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6466736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5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教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工学校一体化教案科 目: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任课教师: 课 程第二单元授课教师 课 题课题一分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转控制线路授课班级5电气(1)班授课时间学时6学习目的专业理论知识理解电气控制线路电路图、布置图和接线图的特点,并掌握绘制、识读的原则。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环节实际操作技能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知识、技能重点、掌握线路的构造特点与工作原理;2、掌握线路布线工艺。3、掌握元器件的布置图与线路接线图的画法知识、技能难点1、工作原理2、布线工艺教学措施讲授与示范教学回忆说 明审视签名: 年月 日教学内容: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及线路安装环节一、绘制、识读电气控制

2、线路图的原则 生产机械电器控制线路常用电路图、接线图和布置图来表达。 (一)、电路图:电路图是根据生产机械运动形式对电器控制系统的规定,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器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按照电器设备和电器的工作顺序,具体表达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所有基本构成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电路图能充足体现电器设备和电器的用途、作用和工作原理,是电器线路安装、调试和维修的理论根据。1、绘制、识读电路图的原则:电路图一般分电源电路、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三部分绘制。 (1)、电源电路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1、2、L自上而下依次画出,中线N和保护接地P依次画在相线之下。直流电源的“+” 端画在上边

3、,“”端在下边画出。电源开关要水平画出。 (2)、主电路是由主熔断器、接触器的触头、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以及电动机等构成。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是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其电流较大。主电路要画在电路图的左侧并垂直电源电路。 (3)、辅助电路是由主令电器的触头、接触器线圈及辅助触头、继电器线圈及触头、批示灯和照明灯等构成。辅助电路通过的电流较小,一般不超过5。画辅助电路时要跨接在两相电源线之间,一般按照控制电路、批示电路和照明电路的顺序依次垂直画在主电路图的右侧,且电路中与下边电源线相连的耗能元件(如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批示灯和照明灯等)要画在电路图的下方,而电器的触头要画在耗能元件与上边电源线之间。为了读图

4、以便,一般按照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排列来表达操作顺序。2、电路图中,各电器的触头位置都按电路未通电或电器未受外力作用时的常态位置画出。分析原理时,应从触头的常态位置出发。3、电路图中,不画各元器件实际的外形图,要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器图形符号画出。4、电路图中,同一电器的各元件不按它们的实际位置画在一起,而是按其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分别画在不同的电路中,但它们的动作却是互相关联的,因此,必须标明相似的文字符号。若图中相似的电器较多时,必须要在电器文字符号背面加注不同的数字,以示区别,如K、KM2等。5、画电路图时,应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对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的连接点,要用小黑点表达;无

5、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则不画小黑点。6、电路图采用电路编号法,即对电路中的各个接点用字母或数字编号。 (1)、主电路在电源开关的出线端按相序依次编号为1、V11、W11 。然后按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每通过一种元器件后,编号要递增,如U12、V12、12;U13、V13、1 。单台三相交流电动机(或设备)的三根引出线按相序依次编号为、W 。对于多台电动机引出线的编号,可在字母前用不同的数字加以区别,如1U、V、1 ;2、V、2W 。(2)、辅助电路的编号按“等电位”的原则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用数字依次编号,每通过一种电器元件后,编号要依次递增。控制电路编号的起始数字必须是1 ,其她辅助电

6、路编号的起始数字依次递增100,如照明电路的编号从101开始;批示电路的编号从20开始等。(二)、接线图: 接线图是根据电器设备和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安装状况绘制的,它只用来表达电器设备和电器元件的位置、配线方式和接线方式,而不明显表达电器动作原理。重要用于安装接线、线路的检查维修和故障解决。1、绘制、识读接线图的原则: (1)、接线图中一般示出如下内容:电器设备和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文字符号、端子号、导线号、导线类型、导线截面积、屏蔽和导线绞合等。 (2)、所有的电器设备和电器元件都按其所在的实际位置绘制在图纸上,且同一电器的各元器件根据其实际构造,使用与电路图相似的图形符号画在一起,并用点

7、画线框上,其文字符号以及接线端子的编号应与电路图中的表注一致,以便对照检查接线。 (3)、接线图中导线凡走向相似的可以合并,用线束来表达,达到接线端子板或电器元件的接线点时再分别画出。导线及管子的型号、根数和规格应标注清晰。 (三)、布置图: 布置图是根据电器元件在控制板上的实际安装位置,采用简化的外形符号(如正方形、矩形、圆形等)而绘制的一种简图。布置图重要用于电器元件的布置和安装。图中各电器的文字符号必须与电路图和接线图的标注相一致。注意:在实际中,电路图、接线图和布置图要结合起来使用。二、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环节 1、识读控制电路图,明确线路所用电器元件及作用,熟悉线路的工作原理。2

