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解答与论述题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6202005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解答与论述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药解答与论述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药解答与论述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药解答与论述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药解答与论述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解答与论述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解答与论述题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菜1.何谓理气药,其功效与主治证是什么?答: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理气药。理气药有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等功效,主治脾胃气滞、肝气郁滞、肺气壅滞等所致的病症。2.简答香附的功效与主治。答:香附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气滞胁痛、腹痛以及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证。3.简答橘皮的功效及适应症。答:橘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常用于脾胃气滞证以及湿痰、寒痰咳嗽,为治湿痰要药。4.试述青皮与橘皮在功效和应用上的异同点。答:青皮与橘皮二者性味均辛苦温,有行气化滞的功效,均可用于脾胃气滞证。但橘皮行气力缓,偏理脾肺之气,且有

2、健脾、燥湿化痰之功,凡痰湿内阻、脾肺气滞所致气证,均常用,为湿痰、寒痰咳嗽的要药。青皮苦涩辛散力强,破气力大,主疏肝理气而散结止痛,多用于肝气郁结之胁痛、乳房胀痛、寒疝疼痛及瘦积聚等;并有消积之功,治食积气滞者尤良。5.与橘皮同出一源的药物有哪些?试述各自的入药部位、功效。答:与橘皮同出一源的药物有青皮、橘核、橘络及橘叶。橘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实的果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青皮为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未成熟果实的果皮;有疏肝理气、消积化滞的功效。橘核为橘的种子;有行气散结止痛的功效。橘络为橘的中果皮和内果皮之间的纤维束群;有行气通络、化痰止咳的功效。橘叶为橘树之叶;有疏肝行

3、气、散结消肿的功效。6.木香、香附、乌药均能止痛,其应用有何区别?答:木香、香附、乌药三者均为理气止痛常用之品,均可用于气滞所致的痛证。但木香辛散香燥,善行胃肠气滞,且能调中,对胃肠气滞之脘腹胀痛、泻痢后重效佳。香附味辛、微甘、微苦,性平,长于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多用于肝气郁滞之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乌药辛散温通,长于散寒止痛,凡寒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疝痛、痛经,均可使用;并能温肾散寒,用于肾阳不足、膀胱虚寒之尿频、遗尿等。7.为什么说香附是“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答:香附味辛微苦甘,芳香性平,主入肝经。辛可散肝气之郁,苦可降肝气之逆,甘可缓肝气之急。性平则无寒热之偏性,故为疏肝理气

4、解郁之要药。肝藏血,又主疏泄,肝气畅达则血行通畅,经候如常。因此本品又为妇科调经止痛之主药。对肝气郁滞所致之胸胁脘腹胀痛、妇女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均为常用要药。故前人称香附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8.写出麦芽的功效和主治证。答:麦芽具有消食健胃、回乳消肿之功效,主治米面薯芋食滞证以及断乳乳房胀痛。9.为什么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麦芽?答:因为麦芽具有回乳消肿的功效,授乳期妇女用麦芽会引起乳汁分泌减少,从而不能正常的给予婴儿哺乳,所以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麦芽。10.试述山楂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和用法。答: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之功效。用于肉食积滞证,

5、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还用于气滞之泻痢腹痛、疝气痛和瘀阻胸腹痛、痛经。其用法是:生山楂用于消食散瘀,焦山楂用于止泻止痢。11.试述山楂、神曲、麦芽功用的异同点。答:山楂、神曲、麦芽均可消食化积,用于食积不化以及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证。然山楂功善助脾健胃,促进消化,尤善消油腻肉食积滞,为消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并能行气活血化瘀,治瘀滞胸胁疼痛,跌打损伤,产后瘀滞腹痛、经闭、痛经。神曲又能健脾开胃和中,且略兼解表之功,尤宜于外感表证兼食滞者,并可以帮助金石贝壳类药物的消化吸收。麦芽善于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并能健胃和中,尤宜于米面薯芋等淀粉性食积不化者,又能回乳消胀,用于妇女断乳,乳汁郁积、乳房

6、胀痛。12.试述鸡内金的功效与应用。答:鸡内金有消食健胃、固精止遗、化坚消食的功效,用于饮食积滞、小儿疳积、遗精、遗尿、砂淋、石淋及胆结石等证。13.简答使君子的功效与主治。答:使君子具有驱虫消积之功效,主治蛔虫、蛲虫证及小儿疳积。14.为什么止血药多炒炭用?答:前人经验止血药多炒炭后用。一般而言,炒炭后其性苦、涩,可增强止血之效,故止血药多炒炭用。但也有少数以生品止血效果更好者。15.止血药的功效及适应症是什么?答:止血药具有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血热妄行的出血证,瘀血内阻、血不循经的出血证,无瘀滞之出血证,以及虚寒性出血证。16.三七的主要功效及其主治证是什么

