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方史料考证平型关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6222247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日方史料考证平型关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从日方史料考证平型关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从日方史料考证平型关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从日方史料考证平型关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从日方史料考证平型关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日方史料考证平型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日方史料考证平型关(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日方史料考证平型关之战日军伤亡多少人平型关战斗中,115师某部的机枪阵地摘自国破山河在一一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萨苏,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摘要:从各类日本资料分析,桥本所部被消灭的当在三百五十人左右。应包括日军桥本顺正中佐以下随员数人, 大小行李辎重兵一百多人,高桥义夫骑兵小队六十人,以及约同等数量的朝鲜夫役或伪蒙军,损失马匹一百 多匹。77辆大车和一辆汽车全被摧毁,物资被缴获。新庄汽车队方面日方自己承认战死者约二百人。当时战争死亡率与战伤率为1 : 3,考虑到日军遭到突袭, 而且部分人员最终被包围全歼灭,死亡人数应该比较高,这个比率可能改为1:2更趋合理。因此,即便这战 死的二百人

2、日军包括了解围部队的阵亡人员,这一路日军的伤亡也将达到六百人以上。如此计算,仅这两路日军的伤亡,就已经达到了九百人以上。同期,日军第十一联队、第二十一联队、第四十二联队等部队曾全力突击,试图挽救两支日军。但是由 于遭到八路军各部队的顽强阻击,未能前进,反而不得不作出后退姿态。日军直到三天后才进入关沟伏击区, 他们除了收尸已经没有作用。按照当时日军援救战友的作战士气和未能成功的结果,日军在这三路援助中每 路遭到数十人的伤亡应该不会离谱。这样说法还有一个佐证,就是日军第二十一联队战史记载当天在镇边城 损失20名士兵。其时间正在桥本和新庄两部覆没之间,推测当为试图突入解围时遭到的伤亡。因此,平型关大

3、捷中日军伤亡千人应该不是一个很离谱的数字。曾经写过一篇对于日军在平型关大战中损失的文章,写完以后多承熟悉军事的朋友加以指点,或指正, 或考证,多有收获。于是萌生了对这次战斗中日军的损失进行进一步考证的兴趣。其结果,在日本,陆续发 现一些相关资料,个人认为颇有补充的价值,于是将原作加以修订,重新做成此文,作为对这一问题的一点 补充吧。从下图可见,此战日军与国民党军和共产党军同时交战。不过,图中标明和国民党军交战中日军阵亡最 高的军官仅为中尉(与国民党军的战斗也是颇为激烈的,第十一联队战史中记载第一大队长尾家剑就差一点因 为全军覆没而引罪自杀)。所以,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即图中在蔡家峪和平型关

4、之间描述的战斗中,击 毙日军两个中佐的伏击战战果显然对国共两军都是很重要的。甲型IU 口牯近斗讯面日军第十一联队战史中关于平型关战役的作战图可能因为此战中被歼灭的并非第十一联队所属部队,图中有一些错误。第一,“平型关大捷”战斗日期 应为9月24日,图中标错,第二,新庄所部被称为“全军覆没(全灭)”,而第二十旅团坚称该部队有不少的 突围人员,不能称为“全灭”。这也符合我对此战战果考察的结果。此外,图中标注的“朱德指挥的第二十 三军两个师9月30日向五台方面逃走”,也很有趣。因为,朱德虽然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但实际 无权指挥国民党军部队,而平型关前线中国军队中也没有二十三军这个番号。据对比

5、双方序列推测,这可能 是三十三军孙楚的部队,是两个旅,不知道为何被日军误会为两个师了。当初写平型关之战,是因为在海外看到一份报道,提到平型关战役日军的损失,认为日军的损失应该是 “一个不完整的汽车中队和一个负责大行李的运输和护卫的辎重小队,共计有日本兵60人”。因此,认为把 平型关看作大捷纯属夸大。这样的所谓资料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在日本所见有关的资料,日军伤亡是远远超 过这个数字的。而且,把平型关伏击战称为大捷,还有一条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当时日军的新闻管制还不够完善。在七七事变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日军的新闻报道管理还不十分 严格,如朝日新闻报道的南苑之战(即佟麟阁、赵登禹殉国之战),曾相当真实地