8、、根据电路图或元件明细表配齐电器元件,并进行检查。电器元件的技术数据(如型号、规格、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应完整并符合规定,外观无损伤,备件、附件齐全完好。3、根据电器元件选配安装工具和控制板。、严格检查电器元件的电磁机构与否灵活、卡住等现象。用万用表检查电磁线圈的通断状况以及各触头的分合状况。5、根据电动机容量选配主电路导线的截面。控制电路导线一般选用截面为1mm的铜芯线(VR);按钮线一般选用截面为0.75mm2的铜芯线(BVR);接地线一般选用截面不不不小于15mm2的铜芯线(BR)。、接触器的线圈额定电压与电源电压与否一致。7、根据电路图绘制布置图和接线图,然后按规定在控制板上固定电器

9、元件(电动机除外),并贴上醒目的文字符号。8、根据接线图布线,同步将剥去绝缘层的两端线头套上标有与电路图相一致编号的编码套管。9、对电动机的质量进行常规检查。0、安装电动机。11、连接电动机和所有电器元件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2、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13、自检。14、交验。1、通电试车。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转控制线路1、手动正转控制线路2、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点动控制电路,是用较简朴的二次电路控制主电路,完毕电动机的全压启动。点动控制是指按下按钮,电动机得电运转;松开按钮,电动机失电停转,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点动线路工作原理:启动:按下启动按钮S控制电路得电接触器线圈KM得电接触

10、器主触头闭合主电路接通电动机得电并启动运转。停止:放开动合按钮S控制电路分断接触器M线圈失电接触器主触头分断主电路分断电动机M失电停转。3、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持续运转的措施:对需要较长时间运营的电动机,用点动控制是不以便的。由于一旦放开按钮B,电动机立即停转。解决的措施就是,在点动电路中的启动按钮B的两端并联一对交流接触器自身的动合辅助触点,再在控制电路中串接一停止按钮SB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她与点动电路同样。自锁持续运转线路工作原理:1)、启动:按下启动按钮S1 接触器K线圈得电 KM主触头闭合 电动机启动并持续运转 K常开辅助触头闭合自锁 )、停止:按下停止按钮SB2

11、 接触器线圈失电 K主触头分断 电动机失电停转 K自锁触头分断 、持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一)概述:当机床设备在正常工作时,一般需要电动机处在持续运转状态。但在试车或调节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时,又需要电动机能点动控制,实现这种工艺规定的线路是持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231所示。图231所示的线路是在字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基本上,增长了一种复合按钮SB ,来实现持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的。的常闭触头应与M自锁触头串接。 (二)、工作原理:先合上电源开关Q 。1、持续控制:(1)、启动: KM自锁触头闭合自锁 电动机按下SB1 KM线圈得电 启动并连 主触头闭合 续运转(2)、停

12、止: KM自锁触头分断解除自锁 电动按下SB3 KM线圈失电 机M K主触头闭合 停转2、点动控制:(1)、启动: S2常闭触头先分断切断自锁电路按下SB2 S常开触头后闭合 KM线圈得电 K自锁触头闭合 K主触头闭合 电动机得电启动运转 ()、停止: SB2常闭触头后恢复闭合(此时K自锁触头已分断)松开 SB2常开触头先恢复分断 KM线圈失电 KM自锁触头分断 电动机M失电停转 主触头分断 四、学生实训、绘制原理图。2、线路编号。3、绘制元器件位置图。4、绘制接线图。5、根据接线图学生按布线工艺规定且应独立完毕线路的安装。6、学生自检、互检。7、在保证线路无误,且在教师的监护下通电试车。课 程第二单元授课教师 课 题课题二分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授课班级1电气(1)班授课时间学时6学习目的专业理论知识1、掌握线路的构造特点与工作原理;2、掌握线路布线工艺。3、掌握元器件的布置图与线路接线图的画法实际操作技能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知识、技能重点、掌握线路的构造特点与工作原理;2、掌握线路布线工艺。3、掌握元器件的布置图与线路接线图的画法知识、技能难点、工作原理。、布线工艺。教学措施讲授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