7、?答: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主治体内外各种出血证,跌打损伤、瘀肿疼痛,以及胸痹心痛,血瘀经闭,痛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证。17.简述地榆、槐花功效和应用的共同点?尤多用于何种病症?答:地榆和槐花都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都可用于血热妄行之各种出血证,如咯血、吐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等;尤多用于便血及痔疮出血。18.白及与三七均为止血药,其功效、适应症有何不同?答:白及与三七均为止血药,均可用于出血证但白及质粘而涩,为收敛止血之要药,用于内外诸出血证,尤以肺胃出血效佳,以无瘀滞者为宜;尚有消肿生肌功效,治疗痈肿、烫伤及手足皲裂、肛裂等。三七功能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

8、伤正的特点,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尤以有瘀血者为宜;也常用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以及胸痹心痛、瘦、血瘀经闭、痛经及产后瘀阻腹痛诸证。为血证良药,伤科要药。19.化瘀止血药既能活血化瘀,为什么能用于出血证?答:化瘀止血药具有止血、化瘀双重作用,适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证。此类出血,瘀血不去则血不归经而出血不止,所以化瘀可以止血。因此,化瘀止血药既能活血化瘀,又能用于出血证。20.比较大蓟与小蓟的药性、功能、主治异同点.答:大蓟与小蓟均为味苦甘性凉之品。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之功。均可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以及热毒痈肿。但大蓟解毒散结消痈之功略胜,热毒疮痈多用。小蓟兼有利尿作用,以治疗尿血、血

9、淋为优。21.试述止血药的含义、分类、各适应症?每类列举二味药名。答:凡以制止体内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止血药分为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四类。分别适用于血热妄行的出血证,如大蓟、小蓟;瘀血内阻、血不循经的出血证,如三七、蒲黄;无瘀滞之出血证,如白及、仙鹤草;以及虚寒性出血证,如炮姜、艾叶。22.延胡索为什么多醋制后用?答:延胡索醋制后可使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大大的提高而加强止痛的功效,故延胡索多醋制后用。23.运用活血化瘀药为什么常配伍理气药?答:活血化瘀药主要用于瘀血证。而瘀血形成的原因甚多,但与气滞关系最密切,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血则行,气滞

10、则血瘀,气滞常易导致瘀血,瘀血证常挟有气滞。因此,应用活血祛瘀药时,常配伍理气药以增强活血之力。24.试述川牛膝和怀牛膝功用的异同点。答:牛膝有川牛膝和怀牛膝之分。二者都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之功效。其中川牛膝功效偏于活血祛瘀,瘀血证多用。怀牛膝功效长于补肝肾、强筋骨,肝肾不足之腰痛、久痹腰膝酸痛乏力多用。25.简述乳香、没药的用法及使用注意。答:乳香、没药内服宜炒去油用;外用生用或炒用,研磨外敷。它们的使用注意是:孕妇及无瘀滞者忌用;因二者气浊味苦,易致恶心呕吐,故内服不宜多用,胃弱者慎用;二者同用时两药用量均须减少。26.简答益母草主治哪些病症。答:益母草主治

11、妇科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等经产诸疾,以及水肿、小便不利等证。27.试述桃仁与红花在功效及主治方面的异同。答:桃仁与红花均有活血祛瘀、通经的功效,均可用于血瘀所致的妇女经产诸疾以及瘦积聚、心腹瘀痛、跌打损伤等证。其中桃仁苦泄质润,活血作用较强,善泄血分之壅滞,上可用于肺痈、肠痈;并有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之效,用于肠燥便秘、咳喘等证。红花辛散温通,散瘀止痛力优,多用于瘀血阻滞诸痛及血热斑疹色暗。28.试述川穹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证及使用注意。答:川穹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血瘀气滞诸痛证,妇科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

12、,疮痈,跌打损伤以及头痛、风湿痹痛等证。其使用注意是:凡阴虚火旺、多汗及月经过多者慎用。29.试述丹参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证。答: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的功效。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瘦积聚,风湿痹痛,疮疡痈肿,热病烦躁神昏及心悸失眠等证。30.试述川穹与丹参功效、应用的异同点。答:川穹与丹参均有活血调经的功效,均可用于妇女血瘀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血瘀心腹疼痛、疮痈、跌打损伤及风湿痹证等证。其中川穹辛散温通,活血兼能行气,善治寒凝气滞血瘀诸证;且祛风止痛作用佳,用于多种头痛证。丹参苦寒,尚有凉血消

13、痈、安神的功效,适用于热毒疮痈、热病烦躁神昏及杂病心悸失眠等证。31.试述三棱与莪术功效、应用的异同。答:三棱、莪术都有破血行气、消极止痛的功效,均可用于血瘀气滞之瘦积聚、心腹疼痛,妇科经闭、产后瘀阻腹痛,以及食积腹痛等证。但三棱性平,偏入血分,破血力较强。莪术性温,偏入气分,破气力较强。32. 试述牛膝的性味、归经、功效及主治证。答:牛膝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之功效。主治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及跌打损伤疼痛;肾虚腰痛及久痹腰膝酸痛乏力;淋证,水肿,小便不利;头痛、眩晕、吐血、衄血等火热上炎症、阴虚火旺之证。33. 如何理解“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答:妇人明理论指出:“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指本品既有活血之功,又有养血之效。但经长期临证观察,丹参功善活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