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风俗习惯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636365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风俗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国各地风俗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国各地风俗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国各地风俗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国各地风俗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风俗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风俗习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俗习惯土地信仰俗语云:“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大无边,负载万物,生财为人所取用,是 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这就促使人们感谢它;但有时它又像是在发怒,不愿负载,把地 上的东西震倒、震毁,使人害怕它。所以汉族民间自古以来便崇拜土地,尊称土地为“后土” 或称为”土地公”,建立庙宇,按时祭拜,以表其内心崇敬报功的心意。汉族民间对土地神的崇拜,经历一个从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的崇拜 到对土地神的管理土地权威的崇拜的漫长过程。开始,人们把土地当作自然神,崇拜土地的 自然性质及其作用,并向土地直接献祭,礼拜。白虎通义载:“地载万物者,山地所以得 神之由也。礼记郊特牲也说:“社,所

2、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 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从这些史书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汉 族先民崇拜土地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看到土地广大无边,负载万物,生财为人所取用,人们 要依赖它才能生存,所以才要“亲地”,即崇敬土地,才要“美报”,即酬劳其功,进行献祭。殷商的时候,土地崇拜就开始由自然崇拜转化为崇拜拟人化的土地神了。如殷时就有将 土地神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方面进行条记的现象。而到了周代,管理东西南北的土地神,变成 了五位之神,完全摆脱了土地的自然外壳,并且将传说中的人物或历史人物封奉为各方土地 的主管神。淮南子,时则训说:“东方之极大皞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3、”;“南方之极 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中央之极黄帝后土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西方之极 少皞蓐收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北方之极颛顼玄冥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五位 之神,本质上已不是土地自然神了,而是五个地区的土地掌管神。随着西周分封制的建立,土地神还出现了等级分划。当时人们把土地神称社神或社主, 有时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也叫做社。礼记祭法中就记载着各阶层立社之事:“王为群姓 立社曰大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礼 记郊特牲中也说;“天子之社,祭畿内之地祗也。诸侯之社,祭一国之地祗也。州社,祭 一州地之祗也。大夫以下,成群立社,亦各视其所居之

4、地,以为神之所生而祭之者也”。由此 可见,早在西周的时候,由土地自然崇拜发展起来的社神崇拜,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广, 在汉族民间已有广泛的基础而且地神崇拜也带有了地方性,并也和王侯大夫分成等级一样,也存在着大小社神。春秋战国以后,上地崇拜又有所发展这时的土地神已经不单是掌管有关土地事务的神 灵而变成了国、州、郡、县、乡、里各级的社会保护神了,所以人们在农业方面的事务要 求助于社神免除灾祸要举行社祭,打仗出征或凯旋归来也要举行社祭,甚至连天子践位, 分封诸侯,互相誓约,有重要的事,都要祭社。这就说明,这时人们崇拜的已经不是土地的 自然属性,而是异己的社会力量,是人们把某些异己的社会力量集中于社神

5、身上而加以崇拜 了。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一直到明清时期,出于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社会的建立, 中间层次(诸侯、大夫)的社神随着它所依附的阶层的消亡而消亡,盛行起来的是国家祭扫 的后土和各乡里村社祭扫的较小地区的社神。这一历史时期,由于传统的土地崇拜观念在汉 族民间得到普遍的信仰,因而关于土地爷的传说也就相当多,其人格化现象也就更加明显。 有的布衫革履,如农夫状;有的苍髯赤面,似武大形;有的家室齐全,老稚满堂。并且常有 某人死后受天帝任命为某地土地神的传说,而切土地神也与阳世的官吏一样,需要更代轮换。 如黄斐默在集说诠真中摘录了瑯琊代醉编中的一则有关土地神的故事后说:今之土地祠,几遍城乡镇

