面色调绚丽显明,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用简笔画出窗框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不仅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为了敬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爱好,我设计了多层次的诵读挑战赛,放手让他们自由选择目标提高了他们参加的主动性,也达到让每一个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