6、反映了二十九军顽强的 防御,并对守军的坚强深表钦佩。不过,这种报道随着战况的“泥沼化”,日军管制的力度日益加强,这种 还算客观的报道就越来越难以看到了。日文报纸每日新闻根据其华北特派员的报道登出了平型关伏击战 的新闻,加以实地照片,并冠以“我军运输部队在平型关关口附近不明地域遭到从两侧高地的伏击全军覆没(全 灭)”。虽然没有具体报道人员装备损失情况,但依然成为战时日军报道在中国作战失利的极少珍贵新闻之一。 从国际影响来说,无论此战歼敌数量多少,称为“平型关大捷”,都是很有道理的。平型关之战,到底毙伤了多少日军,中国方面有一万(蒋介石贺电)、三千(长期使用的数字)和一千(近期 国内著作如三晋同仇

7、等使用数字)之分。从当时日军投入战斗的属于后勤部队来看,一万和三千都不大可 能,属于战时为了鼓舞士气而进行的战果宣传。据此,我认为中方比较可靠的数据是一千。这个数字对比日 军的参战部队,个人认为是比较可靠的,所谓日军仅仅损失60人的报道,是不确实的。然而,分析日军损失,使我们遇到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那就是日军为了维护士气,对战时损失和战果 的不实报道,使日军的实际损失与其公报不符。比如,日军报道在中原战役中最为激烈的洛阳之战,我曾找 到龙门山激战、停车场肉搏战、禹王庙之战等多次恶战的回忆文章,中日方面都承认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攻防 作战而日军最后报道的伤亡情况呢?不过损失55人而已这种情况不仅发生

8、在中国战场,在太平洋战争中, 日军曾经一次就宣称击沉美国四艘航空母舰。实际上战后调查,击沉的,仅仅是一艘登陆艇而已。所以,对于平型关之战的真实情况,我采取了根据史料进行推测,而不是直接采用日军公布伤亡数字的 报道(第二十一联队战史中直接报道此战阵亡15人,连日本大概都不会有人信)。在日本的有关资料终战记念日特集中,日方资料写道:“八路军在五公里的峡谷里将日军团团包围, 不断攻击,经过不到一天的恶战,日军全军覆没。”如果五公里的战场上只有60个日本兵,那就要差不多100 米一个了,稍微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人也明白,这个仗怎么能打呢? “第五师团四十二联队救援的官兵证实,可 以看到约百辆被烧黑的汽车和

9、辎重车。”如果是这样,就算一辆车一个人,日军也不可能只有60人,何况, 驾驶车辆的和押运的还应该是不同的部队呢。战斗中日军突围的人员似乎不少,日军突围人员形容“红军”(就是八路军)作战与国民党军不同,他们 子弹不多,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打出三枪就冲锋。因此与日军很快进入白刃战,八路军使用的白刃战 武器除了刺刀,还有“青龙刀”等冷兵器。日文刊物中对此战结果还有一种说法:“这次攻击中,毙伤日军1000人以上部队,很多军用物资被缴获, 中国抗战以来的大胜利,称为平型关大捷。”不过,这个说法有些值得质疑。最初我查到此文时,认为 是日方自己的数字统计。不久,有朋友告诉我,这是日方引用中方史料翻译过来

10、的数字。虽然可以认为这表 示日方接受这种看法,但是并非日军的内部统计,其权威性当可质疑。好在还能够找到更详细可靠的资料。目前关于平型关之战,日文资料中萨注意到三本很有价值的材料,第二十一联队战史,原每日新闻随军记者益川的大陆舞台上的中日死战,前者日本各大图书馆都可 以借到,后者在丸杂志上曾经连载,其第三部分,对平型关之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另一本则是在查找 其他资料时,意外发现在日军第十一联队战史中,有着比遭到打击的日军部队对此战更详细的记录。因 为第十一联队的尾家大队,正是22日最后乘坐新庄淳卡车的人员,该联队亦奉命救援平型关遇伏日军。可能 因为损失的不是自己的部队,所以记录更没有顾忌一些。日

11、军勾勒出的平型关之战,终于显露出了比较清晰 的形象。令人惊讶的是,它提到的战场状况,居然有很多是中国史料中所根本没有提到的。平型关之战可能 和我们传统的看法不同,在八路军的伏击圈中,它有两个战场,日军是从两个不同方向钻进八路军的伏击圈!日军在山西行进的兵站汽车队,也是每日新闻报道此战的插图从中文史料看,日军在平型关之战中的状况,是一个典型的口袋之战,也就是日军钻进中国军队布置的 口袋阵,然后被全部歼灭。但是日本方面的记载,这个口袋却是有两个进口的。平型关之战,实际发生的地点并不在平型关,而在平型关以东的关沟峡谷。益川的文章中对这一战一开头就交待“平型关是北支山岳地带山西北部的阀门”,“曲折的隘