6、市,其中塑像,或如鹤发鸡皮之老叟,或如苍髯赤面之武夫。 问其所塑为准,有答以不知为何许人者,有答以已故之正人某者,姓张姓李,或老或壮,言 人人殊,但俱称土地公公,或祈年丰,或祷时雨,供香烛、焚褚帛;纷纷膜拜,必敬必成。古今图书集成所引的驹阴冗记中也有这样一则关于土地夫人嫁庙神生子的有趣 故事:中丞车桥顾公璘,正德间知台州府,有土地祠设夫人像。公曰:“土地岂有夫人!”命撤 去之。郡人告曰;“府前庙神缺夫人,请移土地夫人配之。”公令卜于神,许,遂移夫人像入 庙。时为语曰:“土地夫人嫁庙神,庙神欢喜土地嗔、”既期年,郡人曰:“夫人入配一年,当 有子。”复卜于神,神许,遂设太子像。夷坚支志癸卷四“画眉

7、山土地”条中也有关于杨某死后被任命接替郑某为画眉山土 地神的记载:候官县市井小民杨文昌,以造扇为业,为人朴实安分。每售扇皆有定价,虽村人及过往 收市,未尝妄有增加。稍积余钱,则专用养母,自奉甚薄,闾井颇推重之。一日出街,焱闪 仆于地,若气厥。少顷复苏,语路人曰:“适间逢黄衣人,持文碟在手。外题云:拜呈交代。 接而视之,云:'杨文昌可作画眉山土地,替郑大良。我应之曰:喏。逐豁然而寤,此必不佳,吾甚以为优。” 有与之喜者,掖以还家。明日,刘母与妻子,沐浴而逝。时庆元元年春也。岁晚,客至闽, 杨之子因其来买扇,从客话及前事。客言:“画眉山者,正在西川嘉州。郡人尽谈今年二月内, 多梦新土地上任

8、。今比之昔时,顿觉灵显,一邦奉事甚谨。”杨子乃知父为神云。福州医李翼 说亲睹其事。需要说明的是,在唐代,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唐王朝崇奉城市的守护神城王爷,城市 中以供奉城隍为主,于是在城里土地神的辖区缩小,成为城隍的下属神,即后来所谓的“当 坊土地”。但由于比起身着官服,仪表威严的城隍神像来,土他神则是右手拿手杖。左手执元 宝的老人福像,为广大民间百姓十分信赖,颇为亲近,所以土地崇拜在汉族民间仍然十分盛 行。可以说凡有人烟处,都敬土地,有些地方还为土地老爷配了一位女人,在土地庙中合并 祭祀他们两口子。人们凡有不幸、灾难、苦恼,都要前往土地庙烧香祭拜,祈求保佑。从汉族民间对土地的祭拜的演变过程,

9、我们清楚地看到,汉族民间完全是根据人世的机 关制度、伦理道德来塑造土地神像的。所以才给土地神配了夫人,把上地神看作是与阳世的 官吏一样,需要更代轮换,而当城市迅速发展,城市里崇拜城隍爷的时候,土地爷又变成城 隍爷的下属神,这在土地崇拜的这一演变发展过程中,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成年礼仪 成年礼之桥中国岭南一些地方,除了周岁时的过关礼外,还有所谓“种花求真子”,即在少年十五岁 时,或至迟在结婚前必须举办的一种仪式,其仪式上也有象征性的桥出现。应该说这样的仪 式,实际上就是成年礼的一种类型。中国古代有被称为“冠礼”的成年礼,但现在人们只能通过文献去了解当时的情形了。 不过,在一些地方的汉

10、族民间,却还存在着民俗形态的成年礼。例如在湖南石门一带地方, 除前述的渡花树关之外,又有“渡童子关”的礼俗。“渡童子关”便是一种成年礼。大凡男孩子(女孩无此礼仪)满十二岁,就要请巫师渡关,当地又叫做“打童关醮”或 “还傩愿”,这表明这种法事的道教色彩较浓。渡童子关亦要搭桥。渡童子关的仪式,通常要 连续举行三天,其中在第二天,就有造桥、过桥过关等节目。其具体程序是:先要讨来“百家米”,缝好“百家衣”;接着设供桌、搭桥。搭桥即是在 大门外朝东方铺两块门板,使之首尾相衔:门板上再铺以三段黄、白、黑三种颜色的布,每 段长约四五尺;三段布也要首尾相连,分别表示“金桥”、“银桥”、“铁桥”。在佚桥上再铺两

