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作业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6446645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贵玲2009629008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有关管理会计的发展与演变一、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社会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滞胀: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石油危机的发生导致美国企业能源成本大幅度提高,石油危机期间,国际油价从不足2美元暴涨至超过30美元,涨幅高达15倍之多。货币过度发行和成本推动型通涨同时出现,加上美国高额税收抑制了投资和生产发展,经济陷于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急剧贬值。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美元本位时代。整个70年代,美元贬值幅度超过10%,美元贬值加剧了全球通涨的趋势。美国20

2、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具体是1973年。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继续发展、经济实力跃居西方世界第二位。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西欧和日本经济地位的上升,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实力对比,出现了美、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贸易保护主义从新兴起。20世纪70年代初后,美国的贸易逆差急剧上升,尤其是对日本,西德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为减少贸易逆差,美国一方面迫使日本等国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加强限制进口的报复措施。美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发源地。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

3、,汇率长期失调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的加强,贸易政策的连锁反映也更敏感,美国采取许多保护贸易措施,而这些措施反过来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使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加蔓延与扩张。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至今,国际货币金融秩序进入了“无制度”时代。美元等各主要国际性货币的汇率经常出现巨幅波动,便捷的电子化交易系统使得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形同“幽灵”、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游荡”,不同国家金融市场之间的“传染效应”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破坏性急剧攀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利益冲突日渐明显这些问题构成了现阶段国际金融领域的鲜明特色,同时也决定着当前和今后相当长

4、的一段时间内,国际金融的协作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升级。20世纪70年代亚马逊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破坏,世界第一次握手环境。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均在20世纪70年代正式启动政府机构节能工作。二、20世纪70年代的科技革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讫时间问题上,学者们大体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战后初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70年代以后进入一个新阶段。【1】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40至60年代,70年代以后的科技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两者不可混为一谈。【2】可以看出,无论是那种观点,20世纪70年代都是科技革命的重要

5、里程碑。有的学者认为,功勋卓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走完了工业社会的最后历程。【3】三、20世纪70年代的新理论战略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产生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1】斯坦纳在他1982年出版的企业政策与战略一书中则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因此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

6、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它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条件的改变,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而重复进行新一轮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不间断的管理。1970年代TQC使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极大地提高,其中,轿车、家用电器、手表、电子产品等占领了大批国际市场。因此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极大发展。日本企业的成功,使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1979年英国制定了国家质量管理标准BS5750将军方合同环境下使用的质量保证方法引入市场环境。这标志着质量保证标准不仅对军用物资装备的生产,而且对整个工业界产生影响。权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

7、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受到广泛的重视。权变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

8、管理问题,于是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

9、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生物工程包括五大工程,即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和生物反应器工程。生物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农业、工业、医学、药物学、能源、环保、冶金、化工原料等。它必将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生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世界面临的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美好的前景。四、管理会计的发展(一)追求效率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初到50年代)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

10、展源于1911年西方管理理论中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一泰罗(F.W.Taylor)发表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PrinciplesofScientificManagement)。伴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成本”(Standardcost)、“预算控制(Budgetcontrol)和“差异分析(Varianceanalysis)等这些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直接相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被引进到管理会计中来(余绪缨,1983)。1922年奎因坦斯(HWQuaintanee)出版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人门(MangerialAccounting:anIntroductiontoFinancialM

11、anagement)一书,第一次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个名称。美国会计史学界认为,上述几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管理会计初步具有统一的理论。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iciency),它强调的是把事情做好(DoingThingRight)。(二) 追求效益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进人了所谓战后期。这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战前曾风靡一时的“科学管理学说”为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拟定计划,在1958年的发表一份研究报告,明确地指出了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即标准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盈亏临界点分析、差量分析法

12、、变动预算、边际分析等,从而组建了管理会讨一方法体系的基础。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业绩会计”和“决策会计”,从而使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体系进一步确定。到70年代末,美国学术界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可谓达到了高峰。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三) 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进人50年代,由于“信息经济学(InformationEconomics)和“代理理论(AgencyTheory)的引进,管理会计又有新的发展。在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中,管理会计的研究存在两大流派:传统学派和创新学派(李天民,198

13、8)。传统学派主张从早期的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的立场出发,一切以成本为中心,重视历史经验的积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并就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提出一些新课题。创新学派主张尽可能采用诸如数学和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管理会计问题。他们强调全面创新,偏好数学模型,依靠计算机技术解决预测、分析和决策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传统学派指责创新学派理论脱离实践,复杂的数学模型远离现实世界。而创新学派则指责传统学派视野狭隘、观念陈旧、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新经济环境的要求。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是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这场纷争

14、促使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进人一个反思期。进人80年代之后,一贯极力倡导管理会计研究必须大量引进数学分析方法,使之朝着紧密化方向发展著称的创新学派代表人物卡普兰却认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必须改弦易辙,主张会计学者必须走出办公室,到实践中去,以寻求新的理论与方法(Kaplan,1983)。这标志着管理会计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反思期(毛付根,1995)。(四) 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20世纪90年代)进人90年代,变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基于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信息搜集的任务从管理会计人员转移到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保证了企业能以一种及时的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反应。管理会计突破了

15、管理会计师提供信息,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的旧框框,而由每一个员工直接提供与使用各种信息。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是90年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最为重要的发展之一,引起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通过财务维度(Financialperspective)、顾客维度(Customerperspective)、内部业务流程维度(InternalBusinessProcessesperspective)和学习与成长维度(LearningandGrowth)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而所有维度的评价都旨在实现企业的一体化战略。这是一种体现战略导向的超越财务的绩效评价系统(KaplanandNorton,1996;200l)。参考文献:1.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 陈能宽主编理性的辉光:科学技术与世界新格局,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3. 孙衔、刘迅等著:简明新技术革命知识辞典,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4. 张旺.高等教育战略管理兴起的时代背景高教探索J.2008年第3期.5. 胡玉明.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财会通讯J.2004年第1期,总第28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