12、路两侧是 十米一一三十米高的陡崖”,“昭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午前,雨中,两件大惨事在这里发生了”。一次战斗,为什么会发生“两件大惨事”呢?原来,进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六千余”部队伏击圈的日军, 分属两个部队!这两个敌军部队,一个是从平型关返回灵邱的“新庄自动车队”,搭载其他日军部队一部, 属于日军第六兵站汽车队,由两个中队组成,搭载部队人数不详,从西向东进入八路军伏击区。这支部队的 指挥官是新庄淳中佐。日军资料中没有记录它的总人数,但是从后面记录的伤亡来看,这支部队比对向而来 的大行李部队要多得多。有朋友考证日军旅团长三浦少将和从前线归来的慰问团也在其中,这一点我所见到 的日方资料没有记载,存

13、疑。进入伏击圈的另一支部队是携带大批弹药、衣物、粮食等物资,从灵邱向平型 关前线支援的步兵第二十一联队(指挥官浜田大佐)辎重部队,第五师团参谋桥本顺正中佐与他们同行。这两支日军部队的最高指挥官都在这次战斗中被击毙。日军在平型关战死的最高军官是中佐,而且一下就打死了两个,第二十旅团的新庄淳中佐和第二十一联 队的桥本顺正中佐。中佐,就是中校,在日军中指挥一个大队的军官军衔只是少佐(少校),比如一联队的 三个大队长,就都是少佐。中佐属于中高级军官,一下打死两个,如果日军投入部队只有60人,那应该就不 是辎重部队,而是贵宾部队了。这两个人的身份也很有意思。首先,桥本顺正的“参谋”身份,在中国人眼里属于

14、那种可有可无的次要幕僚,所以并不觉得打死一个 日军“参谋”有多高的价值。实际上,这是中日两军“参谋”职务不同造成的错误理解。中国军队中,参谋 是连级军官,中尉而己,责任也是补缺拾遗,跑腿辅助,所以,有“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的说法。而 日军中,”参谋”是非常重要的职务,在指挥主官不在的时候,常常要负责指挥整个部队的作战行动,在军 中的地位极高。比如河本大作、石原莞尔,在关东军中的职务,也不过是参谋”而已。实际上,日军师团 的参谋长,也不过是大佐军衔,只比“参谋”高一级而已。另一个“参谋”的例子是高月保,他在被军统特 工击毙于北平的时候,职务就是华北方面军的“参谋”。而这个“参谋”,不但是日军

15、大本营号称“拉脱维 亚的樱”的苏联问题权威,是日军制订对华细菌战方略的关键人物,还是贵族院的议员,担任天皇特使“宣 慰华北”。日军中的“参谋”可能小看?这种职务,通常是日军培养高级指挥官时给予有前途的军官的过渡。 事实上,日军中具有战略思想的高级将领,多半在发迹前最后一个职务就是“参谋”。在战斗中,派一个“参 谋”去指挥一个联队长,并不是稀奇的事情,因为他属于那种带尚方剑的人物。而这个桥本正顺的履历更显 示,如果不是被打死在平型关,此人很可能是一颗日军中的明日之星。桥本是日本陆大毕业生,从1933年到 1936年长期担任“朝鲜军北方特务机关本部”(地点在珲春)副机关长,军衔少佐,其顶头上司,就

16、是关东军 中著名的老牌殖民专家和野心家一一河野悦次郎大佐。这个特务机关,是镇压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组织,他 的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杨靖宇。桥本在这个任上“功勋卓著”,估计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将其调入第五师团 担任师团参谋,也因此他的军衔为情报中佐。在遭到伏击时,桥本的表现,也证明他的军事素养相当出色。这种因为两军军制引发的理解错误,并不仅仅限于“参谋”。在缅甸战役中,被孙立人逼得剖腹自杀的 日军将领水上源藏,其职务是“五十六师团步兵团长” 个团长,在中国军队看来实在不是什么高级军 官,怎么会是少将?实际上,日军中的“步兵团长”,指挥的部队至少一个旅团也正因为日军将桥本顺正视为有前途的军官,所以此战之后,对桥本的死多有惋惜之词。桥本最后的风 头,比同时战死的新庄淳中佐高多了。其实,新庄淳也是个很值得注意的人物。至少,在被包围以后,新庄所部的抵抗远远超过桥本的部队, 八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