11、行青瓦,每行 六块,瓦片朝下覆盖;并在桥尾一张桌上,横置一个大饭甑,两头贴有关煞符,是为“置关 煞”。接着便是“过桥过关”:过关的孩子身着白色和尚衣(即所谓百家衣),脚穿旧鞋,身背 一个大包袱,包袱里面装着新衣裤和新鞋袜。过桥时,孩子左手牵一百根“讨米线,”法师一 手提着一只开叫了的公鸡,一手牵着那一百根讨米线的另一端,并在桥下引导孩子过桥。法 师同时口里吟唱道:一座金桥金造成,桥公桥母前面引,父母双双来迎接,渡过金桥保长生。然后,便是渡银桥、铁桥,依次类推。唯在过铁桥时,每走一步,都要踩在瓦片之上, 而且必须踩碎,据说这样才算吉利。想必那十二块瓦,可能正是过桥者十二岁年龄的象征, 也未可知。

12、孩子过桥过关后,下地由父母接住;再请人为他理发。通常在十二岁以前,男孩 都是剃光头的,这次是第一次留发,所以,当地又称渡童子关为“脱白关。”理完发后,则换 上新的衣裤鞋袜,脱去和尚衣,表示“还俗”,从此便成为一个新人,亦即一个成年人了。男孩子一旦渡过童子关,就算成年了。因此,他也就可以享有如下权利:参加宗族词堂 活动,有权继承宗族财产;父亲不在时,渡关后的长子有当家权;可以娶妻;可参与讨论家 庭大事;可自己结拜兄弟;可与宾客共桌吃饭;别人结婚时,可参与“陪十兄弟”等活动。 应该说,石门渡童子关的成年礼,与桑植一带白族在孩子十二岁时举行的“脱白穿青”礼, 当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随便提及,湖南省的

13、澧县、临县、石门县,在男童十二岁时的渡关 仪式结束后,还要唱傩戏。主要节目内容是“姜女下池”,当地民间有“姜女不到愿不了”之 说。?说起来它主要是托辞孟姜女故事,却着意渲染戏谑煽情之词,特别重点地对孟姜女池中 裸浴及与范喜良露骨调情之类场景做了描述,通过这种方式,对过关者进行一番乡土社会式 的性启蒙和性教育。 民间艺术 中华剪纸艺术: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其历史至少可追朔到公元 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最初,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中的 装饰和造型艺术方面,但现在,剪纸已经被用于节庆的装饰、气氛渲染等方面,而且仅存在 于部分农村之中。剪

14、纸是用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 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 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 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 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剪纸,可粗分为南北两大流派,每派又可再细分为若干支派。北派以晋冀鲁豫为代表的中原 风格和以陕西、甘肃为代表的西北风格等,以气势宏大、豪放、想象丰富为著名;南派可再 细分为吴派、楚派、闽台派三大类,吴派以江苏、浙江为代表,楚派以

15、湖广为代表,闽台派 则以福建、台湾为代表,均以贴近生活为主。中华版画: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 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 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 年。 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唐、五代时期的版画, 在我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内容题材以宗教经 卷为主。民间巧动玩具民间巧动玩具的历史很悠久,春秋时期

16、的许多文献都记载了有关资料。墨子鲁问中记载鲁班“削竹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比下。”1972年,山东莱西县西汉墓中出土了肩、肘、 膝都能活动的木偶,可见在当时巧动玩具的制作,并非难事。巧动玩具在中国各地都有传承,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我们经常看到的有“不倒翁”、“摇 头张口狮子”、北京鬃人、竹龙、将军骑马、拉大锯等。杨柳青年画起源杨柳青年画(木刻年画),创始于明代末期。最早开业的画铺为崇祯年代(16281644)的戴家(戴廉增)。至清雍正、乾隆繁荣。初期年画保存下的很少,现在多见的是明末到清代 嘉庆、道光年间的优秀作品。风格 杨柳青年画大部分是以吉祥、喜庆、欢乐、美好等事物, 或以典故、成语作为主题,有情节,易于理解。其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 传说、吸取人物、世界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分类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